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rì zhào xiāng lú shēng zĭ yān,yáo kàn pù bù guà qián chuān。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fēi liú zhí xià sān qiān chĭ,yí shì yín hé luò jiŭ tiān。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

1.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赏析

这首诗是七言绝句。此诗中的香炉,即第一首诗开头提到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第一首诗说,“壮哉造化功!”正是这“造化”才能将这巨物“挂”起来,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宋人魏庆之说:“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

第一首五古因篇幅无限制,所以诗人任意挥洒,写“海风”,写“江月”,写“穹石”,写得大起大落,大开大阖,转折如意,挥洒自如,一气呵成。第二首七绝因篇幅较小,诗人用夸张的比喻把景物升腾到更高的境界,达到写瀑布的极致,极为夸张,但又清新自然,浅显生动,同时具有动荡开阔的气势,飞动流走的章法,跳跃腾挪,纵横捭阖,亦有歌行的气势和特点。

两首诗都是李白之作,同是写庐山瀑布之景,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庐山秀丽的山水之中,更显诗人标名之灵气。其想象丰富,奇思纵横,气势恢宏,感情奔放,似江河奔腾,又自然清新,似云卷风清,其诗歌的审美特征是自然美、率真美和无拘无束的自由美。这两首诗歌都具有这样的审美特征。

背景

这两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吴小如教授认为,李白这两首诗体裁不一,内容也有一部分重复,疑非一时之作。詹锳先生在《李白诗文系年》中根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入长安以前(开元年间)所作。另有人认为第二首七绝作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年)李白到庐山的夏秋之交。

