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永遇乐·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熔金 一作:镕金)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译文

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云色彩波蓝,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

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注释

①吹梅笛怨:梅,指乐曲《梅花落》,用笛子吹奏此曲,其声哀怨。

②次第:这里是转眼的意思。

③香车宝马:这里指贵族妇女所乘坐的、雕镂工致装饰华美的车驾。

④中州:即中土、中原。这里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⑤三五:十五日。此处指元宵节。

⑥铺翠冠儿:以翠羽装饰的帽子。雪柳:以素绢和银纸做成的头饰(详见《岁时广记》卷十一)。此二句所列举约均为北宋元宵节妇女时髦的妆饰品。

⑦簇带:簇,聚集之意。带即戴,加在头上谓之戴。济楚:整齐、漂亮。簇带、济楚均为宋时方言,意谓头上所插戴的各种饰物。

赏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避难江南时的作品,写她在一次元宵节时的感受。

  词的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起始二句“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写晚晴,正是度节日的好天气,意境开阔,色彩绚丽。紧接“人在何处”四字,点出自己的处境:飘泊异乡,无家可归,同吉日良辰形成鲜明对照。(这里的“人”,有的评论者认为指李清照所怀念的亲人,从文意上看,似不如指作者自己为好。)前三句写当时的天气,次三句写当时的季节,“染柳烟浓,吹梅笛怨”,点出时令是初春。上句从视觉着眼,写早春时节初生细柳被淡烟笼罩。下句从听觉落笔,通过笛声传来的哀怨曲调,联想到“砌下落梅如雪乱”的初春景色。四处充满春意,景色宜人,但在词人看来,毕竟“春意知几许”,还远不是很浓郁的。虽是“元宵佳节”,“融和天气”,可是这些年来国事的变化,身世的坎坷,使得女词人产生了“物是人非”、“好景不常”之感。所以在“融和天气”之后,立即指出“次第岂无风雨”的可能,在淡淡的春意中又掺进了浓浓的隐忧。以上三小节结构相类,都是两个四字句,是实写,写客观景色的宜人,紧接着一个问句,反衬出主观的不同感受。归结到本篇的主题:身逢佳节,天气虽好,却无心赏玩。因此,虽然有“酒朋诗侣”用“香车宝马”来邀请她去观灯赏月,也只好婉言辞谢了。表面上的理由是怕碰上“风雨”,实际是国难当前,早已失去了赏灯玩月的心情。如果是在太平盛世的当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样,诗人很自然地转到当年汴京欢度节日的回忆上来。

  词的下片着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来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中州”指北宋都城汴京,即今河南省开封市;“三五”,指正月十五日,即元宵节。当时宋王朝为了点缀太平,在元宵节极尽铺张之能事。据《大宋宣和遗事》记载,“从腊月初一直点灯到正月十六日”,真是“家家灯火,处处管弦”。其中提到宣和六年正月十四日夜的景象:“京师民有似云浪,尽头上带着玉梅、雪柳、闹蛾儿,直到鳌山看灯。”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正月十六日”条也有类似的记载。这首词里的“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写的正是作者当年同“闺门”女伴,心情愉快,盛装出游的情景。全是写实,并非虚构。可是,好景不常,金兵入侵,自己只落得飘流异地。如今人老了,憔悴了,白发蓬乱,虽又值佳节,又哪还有心思出外游赏呢?“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更反衬出词人伤感孤凄的心境。

  这首词不仅情感真切动人,语言也很质朴自然。作者在这首词的下片中,无论是用当年在汴京赏灯过节来作今昔对比也好,还是用今天的游人的欢乐来反衬自己的处境也好,都能更好地刻划出诗人当前的凄凉心情。真是语似平淡而实沉痛已极。更多李清照宋词赏析请关注诗词库的李清照专栏。

  这首词运用今昔对照与丽景哀情相映的手法,还有意识地将浅显平易而富表现力的口语与锤炼工致的书面语交错融合,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写出了浓厚的今昔盛衰之感和个人身世之悲。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如此之强,以至于南宋著名词人刘辰翁会每诵此词必“为之涕下”。

背景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伤今追昔之作。写作地点在临安,约在绍兴二十年(1150年)间,这首词写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宵节的情景,借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并含蓄地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

