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石经山

峨峨石经山,莲峰吐金碧。

秀气钟太题,胜概拟西域。

竺坟五千卷,华言百师译。

琬公惧变灭,铁笔苍苍石。

片片青瑶光,字字太古色。

功非一代就,用藉万人力。

流传鄙简编,坚固陋板刻。

深山地穴藏,高从岩洞积。

初疑神鬼工,乃著造化迹。

延洪胜汲冢,防虞犹孔壁。

不畏野火燎,讵愁藓苔蚀。

兹山既无尽,是法宁有极。

如何大业间,得此至人出。

幽明获尔利,乾坤配其德。

大哉弘法心,吾徒可为则。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不肯学医。魁磊高岸,意度伟然,喜为儒者博贯该通之学。至正间,削发居相城之妙智庵。里中灵应观道士席应真者,读书学道,通兵家言,尤深于机事。公师事之,尽得其学,然深自退藏,人无知者,惟王行止仲独深知之。公应径山书记之召,止仲为文赠之,以谓上人年甫壮,天下乱已极,且必该治,治然后出于时,以发其所蕴,非以沙门之法终其身者。尝寓嵩山寺,袁珙见其相而异之,曰:“公非常僧,刘秉忠之俦也。”洪武初,再以高僧征。十五年,十王之国,太祖命各选一高僧侍王。公在燕府籍中,住持庆寿寺。靖难兵起,妙识几先,赞助秘密。太宗即大位,召至京师,欲官之,固辞,为僧录左善世。立东宫,特授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复姚姓,赐名广孝。辅太子南京,监修高皇帝实录。上命蓄发再三,终不肯,赐两宫人,不近亦不辞,逾月乃召还。尝以赈济归吴,徒步闾里,以赐金散之宗党。永乐六年,来朝北京,仍居庆寿寺。病笃,车驾临视。问后事,对曰:“出家人复何所恋?”明日,诏诸门人,告以去期,敛袂端坐而逝,年八十有四,追封荣国公,谥恭靖。荼毗之日,心舌与牙坚固不坏,得舍利皆五色。赐茔在房山县东北四十里,上自制文,铭其碑。仁宗立,加赠少师,配享太庙。嘉靖中,移祀大兴隆寺。公初侍燕邸,每夜梦与刘太保仲晦寤语,厥后现身佐命,恪守僧律。南屏、西山,后先观化,两公之赐名,一曰秉忠,一曰广孝,岂非宿乘愿轮再世示现者与?余录公诗,列诸释氏,以从公之志,所以崇公者至矣。公居吴,为高启北郭十友之一,启尝叙其《独庵集》,以为险易并陈,浓淡迭显,能兼采众家,不事拘狭。化后,吴人总刻其诗文,曰《逃虚子集》。石经山在燕之范阳郡,峰峦秀拔若天竺山,故称曰小西天。隋大业间,有法师静琬者处是山,惧圣教有难,不能流通,于是发愿募缘,敦工凿石为板,刊造一大藏经,储积于山,以备其后。法师首刊,至唐贞观初,仅成《大涅槃》一部,而法师乃卒。其后子孙绳绳化亿万人,乞钱粟刊造余部,历辽与金,然后完。此一大藏贮于岩洞者七、地穴者二,洞以石门闭之,穴以浮屠镇之。自隋、唐、辽、金及元,碑碣森列,照映岩野,然而累经干戈,无秋毫之犯。洪武二十一年岁在戊辰春正月飐一日,余奉旨往观,念法师之愿,力宏大坚固。是山之泉石,灵异清胜,故赋是诗,镌于华严堂之壁。虽未足彰法师之幽光,庶以纪兹行之岁月,而托其不朽也。诗曰:)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秋声动群木,暮色起千山。

