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石经山

峨峨石经山,莲峰吐金碧。é é shí jīng shān,lián fēng tŭ jīn bì。

秀气钟太题,胜概拟西域。xiù qì zhōng tài tí,shèng gài nĭ xī yù。

竺坟五千卷,华言百师译。zhú fén wŭ qiān juăn,huá yán băi shī yì。

琬公惧变灭,铁笔苍苍石。wăn gōng jù biàn miè,tiĕ bĭ cāng cāng shí。

片片青瑶光,字字太古色。piàn piàn qīng yáo guāng,zì zì tài gŭ sè。

功非一代就,用藉万人力。gōng fēi yī dài jiù,yòng jí wàn rén lì。

流传鄙简编,坚固陋板刻。liú [chuán,zhuàn] [bĭ,bì] jiăn biān,jiān gù lòu băn [kè,kē]。

深山地穴藏,高从岩洞积。shēn shān dì xué cáng,gāo cóng yán dòng jī。

初疑神鬼工,乃著造化迹。chū yí shén guĭ gōng,năi zhù zào huà jì。

延洪胜汲冢,防虞犹孔壁。yán hóng shèng jí zhŏng,fáng yú yóu kŏng bì。

不畏野火燎,讵愁藓苔蚀。bù wèi yĕ huŏ [liáo,liăo,liào],jù chóu xiăn tái shí。

兹山既无尽,是法宁有极。zī shān jì wú jìn,shì fă nìng yŏu jí。

如何大业间,得此至人出。rú hé dà yè jiān,dé cĭ zhì rén chū。

幽明获尔利,乾坤配其德。yōu míng huò ĕr lì,qián kūn pèi qí dé。

大哉弘法心,吾徒可为则。dà zāi hóng fă xīn,wú tú kĕ wèi zé。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不肯学医。魁磊高岸,意度伟然,喜为儒者博贯该通之学。至正间,削发居相城之妙智庵。里中灵应观道士席应真者,读书学道,通兵家言,尤深于机事。公师事之,尽得其学,然深自退藏,人无知者,惟王行止仲独深知之。公应径山书记之召,止仲为文赠之,以谓上人年甫壮,天下乱已极,且必该治,治然后出于时,以发其所蕴,非以沙门之法终其身者。尝寓嵩山寺,袁珙见其相而异之,曰:“公非常僧,刘秉忠之俦也。”洪武初,再以高僧征。十五年,十王之国,太祖命各选一高僧侍王。公在燕府籍中,住持庆寿寺。靖难兵起,妙识几先,赞助秘密。太宗即大位,召至京师,欲官之,固辞,为僧录左善世。立东宫,特授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复姚姓,赐名广孝。辅太子南京,监修高皇帝实录。上命蓄发再三,终不肯,赐两宫人,不近亦不辞,逾月乃召还。尝以赈济归吴,徒步闾里,以赐金散之宗党。永乐六年,来朝北京,仍居庆寿寺。病笃,车驾临视。问后事,对曰:“出家人复何所恋?”明日,诏诸门人,告以去期,敛袂端坐而逝,年八十有四,追封荣国公,谥恭靖。荼毗之日,心舌与牙坚固不坏,得舍利皆五色。赐茔在房山县东北四十里,上自制文,铭其碑。仁宗立,加赠少师,配享太庙。嘉靖中,移祀大兴隆寺。公初侍燕邸,每夜梦与刘太保仲晦寤语,厥后现身佐命,恪守僧律。南屏、西山,后先观化,两公之赐名,一曰秉忠,一曰广孝,岂非宿乘愿轮再世示现者与?余录公诗,列诸释氏,以从公之志,所以崇公者至矣。公居吴,为高启北郭十友之一,启尝叙其《独庵集》,以为险易并陈,浓淡迭显,能兼采众家,不事拘狭。化后,吴人总刻其诗文,曰《逃虚子集》。石经山在燕之范阳郡,峰峦秀拔若天竺山,故称曰小西天。隋大业间,有法师静琬者处是山,惧圣教有难,不能流通,于是发愿募缘,敦工凿石为板,刊造一大藏经,储积于山,以备其后。法师首刊,至唐贞观初,仅成《大涅槃》一部,而法师乃卒。其后子孙绳绳化亿万人,乞钱粟刊造余部,历辽与金,然后完。此一大藏贮于岩洞者七、地穴者二,洞以石门闭之,穴以浮屠镇之。自隋、唐、辽、金及元,碑碣森列,照映岩野,然而累经干戈,无秋毫之犯。洪武二十一年岁在戊辰春正月飐一日,余奉旨往观,念法师之愿,力宏大坚固。是山之泉石,灵异清胜,故赋是诗,镌于华严堂之壁。虽未足彰法师之幽光,庶以纪兹行之岁月,而托其不朽也。诗曰:)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癯山早寒,老木先槁。

心潜三界空,念动一尘眇。

太虚谁与增添,万像何曾欠少。

止犹谷神唯自知,肯把閒身相搅扰。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风定华犹落,鸟啼山更幽。

