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译文

我自己并不是生性喜好风尘生活,之所以沦落风尘,是为前生的因缘(即所谓宿命)所致花落花开自有一定的时候,可这一切都只能依靠司其之神东君来作主。

该离终须要离开,离开这里又如何能待下去。若能将山花插满头,不需要问我归向何处。

注释

①风尘:古代称妓女为堕落风尘。

②前缘:前世的因缘。

③东君:司春之神,借指主管妓女的地方官吏。

④“若得两句”:若能头插山花,过着山野农夫的自由生活,那时也就不需问我归向何处。奴,古代妇女对自己的卑称

⑤终须:终究。

赏析

那一年,时任台州的太守唐与正(字仲友),相召严蕊前来作陪酒局。眼前是红红白白的桃花,千枝万朵,盛开如海。有蜂儿追,蝶儿舞,燕子帘前轻声语。

  美人与桃花,相映成趣。

  趁着酒兴,唐与正命严蕊以身边的红白桃花为题,赋词一首。于是,就有这么一首关于桃花的《如梦令》。当时,唐仲友还赏了她两匹缣帛。

  这首小令的大意是:

  假如你说它是梨花,答案当然错了。倘若你再猜它是杏花,也不对。

  你瞧它那种洁白与粉红相间的颜色,实在是春风里的另一番风景和情趣。

  曾经记得,曾经还记得。

  当年有人在武陵源看到此花的时候,被它的娇艳之美,所深深沉醉过。

  整首词,像是猜一条谜语。词是谜面,谜底是桃花。

  词作简练传神,既有脱俗的清新,也有几分俏皮之感。读来具体可感,含蓄有味。清人冯金伯的《词苑萃编》和叶申芗的《本事词》书中,皆记载了这首词。

  词人借以梨花的白,杏花的红,故意卖关子不提及“桃花”的花名,却在结句写“人在武陵微醉”,让人很快能想到了陶渊明那篇著名的散文《桃花源记》。

  这时,我们方才顿悟,原来是桃花。

  在南宋,另外一位词人郑域,其实也写过此类风格的一首《昭君怨》: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花开的时候,春天未至。它犹似香雪,一些竹子旁边,能见到它一支横斜的疏影。

  各位再猜猜,这又是描写的啥花呢?

  同样,全篇构思也很巧妙,不着一“梅”字,却几乎都是对梅花真实的写照。

  作品暗示出了作者本人,虽然目前尚处于倍受冷落的阶段,但他仍坚持着自己人生的理想和追求。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长久的歌妓生涯,使得她早已厌倦。故向往男耕女织的世外桃源,正是符合她理想中的生活。

  《宋词鉴赏辞典》中点评此词:“绝不同于一般滞于物象的咏物词,它纯然从空际著笔,空灵荡漾,不即不离,写出红白桃花之高标逸韵,境界愈推愈高远,令人玩味无极而神为之一旺。就艺术而言,可以说是词中之逸品。”

  因这首桃花词,她本人也被后人称之为了“桃花仙子”。

  如今,桃花依旧笑春风,而美人已不在。

背景

南宋淳熙九年,浙东常平使朱熹巡行台州,因唐仲友的永康学派反对朱熹的理学,朱熹连上六疏弹劾唐仲友,其中第三、第四状论及唐与严蕊风化之罪,下令黄岩通判抓捕严蕊,关押在台州和绍兴,施以鞭笞,逼其招供。严说:“身为贱妓,纵合与太守有滥,科亦不至死;然是非真伪,岂可妄言以污士大夫,虽死不可诬也。”此事朝野议论,震动孝宗。后朱熹改官,岳霖任提点刑狱,释放严蕊,问其归宿。严蕊这首《卜算子》由此而来。

诗人简介

严蕊(生卒年不详),原姓周,字幼芳,南宋中叶女词人。出身低微,自小习乐礼诗书,严蕊沦为台州营妓,改严蕊艺名。严蕊善操琴、弈棋、歌舞、丝竹、书画,学识通晓古今,诗词语意清新,四方闻名,有不远千里慕名相访。► 5篇诗文

诗文推荐

腊尽春至,头头显示。

雪里梅花,馨香扑鼻。

认著依前还不是。

日之出矣,于彼扶桑。

凤之鸣矣,于彼高冈。

匪高刚鸣,朝阳之光。

君子如凤,爱此朝阳。

纯德孔明,闻于四方。

非不非,是不是,是非不入三摩地。

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无来亦无住。

备礼用乐,崇亲致尊。

诚通慈降,敬彻爱存。

献怀称寿,啐感承恩。

皇帝孝德,子孙千亿。

大包天域,长亘不极。

即心即佛,狗咬枯骨。

非心非佛,牛溲马浡。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伏惟万福。

瘦藤枝,乌律卒。

入草寻人,揣空出骨。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贬向无生国。

夜寒江净山含斗。

起来搔首。

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

乱鸦啼后。

归思浓如酒。

”公时在泉南签幕,依韵作此送之。

又有送汪内翰移镇宣城长篇,见集中。

比有《能改斋漫录》载汪在翰苑,娄致言者,尝作“点绛唇”云云。

最末句,“晚鸦啼后,归梦浓如酒。

”或问曰:“归梦浓如酒,何以在晚鸦啼后?

