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公子重耳对秦客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jìn xiàn gōng zhī [sāng,sàng,sang],qín mù gōng shĭ rén diào gōng zĭ [zhòng,chóng] ĕr,qiĕ yuē:“guă rén wén zhī,wáng guó héng yú sī,dé guó héng yú sī。

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suī wú zĭ yăn rán zài yōu fú zhī zhōng,[sāng,sàng,sang] yì bù kĕ jiŭ yĕ,shí yì bù kĕ shī yĕ,[rú,rù] zĭ qí tú zhī!

”以告舅犯。”yĭ gào jiù fàn。

舅犯曰:“孺子其辞焉。jiù fàn yuē:“[rú,rù] zĭ qí cí yān。

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sāng,sàng,sang] rén wú băo,rén qīn yĭ wèi băo。

父死之谓何?fù sĭ zhī wèi hé?

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yòu yīn yĭ wèi lì,ér tiān xià qí shú néng shuō zhī?

孺子其辞焉![rú,rù] zĭ qí cí yān!

”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gōng zĭ [zhòng,chóng] ĕr duì kè yuē:“jūn huì diào wáng chén [zhòng,chóng] ĕr。

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shēn [sāng,sàng,sang] fù sĭ,bù dé yŭ yú kū qì zhī āi,yĭ wèi jūn yōu。

父死之谓何?fù sĭ zhī wèi hé?

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huò găn yŏu tā zhì,yĭ rŭ jūn yì。

”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jī săng ér bù bài,kū ér qĭ,qĭ ér bù sī。

子显以致命于穆公。zĭ xiăn yĭ zhì mìng yú mù gōng。

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mù gōng yuē:“rén fū gōng zĭ [zhòng,chóng] ĕr!

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fū jī săng ér bù bài,zé wèi wèi hòu yĕ,gù bù chéng bài。

哭而起,则爱父也。kū ér qĭ,zé ài fù yĕ。

起而不私,则远利也。qĭ ér bù sī,zé yuăn lì yĕ。

译文

  晋国献公的丧期,秦国穆公派人慰问公子重耳,并且传达自己的话说:“寡人听说:失去国家(君主权)常常在这个时候,得到国家(君主权也)常常在这个时候。虽然我的先生您恭敬严肃,在忧伤的服丧期间,居丧也不可太久,时机也不可失去啊,年轻人,请考虑一下吧!”

  (重耳)将这事告诉舅舅子犯。舅舅子犯说:“年轻人还是推辞吧。居丧之人没有值得宝贵的东西,可珍贵的只有仁爱和亲情。父亲死去这是何等重大的事情啊?还要用这事来谋利,那么天下谁能说清(我们无罪过)啊?年轻人还是推辞吧。”公子重耳(便)对(秦国的)客人说:“君王赏脸吊唁流亡的我重耳,(我)在父亲死去居丧(的时候),不能参与到哭泣(表达)悲哀的丧礼中去,而让您操心了。父亲死去这是何等重大的事情啊?(我)哪里还有其他的图谋来辜负您(来慰问我)的情义啊?”(重耳)行稽颡之礼但不拜谢(秦国来的客人),哭着起身,起身后但不(跟秦国来的客人)私下交谈。

  子显复命将事情告诉穆公。穆公说:“仁人啊,公子重耳!叩拜但不拜谢,是他没已晋献公的继承人而自居,所以没有拜谢。哭着起身,就表示敬爱父亲。起身但不私谈,就表示远离个人利益啊。”

注释

(1)吊:致吊唁
(2)恒:经常
(3)斯:此,这

(4)俨然:俨读音yǎn

(5)说:解释
(6)惠:施予恩惠
(7)丧:流亡在外
(8)或:表疑问

(9)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读音qǐsǎng

(10)后:君主

赏析

公子重耳由于受骊姬的陷害,在晋献公在世时流亡国外。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晋国无主,秦穆公派使者到重耳处吊唁,并试探他是否有乘机夺位的意思。重耳和子犯摸不清穆公的真实意图,怕授人话柄,于己不利,于是婉言表态,得到穆公倍加赞许。

  问过舅舅才做决定、学舌舅舅的话:“父死之谓何?”都充分显示出政客的虚伪、善于表演的实质。“爱父”、“远利”之说完全就是欺世盗名之辞。这些话由劝人夺权的秦穆公嘴中说出,就更是刻画出工于权谋的政客众生像。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不期而会,不约而同。

