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正义高祖初定天下,表明有功之臣而侯之,若萧、曹等。zhèng yì gāo zŭ chū dìng tiān xià,biăo míng yŏu gōng zhī chén ér hóu zhī,ruò xiāo、cáo dĕng。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tài shĭ gōng yuē:gŭ zhĕ rén chén gōng yŏu wŭ pĭn,yĭ dé lì zōng miào、dìng shè jì yuē xūn,yĭ yán yuē láo,yòng lì yuē gōng,míng qí dĕng yuē fá,jī rì yuē yuè。

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fēng jué zhī shì yuē:“shĭ hé rú dài,tài shān ruò lì,guó yĭ yŏng nìng,yuán jí miáo yì。

”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shĭ wèi cháng bù yù gù qí gēn bĕn,ér zhī yè [shāo,shào] líng yí shuāi wēi yĕ。

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新闻!yú dú gāo zŭ hóu gōng chén,chá qí shŏu fēng,suŏ yĭ shī zhī zhĕ,yuē:yì zāi xīn wén!

《书》曰“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shū》yuē“xié hé wàn guó”,qiān yú xià、shāng,huò shŭ qiān suì。

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于《春秋》。gài zhōu fēng bā băi,yōu、lì zhī hòu,jiàn yú《chūn qiū》。

《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shàng shū》yŏu táng yú zhī hóu bó,lì sān dài qiān yŏu yú zài,zì quán yĭ [fán,fān,bō] wèi tiān zĭ,qĭ fēi dŭ yú rén yì、fèng shàng fă zāi?

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hàn xīng,gōng chén shòu fēng zhĕ băi yŏu yú rén。

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tiān xià chū dìng,gù dà chéng míng dōu sàn wáng,hù kŏu kĕ dé ér shŭ zhĕ shí èr sān,shì yĭ dà hóu bù guò wàn jiā,xiăo zhĕ wŭ liù băi hù。

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hòu shŭ shì,mín xián guī xiāng lĭ,hù yì xī,xiāo、cáo、jiàng、guàn zhī shŭ huò zhì sì wàn,xiăo hóu zì bèi,fù hòu rú zhī。

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zĭ sūn jiāo yì,wàng qí xiān,yín bì。

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丰耗矣。zhì tài chū,băi nián zhī jiān,jiàn hóu wŭ,yú jiē zuò fă yŭn mìng wáng guó,fēng hào yĭ。

罔亦少密焉,然皆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wăng yì shăo mì yān,rán jiē shēn wú jīng jīng yú dāng shì zhī jìn yún。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jū jīn zhī shì,zhì gŭ zhī dào,suŏ yĭ zì jìng yĕ,wèi bì jìn tóng。

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dì wáng zhĕ gè shū lĭ ér yì wù,yào yĭ chéng gōng wèi tŏng jì,qĭ kĕ gŭn hū?

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guān suŏ yĭ dé zūn chŏng jí suŏ yĭ fèi rŭ,yì dāng shì dé shī zhī lín yĕ,hé bì jiù wén?

于是谨其终始,表见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著其明,疑者阙之。yú shì jĭn qí zhōng shĭ,biăo jiàn qí wén,pō yŏu suŏ bù jìn bĕn mò,zhù qí míng,yí zhĕ què zhī。

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览焉。hòu yŏu jūn zĭ,yù tuī ér liè zhī,dé yĭ lăn yān。

译文

  正义高祖刚刚平定天下,表明有功劳的臣子会封侯,像萧何,曹参等等。太史公说,古时人臣的功绩有五等:依靠仁德安定国家的称“勋”;依靠出谋划策的称“劳”;借助武力的称“功”;明确功劳等级的称“伐”;凭借资历长短的称“阅”。我朝的封爵誓词上讲:“即使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平的象磨刀石了,你们的封国也会永远安宁,还要把对你们的恩泽延及给后代。”朝廷最初不是不想稳固这些功臣们的根本,但那些枝枝叶叶却渐渐的衰微了。

