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生查子·独游西岩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

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

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译文

耸立的青山啊,你孤傲不听召唤,还会有谁喜欢欣赏你呢?岁暮寒冬,常到山中溪边来吧。

山尖一轮明月悄悄升起,才发现它早已从地平线升起,眼下已是高悬中天,遍洒银辉照大地的景象。明月,山峦,清澈地小溪,仿佛都在静听我朗诵的《离骚》。

注释

①生查(zhā)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尊前集》注:双调。元高拭词注:南吕宫。四十字,上下片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②偃蹇(yǎn jiǎn):原义高耸,引申为骄傲,傲慢。苏轼《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时不肯入官府。”

③怜:爱怜,喜欢。

④岁晚:指寒冬腊月。

⑤太寒生:比较寒冷。生:语尾助词,无义。

⑥离骚:指战国诗人屈原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

赏析

上片借山来自写,又能将山品与人品相融。首句落笔就奇,接句含蓄曲折。“偃蹇”一词用来形容西岩的状貌很恰当,也可以引申为词人的骄傲和傲慢。一笔两意,巧妙之极。而以“谁怜汝”这一问,更写出词人的自怜怜山,自伤伤山。此处的山与人,已在感情上合二为一。“岁晚”一句,也是既写山,又写人。如是写山,指山逢寒冬;如是写人,则指人的老大。这样双绾之后,“太寒生”就成了词人的心理自感,和对于山的移情了。既然山被词人赋予了这样充分的灵性甚至可说是人性,那么,上片末句冲出青山“唤我溪边住”的语句,就不再突兀丽矫情。两位岁寒之友因品格相似而思谋相伴,简直再合情理不过。

  下片借月来自写,也有与上片近似的曲笔和丰富情味。过片说那高天的明月,突然由山头下来了。这就如同一个绝大的悬念,使人不敢置信又渴望得到解释。结韵则作出生动的解释,说这从天而降的明月,是因为被词人读《离骚》的声音所打动和吸引。这解释十分巧妙而合理,因为他巧用月影以替代月亮,听他读书的明月,实不过是清溪里的月影。这样的巧用,显示出他专注于读《离骚》的激愤心情。因专心读书,他再无心仰望天空。偶尔一瞥眼前,只见溪中之月凝止不动,似在入神而听。另外,这里的“夜夜”一语,又将前句瞬间的“明月来”化为夜夜的“明月来”,使词人读《离骚》的行为,不再是一个瞬息性行为,而在重复、延长中加深了它的意义,加强了它所含有的词人感情的勃郁愤懑色彩。夜夜如此,长夜如此,这读《离骚》的人,他的情感强度就不待测量而后知了。

  这首词是词人词作中修辞手法运用得最密的作品,如拟人、双关、悬念、暗示等等。而它们也使此词在艺术表达效果上超凡人妙,在情感风味上厚重而含蓄。

背景

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冬天,辛弃疾被诬陷罢官,此后他长期闲居在信州上饶城北带湖边上、西岩是上饶城南风景优美的地方。这首《生查子》便是辛弃疾闲居游西岩的纪游之作。

诗人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68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不破古人玄关,面玄关自破。

不碎今时窠臼,而窠臼自碎。

鹫峰之衣烂却,西丘话无传。

岩玉枝头金粟斗。

觌面当机,东涌西没。

平地上险崖,惺惺中淈激起。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贬向无生国。

素猋谐律,西颢随灵。

笔复元祀,晨炀肃清。

下土屡陔,嘉坟芳声。

以御蕃祉,介我西成。

禁足护生,西在此土。

尽是死门,终非活路。

无像而像,有许模样。

不真而真,只个形神。

豁清也千岩万壑而秋,光丽也诸尘百草而春。

恁麽来兮,处处相亲。

雪洗寒岩兮山林气清,秋生烟水兮江湖色明。

犹净镜兮对诸像,似空谷兮随诸声。

游戏因缘三昧用,自然转处不留情。

顶雪抗春,目寒射人。

蓑裹江湖雨,斗浮河汉津。

拙忘机兮抱瓮,妙不传兮斲轮。

谷鸟岩华自声色,十方普现刹尘身。

孤迥迥一尘不立,清寥寥目断千峰。

白云片片,流水重重。

蓦忽和盘掇转,却要唤西作东。

生铁团上,迸开罅缝。

枯河道里,露出鱼踪。

不是妙用,亦非神通。

大家无别事,平等主人翁。

咄,老来双耳聋。

西颢沆砀,执矩司秋。

诹言协灵,时祀也修。

礼有荐献,爰视公侯。

秩而祭之,百福是遒。

披牯牛皮,辊瞎驴队。

带水拖泥,东倒西{左犭右屯}。

黄梅七百无人会。

赵州东院西。

密室烂如泥。

窦八布衫穿,赤土画簸箕。

檐头雨滴滴,鸡向五更啼。

圣君如尧舜,岂无巢与由。

计然亦何慕,五湖一扁舟。

之人不久作,侧席思岩幽。

尝闻鹿何君,清芬彻凝旒。

重华锡嘉号,见一光林丘。

谁谓雅道息,竞风日悠悠。

脱冠挂神武,有士归乐州。

笑将金闺籍,猛博处士裘。

钧天为开颜,曰此夷逸俦。

大书继一字,虹光属奎娄。

宸章轶麟衮,正声出天球。

清名奖静退,下视古素侯。

睿谟先宅,姱节追前修。

况今辑众隽,丞弼登虞周。

明时乐閒暇,出处自不侔。

赤城宅仙子,登登方蓬洲。

君归访司马,坐忘春与秋。

方瞳照绿发,戏转黄河流。

烟雾肃逋客,隐者应辍耰。

欸乃辅行色,春风生柁楼。

寒岩著雪,老木含春。

独灵空劫眼,不碍肉团身。

枯禅三椽兮自守其默,豁净四壁兮谁管其贫,森罗万像兮根根尘尘。

日面佛,月面佛。

西碉树色含烟,东谷华光映日。

仰视莫穷,俯看已老。

一时分付主林神,明眼衲僧无处讨。

多士济济,于彼西雍。

钦肃威德,亦有斯容。

函然来思,自西自东。

天畏尔禄,惟王其崇。

百川乃宗巨海。

众星是仰北辰。

九州攸同禹迹。

四海合德尧臣。

朝阳栖于鸣凤。

灵畤牧于般麟。

云玉叶而五色。

月金波而两轮。

凉风迎时北狩。

小暑戒节南巡。

山无藏于紫玉。

地不爱于黄银。

虽南征而北怨。

实西畧而东宾。

既永清于四海。

终有庆于一人。

老境侵寻,衰残到今。

霜须雪发春犹浅,壑眼岩眉秋更深。

西颢胜晶,天地始肃。

盛德在金,百嘉茂育。

纊弩射牲,築场登觳。

明灵格思,旌罕纷屡。

浅见有知有识,深通无悟无迷。

了然顿觉入希夷。

此是男儿正智。

达道岂离方寸,明心何在天西。

终朝闲坐细寻思。

裂转机关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