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遣病(自此通州后作)

自古谁不死,不复记其名。

今年京城内,死者老少并。

独孤才四十,仕宦方荣荣。

李三三十九,登朝有清声。

赵昌八十馀,三拥大将旌。

为生信异异,之死同冥冥。

其家哭泣爱,一一无异情。

其类嗟叹惜,各各无重轻。

万龄龟菌等,一死天地平。

以此方我病,我病何足惊。

借如今日死,亦足了一生。

借使到百年,不知何所成。

况我早师佛,屋宅此身形。

舍彼复就此,去留何所萦。

前身为过迹,来世即前程。

但念行不息,岂忧无路行。

蜕骨龙不死,蜕皮蝉自鸣。

胡为神蜕体,此道人不明。

持谢爱朋友,寄之仁弟兄。

吟此可达观,世言何足听。

诗人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671篇诗文

诗文推荐

云汉之章兮光烛天,朝宗兮列仙。

胡归晚兮病骨拳然,与客歌商兮忘食与眠,点尔何如兮吾未知其孰贤。

久客交情谙冷暖,衰年病骨识阴晴。

金刚圈,栗棘蓬。

玄沙三种病,石巩一张弓。

直截为君说,新罗在海东。

枯坐清严,真宗剧谈。

一明无异相,万化是同参。

牛头转觉病懒,鸟喙不用华衔。

甘分住山三束篾,等闲对客七斤衫。

助佛扬名化俗徒,遣邪归正沃心枯,国风雅泰民欢乐,只这和瘟大丈夫。

.王凌谓贾充曰:“汝非贾梁道之子耶?

乃欲以国与人。

”由此观之,梁道之忠于魏也久矣。

司马景王既执凌而归,过梁道庙,凌大呼曰:“我亦大魏之忠臣也。

”及司马景王病,见凌与梁道守而杀之。

二人者,可谓忠义之至,精贯于幽明矣,然梁道之灵,独不能已其子充之奸,至使首发成济之事,此又理之不可晓者也。

故予戏作小诗云。

嵇绍似康为有子,郗超叛鉴是无孙。

如今更恨贾梁道,不杀公闾杀子元。

轼彼穷阎,达士所宾。

邦无道谷,进退孰伦。

敝衣非病,无财乃贫。

赐虽不怿,清节照人。

归去来兮。

行乐休迟。

命由天、富贵何时。

百年光景,七十者稀。

奈一番愁,一番病,一番衰。

名利奔驰。

宠辱惊疑。

旧家时、都有些儿。

而今老矣,识破关机。

算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

先生老去饮无兴,居士病来闲有余。

犹觉醉吟多放逸,不如禅坐更清虚。

[予先有醉吟先生传,今故云。

]柘枝紫袖教丸药,羯鼓苍头遣种蔬。

却被山僧戏相问,一时改业意何如?

帚柄不忘,寸心未息。

冷眼看人,多少荆棘。

咄哉遣弃小儿,丰干草里拾得。

俗气不除,病在一默。

扁鹊卢医,医你不得。

凌云气节,贯日精忠,艰难未许心灰。

芳酒一尊,对君聊为君开。

要识治安非晚,乐得贤、新赋台来。

愁似雪,喜青天万里,晓霁春回。

须信赤绳系足,朱衣点额终在,休叹淹徊。

梅实槐花,看看便是相催。

座上觥筹交错,玉山峙、莫遣停杯。

濡须好,傥他时富贵,犹冀重来。

公家簿领如鸡栖,私家田园无置锥。

真成忍骂加餐饭,不如西江之水可乐饥。

他人勤拙犹相补,身无功状堪上府。

公诚遣骑束缚归,长随白鸥卧烟雨。

朔雪上征衣。

春风送客归。

万杨华、数点榴枝。

春事无多天不管,教烂熳、住离披。

开谢本同机。

荣枯自一时。

算天公、不遣春知。

但得溶溶生意在,随冷暖、镇芳菲。

轻软舞时腰。

初学吹笙苦未调。

谁遣有情知事早,相撩。

暗举罗巾远见招。

痴騃一团娇。

自折长条拨燕巢。

不道有人潜看著,从教。

掉下鬟心与凤翘。

太华莲峰降岳灵,两川棠树接郊坰.政同兄弟人人乐,曲奏埙篪处处听。

杨叶百穿荣会府,芝泥五色耀天庭。

各抛笔砚夸旄钺,莫遣文星让将星。

长年未省厌长病,一暑方憎又一春。

把卷颇思亲玉雪,出门无好坏苦埃尘。

余霞收尽寒烟绿。

江山一片团明玉。

欹枕画楼风。

愁生草际蛩。

金茎秋未老。

两鬓吴霜早。

忍负广寒期。

清尊对语谁

拭眼堂前,临济正令。

且行一半,拈佛祖病。

松形鹤骨底本僧,鬼妒人嫌我亦僧。

悬羊卖狗随进遣,栗棘金圈任跳吞。

忽然拶著东弗于逮,骑驴吃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