晴光烁烁,和气融融。

际遇两朝圣主,中兴徽庙禅丛。

良田天锡平如砥,坐对灵苗岁岁丰。

芙蓉露下闲庭晚。

犹觉秋容浅。

惊心莫道岁华赊。

已有官梅轻放、小春花。

西风河汉溪流月。

月下疏疏雪。

新妆喜是寿阳人。

鸾鉴不劳呵手、对寒云。

风雪惊初霁,水乡增暮寒。

树杪堕飞羽,檐牙挂琅玕。

才喜门堆巷积,可惜迤逦销残。

渐看低竹翩翻。

清池涨微澜。

步屐晴正好,宴席晚方欢。

梅花耐冷,亭亭来入冰盘。

对前山横素,愁云变色,放杯同觅高处看。

独对晓来晴,天过时景物清。

梅花分地落,井气隔帘生。

曾是吟招隐,何时遂耦耕。

萧疎头上发,已白二三茎。

性空无根,性水无垠。

应所知量,成其梦身。

閒閒对万像,飘飘出诸尘。

物外有此不名物,人间有此没事人。

一炉香对紫宫起,万点雨随青盖归。

欣遇月圆先两日,称觞对二阳来。

凤楼帘卷鳌山对。

对芳尊,醉来百事何足论。

遥见青山始一醒,欲著接z5还复昏。

作贼心,过人胆,历历纵横对机感。

保福云门也垂鼻欺唇,翠岩长庆也修眉映眼。

杜禅和,有何限,刚道意句一齐划。

埋没自己也饮气吞声,带累先宗也面墙檐版。

璧月香云,小院重门。

办诗愁、多是黄昏。

梨花淡淡,柳絮纷纷。

对古铜炉,神品画,靓妆人。

半醉多羞,一笑欺春。

有丹青、描写难真。

秋波侧媚,云岫轻颦。

是蕊珠仙,巫峡女,洛川神。

凌云气节,贯日精忠,艰难未许心灰。

芳酒一尊,对君聊为君开。

要识治安非晚,乐得贤、新赋台来。

愁似雪,喜青天万里,晓霁春回。

须信赤绳系足,朱衣点额终在,休叹淹徊。

梅实槐花,看看便是相催。

座上觥筹交错,玉山峙、莫遣停杯。

濡须好,傥他时富贵,犹冀重来。

世人具眼知多少,见山不如云山好。

斯人背境自观心,识破云山千万层。

须知万物备于我,高下散殊何往而非道。

善观物者观以心,目所未见心已瞭。

闻君学易多历年,妙处能探造化先。

维艮之背不与事物对,物具一极常与此心会。

君知云山云山亦知君,是之谓行其庭不见其人。

心空观身,眼冷对尘。

本来无物,幻起成春。

动若行云而应,止犹虚谷而神。

门门随事得三昧,机用纵横不倩人。

俎豆有践,黄流在尊。

九宫之祀,三代莫存。

乐变六宫,坛开八门。

圣皇昭对,祐我黎元。

岂但诗书对圣贤,须知屋漏与神天。

设科虽较词章

犹将谈笑对风尘。

晨辉初转。

拜舞金銮殿。

想见对敭符睿春,天语丁宁见晚。

雍容玉笋班聊,功名早上凌烟。

金鼎刀圭莫惜,愿随鸡犬升仙。

玉性金真,人人皆可化。

玉液金丹,频频迎迓。

玉兔金乌,光光相次亚。

照玉阑干,种玉芽。

玉蕊金茎,长长生不谢。

玉女金童,常常看舍。

玉锁金匙,六门开阐下。

赏玉堂春,对玉花。

上帝怀明德,圆坛展盛仪。

南城七里路,三岁一郊时。

豫动森华盖,乾行俪绛螭。

山河对旒冕,辰象倚旍旗。

乐祏前增谧,皇灵下告慈,密都俄奠玉,清庙遍尝粢。

田烛纷先置,轩营肃左移。

礼行忘景晏,恩厚觉寒迟。

紫宙天鸿洞,宾柴燎陆离。

合祛联祭秸,妥侑判纯牺。

腏食千华炬,陪祠万翠緌。

开天浮协气,亘海受洪釐。

爱日兼祥至,随风与令驰。

群心乐更始,徽册贶颛辞。

尧舜文章焕,渊云颂叹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