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三槐堂铭

天可必乎?tiān kĕ bì hū?

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xián zhĕ bù bì guì,rén zhĕ bù bì shòu。

天不可必乎?tiān bù kĕ bì hū?

仁者必有后。rén zhĕ bì yŏu hòu。

二者将安取衷哉?èr zhĕ jiāng ān qŭ zhōng zāi?

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wú wén zhī shēn bāo xū yuē:“rén dìng zhĕ shèng tiān,tiān dìng yì néng shèng rén。

”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shì zhī lùn tiān zhĕ,jiē bù dài qí dìng ér qiú zhī,gù yĭ tiān wéi máng máng。

善者以怠,恶者以肆。shàn zhĕ yĭ dài,è zhĕ yĭ sì。

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dào [zhí,zhī] zhī shòu,kŏng、yán zhī è,cĭ jiē tiān zhī wèi dìng zhĕ yĕ。

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sōng băi shēng yú shān lín,qí shĭ yĕ,kùn yú péng hāo,è yú niú yáng;

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ér qí zhōng yĕ,guàn sì shí、yuè qiān suì ér bù găi zhĕ,qí tiān dìng yĕ。

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shàn è zhī bào,zhì yú zĭ sūn,zé qí dìng yĕ jiŭ yĭ。

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wú yĭ suŏ jiàn suŏ wén kăo zhī,ér qí kĕ bì yĕ shĕn yĭ。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guó zhī jiāng xīng,bì yŏu shì dé zhī chén,hòu shī ér bù shí qí bào,rán hòu qí zĭ sūn néng yŭ shŏu wén tài píng zhī zhŭ、gòng tiān xià zhī fú。

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gù bīng bù shì láng jìn guó wáng gōng,xiăn yú hàn、zhōu zhī jì,lì shì tài zŭ、tài zōng,wén wŭ zhōng xiào,tiān xià wàng yĭ wéi xiāng,ér gōng [zú,cù] yĭ zhí dào bù róng yú shí。

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gài cháng shŏu zhí sān huái yú tíng,yuē:“wú zĭ sūn bì yŏu wéi sān gōng zhĕ。

”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yĭ ér qí zĭ wèi guó wén zhèng gōng,xiāng zhēn zōng huáng dì yú jĭng dé、xiáng fú zhī jiān,cháo tíng qīng míng,tiān xià wú shì zhī shí,xiăng qí fú lù róng míng zhĕ shí yŏu bā nián。

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jīn fū yù wù yú rén,míng rì ér qŭ zhī,yŏu dé yŏu [fŏu,pĭ];

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ér jìn gōng xiū dé yú shēn,zé bào yú tiān,qŭ bì yú shŭ shí nián zhī hòu,rú chí zuŏ [qì,xiè,qiè],jiāo shŏu xiāng fù。

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wú shì yĭ zhī tiān zhī guŏ kĕ bì yĕ。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馀年,位不满其德。wú bù jí jiàn wèi gōng,ér jiàn qí zĭ yì mĭn gōng,yĭ zhí jiàn shì rén zōng huáng dì,chū rù shì cóng jiāng shuài sān shí yú nián,wèi bù măn qí dé。

天将复兴王氏也欤!tiān jiāng fù xīng wáng shì yĕ yú!

何其子孙之多贤也?hé qí zĭ sūn zhī duō xián yĕ?

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shì yŏu yĭ jìn gōng bĭ lĭ qī [yún,jūn] zhĕ,qí xióng cái zhí qì,zhēn bù xiāng shàng xià。

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ér qī [yún,jūn] zhī zĭ jí fŭ,qí sūn dé yù,gōng míng fù guì,lüè yŭ wáng shì dĕng;

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ér zhōng shù rén hòu,bù jí wèi gōng fù zĭ。

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yóu cĭ guān zhī,wáng shì zhī fú gài wèi [ài,yì] yĕ。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铭之。yì mĭn gōng zhī zĭ gŏng yŭ wú yóu,hăo dé ér wén,yĭ shì qí jiā,wú yĭ shì míng zhī。

铭曰:“呜呼休哉!míng yuē:“wū hū xiū zāi!

魏公之业,与槐俱萌;wèi gōng zhī yè,yŭ huái jù méng;

封植之勤,必世乃成。fēng zhí zhī qín,bì shì năi chéng。

既相真宗,四方砥平。jì xiāng zhēn zōng,sì fāng dĭ píng。

归视其家,槐阴满庭。guī shì qí jiā,huái yīn măn tíng。

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wú chái xiăo rén,cháo bù jí xī,xiāng shí shè lì,huáng xù jué dé?

