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次韵和人迹酴醾

蜀中酴醾生如积,开落春风山寂寂。

已怜正发香晻暧,犹受未开光的皪。

半垂野水弱如坠,直上长松勇无敌。

风中娜娜应数丈,月下煌煌真一色。

故园闻道开愈繁,老人自恨归无日。

百花已过春欲莫,燕坐绳床空数息。

朝来满把得幽香,案头乱插铜瓶湿。

一番花芘转头空,谁能往问天台拾。

诗人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1875篇诗文

诗文推荐

登登远还合,声从何处起。

鱼走潜深波。

祸在深波里。

含章檐下眉如月。

融酥和粉描疏雪。

桃杏莫争春。

凌风台畔人。

如今千万树。

零乱孤村雨。

和雨滴瑶觞。

归来肌骨香。

故人心尚如天远。

故心人更何由见。

肠断楚江头。

泪和江水流。

江流空滚滚。

泪尽情无尽。

不怨薄情人。

人情逐处新。

柳与扬州今独在,水和隋帝不重来。

自从元白去寰中,重色轻情妙法空。

小住祝郎三百岁,为他重作(去声)

太皞御气,句芒肇功。

苍龙青旗,爰候祥风。

律以和应,神以感通。

鼎俎修蚃,时惟礼崇。

露沾衣,月隐壁;

气凄凄,人寂寂,风回雨度虚瑶席。

来无声,去无迹,神心降和福远客。

修行人,要心善。

奈业障相魔,裂他不转。

十二时、马劣猿颠,没巴避恶念。

办坚志,常锻炼。

剿除绝迹,永无征战。

气神和、清净丹成,得

逢人借问春归处。

遥指芜城烟树。

收尽柳梢残雨。

月闯西南户。

游丝不解留伊住。

漫惹闲愁无数。

燕子为谁来去。

似说江头路。

青山岭可人家,芳草满樵路。

猿鹤未归来,残月照烟树。

昨遇饥年,为甚累增劝教。

怎奈向、人人忒*。

越贪心,生狠妒,百端奸巧。

计较。

骋风流卖俏,也兀底。

忽尔临头,却被阎王来到。

问罪过、讳无谈矫。

当时间,令小鬼,将业镜前照。

失尿。

和骨骸软了。

也兀底

家在马城西,今赋梅屏雪。

梅雪相兼不见花,月影玲珑彻。

前度带愁看,一饷和愁折。

若使逋仙及见之,定自成愁绝。

马城在都城西北,梅屏甚见珍爱。

对竹擘吟笺,正是赏梅时节。

便把这些清致,作东湖三绝。

帝家金鼎待调羹,何似且休折。

却爱玉楼清弄,褪霏霏香雪。

雋誉早知畏,佳篇今见蒙。

幺响去寂,正声日隆隆。

爱君甘苦外,与我嗜好同。

不妨时袖句,共作圣贤中。

大矣坤仪,至哉神县。

包含日域,牢笼月竁.露絜三清,风调六变。

皇祇届止,式歆恭荐。

已丑太常第,君家登两翁。

黄鹄久仙去,不亡有流风。

小阮最逸群。

未几鱼化龙。

江城始解后,岩邑仍过从。

谓予偕二父,联名千佛中。

一见辞色庄,再款肺腑通。

议论到易象,或借听于聋。

我行踏京尘,君栖簿书丛。

情亲不厌久,语别殊匆匆。

回首川陆隔,天寒悲塞鸿。

惠和官尚小,师达禄须干。

盛牲实俎,涓选休成。

鼎煁阳燧,玉盥阴精。

有飶嘉豆,既和大羹。

侑以清乐,细齐人情。

北陆藏冰欲竟,东风解冻非遥。

一时芳意巧相撩。

入眼绿娇红小。

柳色轻摇弱线,梅英纷缀枯梢。

觥筹醉里赖君饶。

归去斜阳尚早。

戒师和尚,可称吾徒。

明禅悟道通儒。

子细研穷正觉,并段差殊。

温良恭俭让礼,生老病死苦嗟吁。

当修进,炼木金水火,土证无馀。

三教门人省悟,忘人我,宜乎共处茅庐。

物外玄谈,句句营养毗卢。

常怀博施济众,气神和、丹结明珠。

归兜率,向大罗,蓬岛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