只麽天真无少剩,莫於里许著丝头。

痴坐颓然,山空壑乾。

离微出入,偏正往还。

千年琥珀之松兮鹤巢梦冷,半夜珊瑚之月兮鲸{左马右展}波寒。

全功及尽,借路何难。

转步而回丛林也津津和气,放口而说河汉也浩浩翻澜。

道逢作者,谁敢相谩。

岸涨鱼吹沫,山空石转雷。

旋裁山埋茧作山衣,更著芒鞋白接{上四下离}。

自笑支离风貌野,纡朱纡紫不相宜。

不是心,不是物。

非天非人,非僧非俗。

南北东西莫我寻,长短方圆莫我测。

牛饮星河,兔眠月窟,彻底灵明破昏塞。

末山超拔兮顶相不形,铁磨变通兮舌头无骨。

鸲鹆鸲鹆,众皆如漆,尔独如玉。

鸲之鹆之,众皆蓬蒿下,尔自三山来。

三山处子下人间,绰约不妆冰雪颜。

仙鸟随飞来掌上。

来掌上,时拂拭。

人心鸟意自无猜,玉指霜毛本同色。

有时一去凌苍苍,朝游汗漫暮玉堂。

巫峡雨中飞暂湿,杏花林里过来香。

日夕依仁全羽翼,空欲衔环非报德。

岂不及阿母之家青鸟儿,汉宫来往传消息。

记得年年。

阿奴碌碌,常在眼前。

彩舫吴天,锦轮蜀地,阅尽山川。

今年苦恋家园。

便咫尺、千山万山。

但想称觞,三荆树下,丛桂堂边。

勘破禅家最上关,掀髯朗笑响千山。

海门下涌冰轮出,昏鼓先催玉节还。

独上层巅风浩荡,归沿小涧石孱颜。

寻幽本是闲人事,聊复君半日闲。

舜韶更奏,尧酒浮觞。

皇情载泽,洪算无疆。

基隆郏鄏,德茂陶唐。

山巍日焕,地久天长。

一柄无情雪刃刀,当锋谁敢犯送毫。

马师父子亲提掇,血喷千山怒号。

江上云气黑,gg山昨夜雷。

水恶平明飞,雨从嶓冢来。

濛濛随风过,萧飒鸣庭槐。

隔帘湿衣巾,当暑凉幽斋。

麹生住相近,言语阻且乖。

卧疾不见人,午时门始开。

终日看本草,药苗满前阶。

兄弟早有名,甲科皆秀才。

二人事慈母,不弱古老莱。

昨叹携手迟,未尽平生怀。

爱君有佳句,一日吟几回。

八荒去求仁,名山在吾西。

云石长挂眼,云何不攀跻。

攀跻有何求,林木心所约会。

欣欣岂在目,昔有秦隐君。

隐君天上去,尚有姓名留。

想当嘉遁时,煮茗日唱酬。

唱酬者为谁,曰惟姜欧阳。

於昭忠与义,追琢而成章。

成章匪摛藻,一字不出山。

最后有致光,亦复兹盘桓。

盘桓尚如昨,人生几陵谷。

至今荒祠下,凛凛人如玉。

如玉复如玉,千年仰高风。

谁哉共我游,建阳勿斋翁。

翁谓朱紫阳,穆穆千载师。

昔年此游历,尚想妙遗句。

遗句尚可歌,於焉且徜徉。

欲寻廓然处,但见山苍苍。

苍苍未尝歇,谁识天机深。

未知后来者,能复此同心。

和公师叔,猛悟良缘。

弃官纳印休权。

远俗终南山下,庵盖茅椽。

身披麻衣纸袄,乐清闲、笑傲林泉。

怀美玉,便韬光隐迹,二十馀年。

因甚山侗侍奉,遇风仙曾说,活底神仙。

端的非常辞世,满室祥烟。

经年忽然空里,便贻子、画钓诗篇。

专诫我,莫教失见,休要夸玄。

明明天子,股肱一体。

于蕃于宣,邦人咸喜。

主芣之山,浚冀之渠,弗童而材,弗竭而渔。

皇惠斯人,俾公焉依。

白发星星,骨癯气清。

雪浸山嵂屼,秋在水渟泓。

流琥珀兮涧松老,射珊瑚而波月明。

影落大千去也,何妨触处峥嵘。

芙蓉之枝,丹山之儿。

一丝联自信,三昧约谁知。

珊瑚寒月堕影,琥珀老松流滋。

诸缘豁净兮山空秋壮,万态变通兮华丽春脂。

奇哉慧剑,无影无形。

纯钢斩铁截钉。

劈碎恩山,斫断爱欲尘情。

剿除三尸六贼,不须弹、神鬼皆惊。

常把握,镇龟蛇二物,足下安宁。

此剑人人皆有,但专心向道,自显功能。

更以常清常静,涤刃光明。

自然通玄通妙,又何愁、性不灵灵。

功行满,也须当,须去蓬瀛。

露冷风清,山空月明。

天际归鸿书梵字,夜深砧杵送秋声。

眼觑不见,耳听不闻。

与君倾尽此时心,莫认山河作眼睛。

淡烟残照,摇曳溪光碧。

溪边浅桃深杏,迤逦染春色。

昨夜扁舟泊处,枕底当滩碛。

波声渔笛。

惊回好梦,梦里欲归归不得。

展转翻成无寐,因此伤行役。

思念多媚多娇,咫尺千山隔。

都为深情密爱,不忍轻离拆。

好天良夕。

鸳帷寂寞,算得也应暗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