惺惺寂寂是,寂寂惺惺非。

弃却甜桃树,沿山摘醋梨。

如是句中能会得,从教人竞觅玄微。

瑞溢飞猿峤,秀毓凤凰山。

腊馀六日春到,人间世庆生贤。

马面驴腮无处雪,海竭山摧天地裂。

老古锥,太孤绝。

龟毛拂去眼中尘,兔角杖敲空裹月。

屏山十论择圣心,甘老十论刮古今。

古今刮得都见髓,持献玉工逢刖趾。

玉皇左相华阳封,上与阿且双周公。

荐渠金门可登仕,金门送渠外台试。

渠侬掉头不肯行,有雪可钓月可耕。

恩山紫蕨椽来大,恩江白鱼船样个。

绿蓑青蒻霞上卧,不知毕逋明视东西过。

不在山,不在岸,采我之时七月半。

选甚瘫风与缓风,些小微风都不算。

豆淋酒内下三丸,铁幞头上也出汗。

服章观象,山龙是则。

容止跄跄,威备翼翼。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风定华犹落,鸟啼山更幽。

只麽天真无少剩,莫於里许著丝头。

分携如昨。

人生到处萍飘泊。

偶然相聚还离索。

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

尊前一笑休辞却。

天涯同是伤沦落。

故山犹负平生约。

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

山如出茧眉,溪似萦风带。

雅意乐溪山,安用携粉黛。

烟云无定姿,姝丽有真态。

谢公经世心,遇物何显晦。

钟鼎与山林,生处初一概。

均令四海间,如我常安泰。

临难无喜惧,与人共忧爱。

百年但影殂,千载犹心在。

风流不可追。

超然八荒外。

郡斋常夜扫,不卧独吟诗。

把烛近幽客,升堂戴接z5.微风吹冻叶,馀雪落寒枝。

明日逢山伴,须令隐者知。

天高地迥,海阔山遥。

秋风袭衣,拄杖{脖月换足}跳。

一棒一喝,疾雷破山,一提一唱,崩空峭壁。

诸佛傍观有分,诸祖拈掇不出。

只如入已还闭。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

?一本云潇湘景物疏。

?秋风片帆急,暮蔼?一本作雨?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术,一作业。

?虚。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鸲鹆鸲鹆,众皆如漆,尔独如玉。

鸲之鹆之,众皆蓬蒿下,尔自三山来。

三山处子下人间,绰约不妆冰雪颜。

仙鸟随飞来掌上。

来掌上,时拂拭。

人心鸟意自无猜,玉指霜毛本同色。

有时一去凌苍苍,朝游汗漫暮玉堂。

巫峡雨中飞暂湿,杏花林里过来香。

日夕依仁全羽翼,空欲衔环非报德。

岂不及阿母之家青鸟儿,汉宫来往传消息。

匠执斤兮道周,称百寻以弗用兮谷之幽。

屈轮囷以为杯兮,孰谓贤於杞柳。

揉吾性以矫真兮。

宁全天以为寿。

乐吾乐兮,乐不汝违。

乐不汝违兮,盍归乎来哉。

犀何尤兮以角累,象何咎兮齿为灾。

童牛夭兮,职骋刚而茧栗。

龟告犹以灼兆兮,宁泥中以曳尾。

珠缀旒兮,悔夜光不祥。

玉为圭瑞兮,痛山辉之为殃。

乐吾乐兮,乐不汝违。

乐不汝违兮,盍归乎来哉。

兰九畹兮芬芗,芝三秀兮焜煌。

山嵷嵷兮呈姿。

川溶溶兮摇光。

风駃駃兮历楯,云缤缤兮度梁。

药为衣兮薜为裳,椒为醴兮桂为浆。

乐吾乐兮,乐不汝违。

乐不汝违兮,盍归乎来哉。

炎精孕秀储气详,荔枝结实魁群芳。

我有犹子客南服,千里眷念情不忘。

星驰走寄一千颗,伏暑火炽劳取将。

筠篮初开气芬溢,稍觉四座浮清香。

骊珠璨烂光夺目,琱盘饤饾罗满堂。

先庙未献不敢嗅,色味虽鲜那敢赏。

少须祀毕分送似,宾友拉至纷攫攘。

降囊初剥拆霞缕,玉脸旋堂绽流天浆。

手持奈此水晶粒,地积更诧云锦裳。

海乡因记少日好,绕树食{左口右稻去禾}高价偿。

婆娑碧绿拥平野,丹苞縠皱晖朝阳。

初惊星火争燿熠,久讶彩凤争翱翔。

薰风吹开碧云叶,绿水宛类翻頳鲂。

只今老大将底用,食此感激意故长。

君不见方红陈紫列绀缃,三十二品裁中郎。

丁香核小味甘洁,何似钗头十八娘。

天生美实限南北,长安路远价愈强。

只今生食享至味,不数家渍监蒸方。

又不见宣靖文物全盛时,贡输不减开先唐。

輶车从横绣衣使,海内骚动封纸黄。

妙品人家那可得,置以走辙加浮航。

似闻供上祗纤悉,往往尽入公侯王。

骊山往事不古监,艮岳驯致烽烟狂。

祗今故老尚能说,空使悲愤萦肝肠。

书生不负医国手,赋成何日奏明光。

不如且唤呈姬辈,笑擘轻红入醉乡。

长记劳君送远。

柳烟重、桃花波暖。

花外溪城望不见。

古槐边,故人稀,秋鬓晚。

我有凌霄伴。

在何处、山寒云乱。

何不随君弄清浅。

见伊时,话阳春,山数点。

野水秋自瘦,枯山春复肥。

胡床放得稳,默默坐亡机。

电流柄拂,云入田衣。

位分偏正兮,道出离微。

无心谷璧陪蒲璧,有分山光映水光,子贱假令宜单父,渊明终合在柴桑,为氓且尽今生力,责子宁须后代昌。

为问故人缘底事,不来同醉酒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