诗人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036篇诗文

诗文推荐

我来未试烹茶水,且读石上涪翁诗。

上卧百尽晴蝃蝀,下贮一匣青玻璃。

渊深知是蛟龙宅,风怒似挟熊虎威。

自古贤棲知几许,今有精藏翠微。

四诗之作,句新而词伉。

两轴之书,意轩而神王。

合此名迹,奇变万状。

予得此诗,季春既望。

风激海而溅雾,月穿云而崩浪。

开函卷舒于小万有之上,作而叹曰,是可以领略山川之清壮矣。

予方望紫烟之岫,具黄篾之舫,友二妙于百载,寓三叹于一倡。

正使持此而列衡门之素壁,亦足对云锦之九叠,而夸瀑布之千丈也。

〔走笔成〕束带趋承明。

守官唯谒者。

清晨听银蚪。

薄暮辞金马。

受辞未尝易。

当是(一作御)方知寡。

清范何风流。

高文有风雅。

忽佐江上州。

当自浔阳下。

逆旅到三湘。

长途应百舍。

香炉远峰出。

石镜澄湖泻。

董奉杏成林。

陶潜菊盈把。

范蠡长好之。

庐山我心也。

送君思远道。

欲以数行洒。

半世吟客舍柳,长年忆后园花。

为报庐山莫笑,云丘今属谁家

吾宗出西蜀,托迹庐阜岑。

恭礼清虚尊,相与道义深。

别时白日长。

忽兹秋云阴。

永怀一笑粲,水云劳我心。

庐山依旧,凄凉处,无限江南风物。

空翠晴岚,浮汗漫,还障天东半壁。

雁过孤峰,猿归老嶂,风急波翻雪。

乾坤未歇,地灵尚有人杰。

堪嗟飘泊孤舟,河倾斗落,客梦催明发。

南浦闲云连草树,回首旌旗明灭。

三十年来,十年一过,空有星星发。

夜深愁听,清笳吹寒月。

庐山之下仙佛之庐,多公题扁,予熟其体矣。

而今见其帖,大抵小则遒而大则婉。

岂所施有异,而笔法亦随以变。

遒而不流于介,婉而不失其健,予犹愧乎知书之浅。

天意然乎否。

待相携、风烟五亩,招邀迂叟。

屋上青山花木野,尽可两朋三友。

笑老子、只堪棋酒。

似恁疏顽何为者,向人前、不解高叉手。

宁学圃,种菘韭。

春猿秋鹤皆依旧。

怪吾今,鬓已成丝,胆还如斗。

谁与庐山麾之去,尔辈何留之有。

黯离绪、暮江搔首。

非我督邮犹束带,这一归、更落渊明后。

君试问,长亭柳。

一宿觉,三担土。

脚未跨门,丰骨已露。

等闲举一步,危径结寒花,信彩示一机,断崖飞瀑布。

安装闻难及庐山老,晚见丧归南海翁。

犹被卹章虽弗逮,竟成全节略相同。

事惟有死仲连子,貌乃如生颜鲁公。

不尽哀荣千载下,爽鸠墟垅几秋风。

一风失前期,十日不相见。

君帆一何驶,去若乘风箭。

我舟一何迟,出没蔽葭?。

瓮中有白糟,床上有黄卷。

妻孥不足共,思子但长叹。

池阳重相遇,抚手成一粲。

先行复草草,回首空眷眷。

人生类如此,迟速亦何算。

一见诚偶然,四海良独远。

相期庐山阴,把臂上云巘。

猗若人兮深衣,万锺不为泰兮一箪而遁肥。

溪之清兮不受淄,月离离兮风披披。

芙蓉兮涉采,欲淡兮心夷。

驾言兮何之,羲文兮与归。

春山青,春水绿。

草葺葺,花簇簇。

若能丧尽目前机,便见庐山真面目。

先师紫阳翁,雅爱穷幽微。

前贤有遗迹,所至皆发挥。

千古庐山高,白鹿遇亦希。

何人实经始,必藏启天机。

临流勘书台,隐然钓鱼矶。

圣朝始加贲,泉石生光辉。

榛莽百年中,潜长虎豹威。

衣冠固不论,樵牧亦寥稀。

今昔有显晦,山川无是非。

先生适冲生,按图重嘘。

斩荆得遗址,涧绕山合围攻。

买田敞堂塾,岂将终遁反。

学子共棲集,相与咏而归。

继圣讲绝学,咳唾落珠玑。

此理忽森著,鱼鸢真跃飞。

小子恨晚遇,讲席吊及依。

升堂拜遗像,泫然涕沾衣。

幸今主盟人,高识可与几。

光风霁月意,端欲贤圣希。

时来一讲订,诸生佩弦韦。

超然此会意,规范喜无违。

徘徊不忍去,暮宿留山扉。

因极昔游处,恍如身泗沂。

矧复洞中友,进步方騑騑。

永矢忘世味,来食此山薇。

君不见钱塘西湖三贤堂,林苏宋人白傅唐。

三贤生本不相识,死乃异代同烝尝。

又不见吴江垂虹三高祠,鸱夷一舸浮西施。

天随陆子玄真子,求志逃名非一时。

何似庐山东林三大老,生偶同时不同道。

道若不同同中心,香炉峰下足幽讨。

雁门法师禅非禅,虎溪道士仙非仙。

栗里先生醉非醉,三方寸地通一天。

妥灵犹想当时笑,鼎立宇宙胆相照。

借问此笑笑者何,别有丹青不传妙。

述明弃官归东林,玉帝降敕荣冠簪。

羽衣似与儒释异,所不异者胸中心。

我谓不须较同异,亦勿强求笑中意。

天下至今知几晋法当忘言,祖述渊明醉还醉。

庐山小隐。

渐年来疏懒,浸浓归兴。

彩桥飞过,深溪地底,奔雷余韵。

香炉照日,望处与、青霄近。

想群仙、呼我应还,怪来须丝垂镜。

海上云车回轫。

少姑传、金母信。

森翠裾琼佩,落日初霞,纷纭相映。

谁见壶中景。

花洞里、杳然渔艇。

别是个、潇洒乾坤,世情尘土休问。

三年杜门,莫适往还。

幽人衲僧,相对忘言。

饮之一杯,失笑欣然。

我来颍川,如游庐山。

学如刘子政,不使校书天禄阁。

文如李太白,不使待诏金銮殿。

倚楼终日看庐山,赢得虚名闻九县。

才忌太高,心忌太清。

平平稳稳,为公为卿。

骐骥可羁,乃归帝闲。

麟凤莫驯,为瑞人间。

人间为瑞徒能好,骐骥可羁终远到。

岁寒心事几人知,手把梅花供一笑。

日落未落西山前,谁家老翁牛背眠。

短身曲局耸两肩,山花插帽帽为偏。

左手拊牛右捉鞭,牛行不动稳若船。

一童冲冷手握拳,迎风鼓势走欲先。

荒郊幂幂草纤纤,云是匡庐古道边。

匡庐山水好盘旋,此日刘公初挂冠。

刘公作令天圣间,民物熙熙德化宣。

世上浮荣值几钱,白发东归耕石田。

当时出处亦偶然,乃留遗迹后人看。

长安城中足豪贤,车骑骈罗气灼天。

一朝变灭如云烟,姓字寥寥若个传。

我观刘公差独贤。

又冬一月方岁除,适当公归开府初。

汝离前驱土牛后,我天子律公吹嘘。

臂端橐籥元自如,与民岁年无负租。

民痴望公不愿馀,愿公夕马先朝车。

高牙大纛如浴凫,出没千里来哺雏。

西山莫雨知有无,使君两眼吞江湖。

庐山老子霜髯须,如世界阔造物炉。

两翁故人肯情疏,诚知握粟不可呼,待作二凤鸣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