诗人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落日横秋岛,寒涛兀夜船。

水不洗水,金不博金。

青天白日,自古自今。

百王宗师,生民物轨。

瞻之洋洋,神其宁正。

酌彼金疊,惟清且旨。

登献惟三,于嘻成礼。

宁得一把五加。

不用金玉满车。

宁得一斤地榆。

不用明月宝珠。

韦偃工古松,与可善枯竹。

岂如君家素壁上,有此天然画两幅。

一株古木欹墙东,状如峨嵋山巅千岁万岁之枯松。

旁有笛材拔孤玉,扶疏枝叶带露而饰风。

天知君爱画,欲为发一哂。

呼取义娥作画师,借此二物为画本。

戏从君家壁间摹写之,一枝一叶俱无遗。

傍人来见道是画,间如何画无能之。

元来画时不用诸葛笔、梁杲墨,别有妙法惹形迹。

偷见虽甚爱,或全潋亮或模糊,随时明暗有卷舒。

报君基欲观此画,请跨金鸟玉米面兔来其下。

秉翟竣事,万舞摐金。

总干挥戚,节以鼓音。

礼容有娄,肸乡来歆。

淑灵是听,雅奏愔愔。

熙肃琨庭,载升金记。

迺导迺陪,威侪济济。

天步继临,孝诚行矣。

声容也昭,中外悦喜。

十四十五,贱如泥土。

十六十七,贵如金璧。

此意分明说向谁,天上人间惟我知。

有限形躯,无涯火院,刹那催促光阴。

想人生、有似当风烛,整日家、昼忙夜惊。

有等愚迷,千思万想,家缘逼迫浑沉。

爱子怜妻,被冤家、系缆萦身。

猛悟回头,名缰割断,恩山推倒重重。

将爱海跳出,清闲乐道逍遥,半张纸,一张琴。

土榻安眠,牢拴意马,莫教斗乱身心。

慧剑挥时,斩群魔、万神自宁。

二*相交,龙奔虎走,金乌玉兔相迎。

入玉炉、金鼎丹砂,炼阳神、出朝玉京。

此个家风,冰清玉洁,点头多谢知音。

欲要成双全后,价值千金。

头戴华阳帽,手拄大夏筇。

清晨陪道侣,来上缥缈峰。

带露嗅药蔓,和云寻鹿踪。

时惊q0p0鼠,飞上千丈松。

翠壁内有室,叩之虚eGcP.古穴下彻海,视之寒鸿濛。

遇歇有佳思,缘危无倦容。

须臾到绝顶,似鸟穿樊笼。

恐足蹈海日,疑身凌天风。

众岫点巨浸,四方接圆穹。

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片白作越分,孤岚为吴宫。

一阵叆叇气,隐隐生湖东。

激雷与波起,狂电将日红。

礊礊雨点大,金髇轰下空。

暴光隔云闪,仿佛亘天龙。

连拳百丈尾,下拔湖之洪。

捽为一雪山,欲与昭回通。

移时却cs下,细碎衡与嵩。

神物谅不测,绝景尤难穷。

杖策下返照,渐闻仙观钟。

烟波濆肌骨,云壑阗心胸。

竟死爱未足,当生且欢逢。

不然把天爵,自拜太湖公。

两行花窍占风流。

缕金罗带系抛球。

玉纤高指红丝网,大家著意胜头筹。

乾阙一钩金。

悲欢绝念,视听忘怀,从初号曰希夷。

不晓根源,刚强说是谈非。

百般拈花摘叶,谩徒劳、使尽心机。

这些事,算人人易悟,个个难依。

不在唇枪舌剑,人前*、惺惺广学多知。

上士无争,只要返朴除疑。

冥冥放开四大,把尘劳、一旦纷飞。

认得后,管教贤、拍手笑归。

父尊母亲,天涵地育。

燕我翼子,景命有仆。

得名得寿,如金如玉。

子孙千亿,成其厚福。

鹤惊金刹露,龙蛰玉瓶泉。

奉劝人人,一一听分诉。

不晓阴阳,怎知修行路。

始初下手,炼就铅汞体。

自有龟蛇,引入曹溪路。

窈蔼潇湘空。

翠涧澹无滋。

寂历百草晦。

歘吸鹍鸡悲。

清阴往来远。

月华散前墀。

炼药瞩虚幌。

汛瑟卧遥帷。

水碧验未黩。

金膏灵讵缁。

北渚有帝子。

荡瀁不可期。

怅然山中暮。

怀痾属此诗。

星驰电掣,汉语胡言。

蓦地揭起脑盖,依前舌拄梵天。

咄,是甚麽面目?

可怜只有些儿栗棘金圈,尽底分付常山林泉。

金槌影动,宝剑光寒。

百万之众,齐著眼看。

篆书朴,隶书俗,草圣贵在无羁束。

江南有僧名z6光,紫毫一管能颠狂。

人家好壁试挥拂,瞬目已流三五行。

摘如钩,挑如拨,斜如掌,回如斡。

又如夏禹锁淮神,波底出来手正拔。

又如朱亥锤晋鄙,袖中抬起腕欲脱。

有时软萦盈,一穗秋云曳空阔。

有时瘦巉岩,百尺枯松露槎枿。

忽然飞动更惊人,一声霹雳龙蛇活。

稽山贺老昔所传,又闻能者惟张颠。

上人致功应不下,其奈飘飘沧海边。

可中一入天子国,络素裁缣洒毫墨。

不系知之与不知,须言一字千金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