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

1.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赏析

这首诗是七言绝句。此诗中的香炉,即第一首诗开头提到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第一首诗说,“壮哉造化功!”正是这“造化”才能将这巨物“挂”起来,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宋人魏庆之说:“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

第一首五古因篇幅无限制,所以诗人任意挥洒,写“海风”,写“江月”,写“穹石”,写得大起大落,大开大阖,转折如意,挥洒自如,一气呵成。第二首七绝因篇幅较小,诗人用夸张的比喻把景物升腾到更高的境界,达到写瀑布的极致,极为夸张,但又清新自然,浅显生动,同时具有动荡开阔的气势,飞动流走的章法,跳跃腾挪,纵横捭阖,亦有歌行的气势和特点。

两首诗都是李白之作,同是写庐山瀑布之景,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庐山秀丽的山水之中,更显诗人标名之灵气。其想象丰富,奇思纵横,气势恢宏,感情奔放,似江河奔腾,又自然清新,似云卷风清,其诗歌的审美特征是自然美、率真美和无拘无束的自由美。这两首诗歌都具有这样的审美特征。

背景

这两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吴小如教授认为,李白这两首诗体裁不一,内容也有一部分重复,疑非一时之作。詹锳先生在《李白诗文系年》中根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入长安以前(开元年间)所作。另有人认为第二首七绝作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年)李白到庐山的夏秋之交。

诗人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036篇诗文

诗文推荐

宇宙一杯酒,暝色倚重湖。

青山杳杳何处,烟水泻愁予。

别岸风涛喷薄,半夜鱼龙悲啸,能撼我诗无。

李白醉不醒,唤起问何如。

是耶非,天莽苍,雪模糊。

苍颜白发如此,空复笑今吾。

寄语鹭朋鸥侣,好在风飧水宿,底处不烟芜。

吾亦从此逝,从我者谁欤。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黄尘车马道、独清闲。

自然炉鼎,虎绕与龙盘。

九转丹砂就,琴心三叠,蕊宫看舞胎仙。

任万钉、宝带貂蝉。

富贵欲薰天。

黄粱炊未熟、梦惊残。

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难。

袖手江南去,白苹红寥,又寻湓浦庐山。

野烟出炉上,山花落镜中。

(《庐山》。

见《诗式》)

春山青,春水绿。

草葺葺,花簇簇。

若能丧尽目前机,便见庐山真面目。

飞锡下崆山兇,清高世少双。

冻天方筛雪,别我去何邦。

烧绕赤乌亥,云漫白蚌江。

路人争得识,空仰鬓眉庞。

予素不解棋,尝独游庐山白鹤观,观中人皆阖户昼寝,独闻棋声于古松流水之间,意欣然喜之,自尔欲学,然终不解也。

儿子过乃粗能者,儋守张中日従之戏,予亦隅坐,竟日不以为厌也。

五老峰前,白鹤遗址。

长松荫庭,风日清美。

我时独游,不逢一士。

谁欤棋者,户外屦二。

不闻人声,时闻落子。

纹枰坐对,谁究此味。

空钩意钓,岂在鲂鲤。

小儿近道,剥啄信指。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优哉游哉,聊复尔耳。

又冬一月方岁除,适当公归开府初。

汝离前驱土牛后,我天子律公吹嘘。

臂端橐籥元自如,与民岁年无负租。

民痴望公不愿馀,愿公夕马先朝车。

高牙大纛如浴凫,出没千里来哺雏。

西山莫雨知有无,使君两眼吞江湖。

庐山老子霜髯须,如世界阔造物炉。

两翁故人肯情疏,诚知握粟不可呼,待作二凤鸣韶图。

庐山之下仙佛之庐,多公题扁,予熟其体矣。

而今见其帖,大抵小则遒而大则婉。

岂所施有异,而笔法亦随以变。

遒而不流于介,婉而不失其健,予犹愧乎知书之浅。

四诗之作,句新而词伉。

两轴之书,意轩而神王。

合此名迹,奇变万状。

予得此诗,季春既望。

风激海而溅雾,月穿云而崩浪。

开函卷舒于小万有之上,作而叹曰,是可以领略山川之清壮矣。

予方望紫烟之岫,具黄篾之舫,友二妙于百载,寓三叹于一倡。

正使持此而列衡门之素壁,亦足对云锦之九叠,而夸瀑布之千丈也。

安装闻难及庐山老,晚见丧归南海翁。

犹被卹章虽弗逮,竟成全节略相同。

事惟有死仲连子,貌乃如生颜鲁公。

不尽哀荣千载下,爽鸠墟垅几秋风。

袈裟裹定老禅翁,云隔家乡是几重,两面庐山曾遍览,三生天竺会相逢。

摇凉竹箑收江羽,醒困茶瓯沦建龙。

午借客床寻偃息,不知身在紫霄峰。

余所见庐山一两池,初不可近,渐入颇觉奇赏,因用其声用其韵试为之银河下若木。

暖涨一川春雾绿。

白凤徘徊清淑。

似沈水无烟,EB3B汤千斛。

柔肌暗粟。

想临流、娇喷轻触。

空恨恨,何人热恼,却忆冷泉掬。

酥玉。

未谙汤沐。

深又浅、荡摇心目。

云蒸雨渍翻覆。

泛影浮红,飘飘相逐。

裳衣还未欲。

蓦自怪、野鸳双浴。

华清远,寒猿夜绕,落月可能漉。

庐山依旧,凄凉处,无限江南风物。

空翠晴岚,浮汗漫,还障天东半壁。

雁过孤峰,猿归老嶂,风急波翻雪。

乾坤未歇,地灵尚有人杰。

堪嗟飘泊孤舟,河倾斗落,客梦催明发。

南浦闲云连草树,回首旌旗明灭。

三十年来,十年一过,空有星星发。

夜深愁听,清笳吹寒月。

誉之不喜,诋之不怒。

言无疾声,行无阔步。

青春日月儒冠误,拂袖沙河尘土路。

觅君不见今几年,庐山道土房中住。

不肥不瘦不精神,看尽鸢肩燕颔人。

宅为官屋骨为尘,似我翛然云水身。

余游庐山,南北得十五六。

奇胜殆不可胜纪,而懒不作诗。

独择其尤(者作二首。

庐山小隐。

渐年来疏懒,浸浓归兴。

彩桥飞过,深溪地底,奔雷余韵。

香炉照日,望处与、青霄近。

想群仙、呼我应还,怪来须丝垂镜。

海上云车回轫。

少姑传、金母信。

森翠裾琼佩,落日初霞,纷纭相映。

谁见壶中景。

花洞里、杳然渔艇。

别是个、潇洒乾坤,世情尘土休问。

吾宗出西蜀,托迹庐阜岑。

恭礼清虚尊,相与道义深。

别时白日长。

忽兹秋云阴。

永怀一笑粲,水云劳我心。

行脚不到庐山,住院只在江浙。

偏要冷笑诸方,忘却自家百拙。

讨便宜,破邪说。

一锥一劄,不妨凛冽。

飞锡下崆gk,清高世少双。

冻天方筛雪,别我去何邦。

烧绕赤乌亥,云漫白蚌江。

路人争得识,空仰鬓眉庞。

韦郎句中寻昼寂,劫灰不尽绿层层。

鸿文重记青城客,内典新传瀑布僧。

石佛浮江轻似叶,神珠照钵隐如灯。

杪椤树子风前落,吹傍恩公旧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