  我读了有关高祖给功臣们的封侯的史料,考察了功臣侯们初次受封及他们后嗣失掉侯位的因由,认为,这真是和我所听到的传闻不一样!《尚书》说:“各个邦国都应协调和睦”,直到夏、商时代,有的邦国竟经历了几千年。周朝分封了八百个诸侯,经幽王、厉王之后,在《春秋》的记载上还能见的到。《尚书》上记载了唐尧、虞舜时的侯伯,经历夏、商、周三代的千余年,仍然保全着自己的地位而屏卫着天子。这难道还不是因为他们深信仁义,遵奉君主的法令吗?汉朝兴起了,受到分封的功臣一百多人。当时天下刚刚安定,以前那些大城名都的人口离散逃亡,可以统计的户口不过原来的十之二三,因此,大侯的封户不过万户,小的只有五六百户。以后几代,民众们都回归故乡了,户口才日益繁衍起来。萧何,曹参,周勃,灌婴这些人的后裔有的封户达到了四万,小侯的封户也增加了一倍,财产也象这样不断积累,他们确实富裕厚足了。于是,这些人的子孙骄傲自满了,忘记了自己祖先创业的艰难,干起了荒淫邪恶的勾当。从开始受封到太初时只有百余年的时间,而原来的侯爵保持至今的只剩下五家,其余的都因犯法而丧命亡国,一下子就全完了。这由国家法网渐渐严密的缘故,然而他们自己也没有小心翼翼地对待当世的禁令啊!

  生活在今世,记住古代的道理是要把它当作镜子来对照自己,可不一定今天就与古代完全一样。帝王们完全可以制定不同的利益而采取不同的统治方法,主要还是以成就功业为原则,岂能完全一样?观察功臣侯门为什么受到尊荣恩宠和为什么受到废黜羞辱,也是当今政治得失的经验教训,何必非得古代的传闻!在此,我考察了功臣侯们的始末,把关于他们的文献改列成下表,其中有有些没能完全弄清本末之处。不过,以后如果有人想继续推究和说明其中的道理,这个表还是可以参阅的。

注释

<1>“社”,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的土神。“稷”,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的谷神。“社”、“稷”连言,则用以代指国家。 

<2>“等”,等级。这里泛指各种带有等级的国家制度。

<3>“封爵之誓”,汉高祖封侯时有约誓,欲使功臣所得爵位世代相传。誓词以丹色刻写在铁券上,即所谓“丹书铁券”。 

<4>“河”,黄河。“带”,衣带。“使河如带”,使黄河变成衣带一般狭小,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以此来譬喻久远。

<5>“厉”,磨刀石。“泰山若厉”,使泰山变成磨刀石一样短小,这同“使河如带”一样,也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句意在表示久远。 

<6>“爰”,音yu2n,乃,于是。“苗裔”,子孙后代。“爰及苗裔”,此四句誓词《困学纪闻》十二引《楚汉春秋》作“使黄河如带,太山如砺。汉有宗庙,尔无绝世”。 

<7>“根本”,指汉高祖时期始受封的功臣。

<8>“枝叶”,指功臣侯者的后裔。“陵夷”,衰颓。

<9>“余”,我。“读高祖侯功臣”,阅读高祖对功臣进行封爵的记载。这种记载,即是当时的侯籍。 

<10>“异哉所闻”,此谓异于下文提到的《尚书》、《春秋》记载的情况,并不是异于“使河如带,泰山若厉”云云之意。 

<11>“《书》”,即《尚书》。“协和万国”,语出《尚书·尧典》。《尧典》作“协和万邦”。“邦”改作“国”,避汉高祖刘邦讳。在《尧典》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尧使各个邦国之间关系和协。 

<12>“幽”,周幽王,周宣王之子,公元前七八一年至前七七一年在位。在位期间,为政昏乱,被杀于骊山下,西周灭亡。事迹详见本书《周本纪》。“厉”,周厉王,周夷王之子。执政期间,剥削繁苛,压制舆论,公元前八四一年,国人暴动,厉王出奔彘(在今山西霍县),十四年后死于彘。事迹详见本书《周本纪》。

<13>“唐虞”,即陶唐氏和有虞氏,皆为传说时期的远古部落,其首领前者是尧,后者是舜。 <14>“蕃”,与“藩”字通,屏障的意思。 

<15>“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据表间所列,高祖功臣侯者一百三十七人,另有王子四人,外戚二人,共一百四十三人。实际上,高祖功臣受封为侯的,本表尚有漏载者。 

<16>“萧、曹、绛、灌”,指萧何、曹参、绛侯周勃、灌婴。

<17>“太初”,汉武帝年号,凡四年,时当公元前一○四年至前一○一年。 

<18>“见”,与“现”字同。“见侯五”,指平阳侯曹宗、曲周侯郦终根、埤山侯仁、戴侯秘蒙、谷陵侯冯偃。 

<19>“秏”,与“耗”字同,意为无、尽。 

<20>“罔”,与“网”字同,法网。“少”,稍略,略微。 

<21>“兢兢”,小心谨慎。

<22>“绲”,与“混”字通。

诗人简介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2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只者赤肉一块,说甚清奇古怪。