”汪曰:“无奈这一队畜生何。

”不惟事失其实,而改窜二字,殊乖本义。

嫩绿娇红,砌成别恨千千斗。

短亭回首。

不是缘春瘦。

一曲阳关,杯送纤纤手。

还知否。

凤池归后。

无路陪尊酒。

枯木嵌空微黯淡,古器虽在无古弦。

袖中正有南风手,谁为听之谁为传。

风流岂落正始后,甲子不数义熙前。

一山黄菊平生事,无酒令人意缺然。

庞公?此诗为沈辽作。

据文意当为两首诗讹成,现据外集分。

外集题第二首为《戏书》。

?襄阳庞公少检束,白发不髡亦不俗。

世所奔趋我独弃,我已有馀彼不足。

鹿门有月树下行,虎溪无风舟上宿。

不识当年捕鱼客,但爱长康画金粟。

杜口如今不复言,庞公为人不曲局。

东西有人问老翁,为道明灯照华屋。

五言七言正儿戏,三行五行亦偶尔。

我性不饮只解醉,正如春风弄群卉。

四十年来同幻事,老去何须别愚智。

古人不住亦不灭,我今不作亦不止。

寄语悠悠世上人,浪生浪死一埃尘。

洗墨无池笔无象,聊尔作戏悦我神。

这汉一生弄险,爱向风波里辊。

肩个布袋截流,脚下不知深浅。

劈箭机先,路通一线。

都不醒。

鸟倦云飞。

两得无心总是归。

古人逝矣。

旧日南窗何处是。

莫负青春。

即是升平寄傲人。

莫非魔境。

强向中间谈独醒。

一叶才飞。

便觉年华太半归。

醉云可矣。

认著依前还不是。

虚过今春。

有愧斜川得意人。

落日望湖山,山在空蒙里。

剑佩冠裳整顿严,欲作崔嵬起。

我病正无聊,见此奇男子。

急往从之呼不应,痴绝还如此。

有个庵儿,做来不大元非小。

阳光常照。

坐卧谁知道。

炼得丹砂,不是人间灶。

冲和妙。

鹤鸣猿啸。

一任西风老。

一雨一晴,底事分明。

六尘昏扰,世界峥嵘。

一心虚泊,万法齐平。

出得气是你鼻孔,觑得破是你眼睛。

有缘不是余朋友,无用双眉却弟兄。

抛却俗情缰锁解。

般般放下身轻快。

绝尽尘情忘世态。

无人采。

本来一点常安泰。

处处唯求真自在。

谁能出货图人卖。

不是闲神并鬼怪。

无相碍。

何劳盘果香烟赛。

喜。

庆符云:尝梦舅氏如梦囱也。

予尝占庆符当弄瓦,赌主人。

庆符来督,故词中具之渭阳佳梦。

瓦变成璋真妙弄。

不是勾回。

汤饼冤家唤得来。

不分利市。

要我开尊真倒置。

试问坡翁。

此事如何著得侬。

帘烘泪雨干,酒压愁城破。

冰壶防饮渴,培残火。

朱消粉退,绝胜新梳里。

不是寒宵短,日上三竿,殢人犹要同卧。

如今多病,寂寞章台左。

黄昏风弄雪,门深锁。

兰房密爱,万种思量过。

也须知有我。

著甚情悰,你但忘了人呵。

凭高寓目。

爱屹起四窗,云南云北。

缥缈烟霞,萧森松竹,多少洞天岩谷。

著向十洲三岛,入海何妨登陆。

要知处,在皇家新赐,西湖一曲。

林麓。

真胜概,樊榭鹿亭,百卉生幽馥。

绿绮春浓,青蛇星烂,隔断世间尘俗。

笑呼羡门俦侣,时引宝觞醽醁。

醉和醒,但南山之寿,难忘勤祝。

犹将谈笑对风尘。

净名也好吃棒,爱弄心肝五脏。

除非到裹脱顽机,不消一句超无量。

将门子弟君独贤,一从受命常在边。

未至三十已高位,腰间金印色赭然。

前日承恩白虎殿,归来见者谁不羡。

箧中赐衣十重馀,案上军书十二卷。

看君谋智若有神,爱君词句皆清新。

澄湖万顷深见底,清冰一片光照人。

云中昨夜使星动,西门驿楼出相送。

玉瓶素蚁腊酒香,金鞭白马紫游缰。

花门南,燕支北,张掖城头云正黑,送君一去天外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