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写人387 个结果。
  • 独游屡忘归,况此隐沦处。

    濯发清泠泉,月明不能去。

    更怜垂纶叟,静若沙上鹭。

    一论白云心,千里沧州趣。

    芦中野火尽,浦口秋山曙。

    叹息分枝禽,何时更相遇?

  • 楚公子围聘于郑,且娶于公孙段氏。

    伍举为介。

    将入馆,郑人恶之。

    使行人子羽与之言,乃馆于外。

    既聘,将以众逆。

    子产患之,使子羽辞曰:“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从者,请墠听命!

    ”令尹使太宰伯州犁对曰:“君辱贶寡大夫围,谓围:‘将使丰氏抚有而室。

    ’围布几筵,告于庄、共之庙而来。

    若野赐之,是委君贶于草莽也!

    是寡大夫不得列于诸卿也!

    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将不得为寡君老,其蔑以复矣。

    唯大夫图之!

    ”子羽曰:“小国无罪,恃实其罪。

    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小国失恃而惩诸侯,使莫不憾者,距违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惧!

    不然,敝邑,馆人之属也,其敢爱丰氏之祧?

    ”伍举知其有备也,请垂櫜而入。

    许之。

  • 绣幄鸳鸯柱,红情密、腻云低护秦树。

    芳根兼倚,花梢钿合,锦屏人妒。

    东风睡足交枝,正梦枕瑶钗燕股。

    障滟蜡、满照欢丛,嫠蟾冷落羞度。

    人闲万感幽单,华清惯浴,春盎风露。

    连鬟并暖,同心共结,向承恩处。

    凭谁为歌长恨?

    暗殿锁、秋灯夜语。

    叙旧期、不负春盟,红朝翠暮。

  • 日南藩郡古宣城,碧落神仙拥使旌。

    津吏戒船东下稳,县僚负弩昼归荣。

    江山谢守高吟地,风月朱公故里情。

    曾预汉庭三独坐,府中谁敢伴飞觥。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

    一行写入相思传。

  • 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狼疐其尾,载跋其胡。

    公孙硕肤,德音不瑕?

  •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 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

    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

    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

    羡君素书尝满案,含丹照白霞色烂。

    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

    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俯仰人间易凋朽,钟峰五云在轩牖。

    惜别愁窥玉女窗,归来笑把洪崖手。

    隐居寺,隐居山,陶公炼液栖其间。

    凝神闭气昔登攀,恬然但觉心绪闲。

    数人不知几甲子,昨夜犹带冰霜颜。

    我离虽则岁物改,如今了然失所在。

    别君莫道不尽欢,悬知乐客遥相待。

    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

    翛然远与世事间,装鸾驾鹤又复远。

    何必长从七贵游,劳生徒聚万金产。

    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

    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

  •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

    ”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呜呼!

    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

    何为而在此?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

    方山子倘见之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