查看拼音

菩萨蛮

哀筝一弄湘江曲。

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

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

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

春山眉黛低。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此词借写弹筝来表现当筵演奏的歌妓心中的幽恨。词的上片暗写湘灵鼓瑟的典故,点出“幽恨 ”;下片并未具体展开写幽恨 ,只写弄筝的情态 ,而幽恨自见。黄蓼园谓此词“末句意浓而韵远,妙在能蕴藉”。起笔一句先写弹奏 。筝称之为“哀筝”,感情色彩极为明显 。“一弄”,奏一曲。曲为“湘江曲”,内容亦当与舜及二妃一类悲剧故事有关,由此可见酒筵气氛和弹筝者的心情。“写尽湘波绿”,湘水以清澈著称 ,“绿”为湘水及其周围原野的色调。但绿在色彩分类上属冷色 ,则又暗示乐曲给予人心理上的感受。“写”,指弹奏,而又不同于一般的“弹”或“奏”;似乎弹筝者的演奏 ,像文人的用笔,虽然没有文词,但却用筝声“写”出了动人的音乐形象。上片歇拍两句,让人想到弹筝者幽恨甚深,非细弹不足以尽情传达,而能将幽恨“细传 ”,又足见其人有很高的技艺。从“纤指”二句的语气看,词人对弹筝者所倾诉的幽恨是抱有同情的,而所传之幽恨即是双方所共有的。词之上片,着重从演奏的内容情调方面写弹者。下片转写弹者的情态 。“当筵秋水慢”,“秋水”代指清澈的眼波 。“慢”,形容凝神 ,指筝女全神贯注。“玉柱斜飞雁”,筝上一根根弦柱排列,犹如一排飞雁。飞雁在古诗词中,常与离愁别恨相连,同时湘江以南有著名的回雁峰。因此,这里虽是说弦柱似斜飞之雁,但可以想见所奏的湘江曲亦当与飞雁有联系,写筝柱之形,其实末离开弹筝者所传的幽恨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春山,指像山一样弯弯隆起的双眉 ,是承上文“秋水”而来的 ,用的是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 ”(《西京杂记》)的典故。女子凝神细弹,表情一般应是从容沉静的,但随着乐曲进入断肠境界,筝女敛眉垂目,凄凉和悲哀的情绪还是明显地流露了出来。这首词以回荡飘忽的笔势,刻画一位哀艳动人的弹筝艺妓——小莲哀艳动人的形象。全词以“哀筝一弄湘江曲“摹然开篇,又以“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骤然收笔,中间不平铺直叙而抓住最富有表现力的动作、神态来写,极具艺术感染力。

诗人简介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287篇诗文

诗文推荐

当时学舞钧天部。

惊鸿吹下江湖去。

家住百花桥。

何郎偏与娇。

杏梁尘拂面。

牙板闻莺燕。

劝客玉梨花。

月侵钗燕斜。

杖藜徐步。

过小桥,逍遥游南浦。

韶华暗改,俄然又翠红疏。

东郊雨霁,何处绵蛮黄鹂语。

见云山掩映,烟溪外,斜阳暮。

晚凉趁,竹风清香度。

这闲里光阴向谁诉。

尘寰百岁能几许。

似浮沤出没,迷者难悟。

归去来,田园恐荒芜。

东篱畔,坦荡笑傲琴书。

青松影里,茅檐下,保养残躯。

一任世间物态,翻腾催今古。

争如我,懒散生涯贫与素。

兴时歌,因时眠,狂时舞。

把万事纷纷总不顾。

从他人笑真愚鲁。

伴清风皓月,幽隐蓬

天威乱糁琼蕤密。

一光吞尽千山碧。

梅与雪争妍。

孤香风暗传。

玉骨从来瘦。

不奈春僝僽。

羌管一声残。

水乡生暮寒。

去年持酒为君寿。

劝君快上悬车奏。

通籍已金闺。

腰银袍亦绯。

壶中闲日月。

自有长生诀。

父子弟兄贤,一门行地仙。

袜儿窄剪鞋儿上。

纹鸳并影双双好。

微步巧藏人。

轻飞洛浦尘。

前回深处见。

欲近还相远。

心事不能知。

教人直是疑。

观以耳观,听以眼听。

道不虚行,谷不虚应。

施无畏之力,灭烦恼之病。

与诸佛同一慈心,与群生共一悲命。

若非菩萨超越世出,世间焉能获二殊胜。

梅花枝上东风软。

朝来吹散真香远。

雅淡有余清。

客心和泪倾。

美人临别夜。

月晃灯初灺。

玉枕小屏山。

眉尖曾细看。

篮里清风,手头生活。

要将鱼目换明珠,岂是慈悲菩萨。

有智彗人,不消一劄。

五十溪州五寨城,广宣恩诏谕蛮情。

午阴未转晴窗暖。

无风著地杨花满。

睡起日犹长。

卷帘红杏香。

春心无处定。

又作花时病。

芳草伴离愁。

绵绵早晚休。

多情可是怜高节。

濡毫幻出真清绝。

雨叶共风枝。

天寒人倚时。

萧萧襟韵胜。

堪与梅兄并。

不用翠成林。

坡仙曾赏音。

风前觅得梅花句。

香来自是相分付。

片月动黄昏。

一枝横酒尊。

人间何处有。

又到春时候。

莫负此诗家。

将心吟好花。

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

明镜照新妆,鬓经双脸长。

画楼相望久,栏外垂丝柳。

音信不归来,社前双燕回。

牛星织女年年别。

分明不及人间物。

匹鸟少孤飞。

断沙犹并栖。

洗车昏雨过。

缺月云中堕。

斜汉晓依依。

暗蛩还促机。

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

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

雨声不断垂檐竹。

清歌唤起清眠熟。

洞户有余花。

同倾细细霞。

酒行如过雨。

雨尽风吹去。

吹去复盈杯。

一春能几回。

入魔王队,住邪见林。

修菩萨行,现夜叉心。

舌头托地有谁识,鼻孔辽天无处寻。

巍巍累圣,穆穆重光。

奄有区夏,祚启隆唐。

百蛮饮泽,万国来王。

本枝亿载,鼎祚逾长。

四时皆有司花女。

杪秋犹见花如许。

想得紫金丹。

工夫造化间。

春莺留弱羽。

更渍蔷薇露。

莫取落英餐。

留供醉眼看。

八彩眉开喜色新。

边陲来奏捷书频。

百蛮洞穴皆王土,万里戎羌尽汉臣。

丹转毂,锦拖绅。

充庭列贡集珠珍。

宫花御柳年年好,万岁声中过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