庶几侥幸,不种而获。shù jĭ [jiăo,yáo,jiă] xìng,bù zhòng ér huò。

不有君子,其何能国?bù yŏu jūn zĭ,qí hé néng guó?

王城之东,晋公所庐;wáng chéng zhī dōng,jìn gōng suŏ lú;

郁郁三槐,惟德之符。yù yù sān huái,wéi dé zhī fú。

呜呼休哉!wū hū xiū zāi!

译文

  上天一定会展现他的意愿吗?但为什么贤德的人不一定富贵,仁爱的人不一定长寿?难道上天不一定会展现他的意愿吗?但行善仁爱之人一定有好的后代。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是对的呢?我听申包胥曾经说过:“人为的因素可以改变天命,天命胜于人为因素。”世上议论天道的人,都不等上天的意愿完全表现出来就去责求,因此认为天是茫茫无知的。善良的人因此而懈怠,邪恶的人因此而放肆。盗跖可以长寿,孔子、颜回却遭受困厄,这都是上天还没有表现出来他的真实意愿的缘故。松柏生长在山林之中,起初被蓬蒿围困,遭牛羊践踏,但最终还是四季长青,经千年而不凋零,这就是上天赐予它的天性。关于对人的善恶报应,有的要一直到子孙后代才能表现出来,这也是上天确定已久的。我根据所见所闻来验证,上天的意愿一定会展现的,这是明白无疑的。

  国家将要兴盛时,必定有世代积德的大臣,做了很大的好事而没有得到福报,但此后他的子孙却能够与遵循先王法度的太平君主,共享天下的福禄。已故的兵部侍郎晋国公王佑,显赫于后汉、后周之间,先后在太祖、太宗两朝任职,文武忠孝,天下的人都期盼他能出任宰相,然而王佑由于正直不阿,不为当世所容。他曾亲手在庭院里种植了三棵槐树,说:“我的后世子孙将来一定有位列三公者。”后来他的儿子魏国文正公(王旦),在真宗皇帝景德、祥符年间做了宰相,当时朝廷政治清明,天下太平,他享有福禄荣耀十八年。

  现在如果把东西寄存在别人处,第二天就去取,可能得到,也可能得不到了。但晋国公自身修养德行,以求上天的福报,在几十年之后,得到了必然的回报。如同手持契约,亲手交接一样。我因此知道上天的意愿一定会展现的。

  我没来得及见到魏国公(王旦),却见到了他的儿子懿敏公。他事奉仁宗皇帝时直言敢谏,出外带兵、入内侍从三十多年,这种爵位还不足以和他的德行相称。上天将再一次使王氏兴盛吗?为什么他的子孙有这么多的贤人呢?世上有的人把晋国公(王佑)与李栖筠(唐代贤相)相比,他们两人的雄才大略、正直气节,确实不相上下。而李栖筠的儿子李吉甫,孙子李德裕,享有的功名富贵和王氏也差不多,但忠恕仁厚,则不如魏公父子。由此可见,王氏的福份正旺盛不衰啊!懿敏公的儿子王巩,跟我交游,他崇尚道德而又善诗文,以此继承了他的家风,我因此把他记了下来。铭曰:

  “啊,多么美好啊!魏公的家业,跟槐树一起萌兴。辛劳的培植,一定要经过一代才能长成。他辅佐真宗、天下太平,回乡探家,槐荫笼庭。我辈小人,一天从早到晚,只知窥察时机求取名利,哪有空闲修养自己的德行?只希望有意外的侥幸,不种植就能收获。如果没有君子,国家又怎能成为一个国家?京城的东面,是晋国公的住所,郁郁葱葱的三棵槐树,象征着王家的仁德。啊,多么美好啊!”

注释

(1)汉、周之际:指五代的后汉、后周。

(2)魏国文正公:指王旦,封魏国公,谥文正。

(3)左契:古代契约分左右两联,左契凭以索偿。

(4)李吉甫、李德裕:均唐代贤相。

(5)休:美。

(6)皇:通“遑”,闲暇。

(7)有:通“又”。

赏析

本文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在湖州任上为学生王巩家中“三槐堂”提写的铭词。三槐堂,是北宋初年兵部侍郎王佑家的祠堂,因王佑手植三棵槐树于庭而得名。古代传说,三槐象征朝廷官吏中职位最高的三公。而王佑正是王巩的曾祖父。