平生懒似牛头,度世憨如布袋。

不空而空,无在而在。

法法唯心,尘尘三昧。

问渠是假是真,两彩而今一赛。

鸟飞于天,鱼跃于渊。

侯其尸之,其然而然。

巢知风,穴知雨,甜者甜苦者苦。

不须计较作思量,五五从来二十五。

万般施设到平常,此是丛林饱参句。

井则有泉,渴者俯之。

燎之阳阳,寒者附之。

君子则高,吾则仰之。

惟动有几,万变形之。

视听与方,难遏者私。

青天无涯,白云不羁。

流水抱山转,征人踏月归。

应以比丘得度者,个般形像对来机。

乾坤以含养覆载。

日月以贞明照临。

达人以四海为务。

明君以百姓为心。

水波澜者源必远。

树扶疎者根必深。

云雨取施无不洽。

廊庙求才多所任。

寂寞荒郊野水滨,竹篱茅舍旧比邻。

谁知绣斧文章伯,尚念渔蓑潦倒人。

采菊佩萸思共赏,落霞孤鹜兴尤新。

关中小试酂磬侯绩,却掌丝纶侍帝宸。

骂他还自骂,嗔他还自嗔。

戒之慎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易水严装发。

休回首、故人别酒,帝城高阙。

九曲黄河迎马首,淼淼龙宫堆雪。

说不尽、天涯明月。

君去故侯瓜可种,向西风、莫短冲冠发。

人世事,总毫末。

长州鹿走苏台折。

叹年少、当歌不醉,此非俊物。

试到吴东门下问,可有吹箫人杰?

有亦被、怒潮磨灭。

来夜天街无酒伴,怕离鸿、叫得枫成血。

亦归耳,住何益。

手提金锡,银山铁壁。

对朕者谁,还云不识。

透过玄关,青天白日。

一冬不雨,一春不雨。

九土皆焦枯,天高叫无路。

开先拄杖子忽然变化空行龙王,油然起云霈然洪澍。

直得枯者荣甲者拆萌者吐,发机须是千钧弩。

荡尽是非窠窟,截断葛藤露布。

今日放开布袋,不要东去西去。

拗折拄杖,向者裹住。

碧眼胡僧坐九年,心胆浑如生铁铸。

宾主互用,动亦非动。

佛祖机关,不妨重弄。

法共不人,十八何用。

一相无相,自知轻重。

信手拈来,得时不会。

龟毛作过,兔角受罪。

山河俱动,此义失宗。

宗非山河。

俱动是梦。

动亦不动。

收来无用。

这回捉败,永不费功。

宾亦无宾,道孰可名。

今父逃逝,契悟方亲。

主得真主,佛祖共举。

认贼为子,不敢相许。

万国来亲,唯一佛身。

血脉不断,得者忻忻。

更下注脚,盲人摸索。

见中求见,病消求药。

和光同尘,没量智人。

有谁相识,资深资深。

召募古来有,今者何其对。

文书急如雨,取办都保间。

百夫不录十,一夫费千钚。

恐被嗜利徒,无能御国患。

老母与少妇,蓬头走江干。

挽之不得留,悲泣声彻天。

母曰我壮子,妇曰我健夫。

衣裳破无补,田园荒未锄。

一朝弃我去,饥寒我何如。

我欲从汝行,生死同一隅,抑恐惰车气,累汝重汝辜。

今业已分离,把袂略须臾。

拭泪为汝言,汝言无我虞。

戮力济王功,期以斩强胡。

十一十二,无处回避。

十四十五,充塞寰宇。

者边那边,或去或住。

一箭上红心,黄金如粪土。

仲冬岩寒,三界无安。

富者快乐,贫者饥寒。

不识玄旨,错认定盘。

牛头安尾上,北斗面南看。

宗门奥旨,造者还稀。

体用无私,随流得妙。

有时互为生,伴敲唱玄风。

有时对面藏,身难窥影迹。

要津把断,凡圣迷源。

利物垂慈,等閒入草。

吾皇神武中兴,直须整顿舆图旧。

岂惟天顾,岷峨一角,但西其首。

遮护咽喉,扶持气脉,宁无医手。

有庙谟先定,傍观何待,留侯蹑、魏侯肘。

天眷我家仁厚。

盛英才、载量车斗。

中流孤艇,千钧一发,老夫何有。

休对秋风,移宫换羽,吟无绝口。

看福星,太乙临梁,此虏自不能久。

穰穰岂丰上,翳侯休德。

师承天和,钦象古则。

嘉玉量币,奠容翼翼。

灵施暨民,罔有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