  文章主题在于歌颂王佑的品德和功业,分五段进行。第一二两段,从天命的有常立论,肯定了善善恶恶的因果报应,提出“仁者必有后”的观点,为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三四五层,记叙了王佑手植三槐的经过和期待,以及王佑子孙后代多有仁德贤能者的事实,说明王佑仁爱厚施、积善成德,因此才子孙多贤,福祚绵绵不绝,从而论证了观点,突出了主旨。

  全文贯穿着天命有常、因果报应思想,崇尚仁厚忠恕的德行。认为“善恶之报,至于子孙”,显然带有惩创人心、引为鉴诫的良苦用心。文章叙议兼行,挥洒如意。文字简洁,自然流畅。

诗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3485篇诗文

诗文推荐

生民以来,道莫兴京。

温良恭敛,惟神惟明。

我洁尊疊,陈兹芹藻。

言升言旋,式崇斯教。

归来三见梅花,年年借此花为寿。

八窗轩槛,月边竹畔,数枝开又。

姑射肌肤,广平风度,对人依旧。

把离骚读遍,椒兰荃蕙,奚敢及、众芳首。

幸与岁寒为友。

任天公、雪霜愁。

香名一点,西湖东_,逊逋会有。

金鼎家毡,玉堂椽笔,傥来斯受。

且巡檐、管领先春,林外事、付卮酒。

至哉坤元,持载万物。

继天神圣,观世治忽。

颂祗之堂,芳以圭黻,孰为邦休,四海无拂。

保墓贤人别有思,痛心考古播邪辞。

三皇五帝推翻后,稻桶[道统]灰飞大圣悲。

娉婷标格神仙样。

几日珮环离海上。

小春只隔一旬期,菊蕊包香犹未放。

霞觞满酌摇红浪。

慢引新声云际响。

玉颜长与姓相宜,寿数三回排第行。

仙翁眼力信非凡,到处偏工鉴别山。

消得好乌巢屋上,旋移空翠入窗间。

平生万卷端能合,从此三杯不等閒。

莫讶倏来犹属意,野有相日用实相关。

列列挈挈,硗硗聱聱。

廓然无圣,平地吃交。

鼻孔生三窍,眉毛只一般。

奇哉王道士,头戴桦皮冠。

三白先春慰客情,瑶林照耀夜窗明。

浅斟低痴儿女,那得工夫问雪声。

白云无根,青山有棱。

自得一句,妙出三乘。

和气而春回百草,光明而焰续千灯。

渊默心传诸佛体,家风独许少林曾。

姓孔名聃,字曰瞿昙。

禅道第二,文章第三。

同门同出入,不是我同参。

半世行天下,同心寡友生。

故人今又去,此意向谁倾。

白发三更语,青灯一点明,看渠还玉署。

老我正归耕。

二月探供三月酒,今年未得去年钱。

金石弃庭,珩璜在列。

绘画乾坤,形容日月。

巍巍功德,赤赤谟烈。

垂亿万年,鸿徽昭揭。

不在山,不在岸,采我之时七月半。

选甚瘫风与缓风,些小微风都不算。

豆淋酒内下三丸,铁幞头上也出汗。

我馂惟阜。

我肴孔庶。

嘉味既充。

食旨斯饫。

属厌无爽。

冲和在御。

击壤齐欢。

怀生等豫。

烝庶乃粒。

实由仁恕。

凉月如冰,素涛翻雪,人世依约三更。

扁舟乘兴,莫计水云程。

忽到一洲奇绝,花无数、多不知名。

浑疑是,芙蓉城里,又似牡丹坪。

蓬莱,应不远,天风海浪,满目凄清。

更一声铁笛,石裂龙惊。

回顾尘寰局促,挥袂去、散发骑鲸。

蘧蘧觉,元来是梦,钟动野鸡鸣。

乾坤秀气孕三奇,勋人间有口碑。

台近常阴遗法在,楼辉秋萼起人思。

后先玉季金昆政,多少丹山碧水诗。

世事荡来尚胶轕,赖君一手纷丝。

汉皇昔事西南夷,萧然兵甲开罗施。

至今杀气满崖谷,苦雾四塞阴风吹。

十日九日不见日,见日犹应朝饭毕。

鬼心鬼面相构争,跳险缘危如鸟疾。

将军有手能接猱,腰间?鹈声嗷嗷。

三年伐尽邛山竹,蜀贾四出声名高,悬知眼中无若曹。

涌醴泉,降甘露。

上下升降,不曾停住。

得自然、滋润三田,紫灵芝敷布。

善芽生,慧苗吐。

泼焰焰兮,晃摇琼路。

便化为、一粒神珠,指蓬

幸有棋中敌手,曾无镜里愁颜。

案上《南华》、《秋水》,屏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