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吊岳王墓

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

班师诏已来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

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

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露中。

译文

⑴岳王墓:岳飞之墓,在杭州。

⑵三殿,指朝廷。

⑶两宫:指被金所俘的徽 宗、钦宗二帝。

⑷高庙:指赵构。庙号高宗,故称。

⑸栖霞岭:在杭州西湖滨,岳坟所在地。

⑹诸陵:指南宋六个皇帝的陵墓。在今浙江绍兴东三十六里之宝山(又名攒宫山)。

注释

⑴岳王墓:岳飞之墓,在杭州。

⑵三殿,指朝廷。

⑶两宫:指被金所俘的徽 宗、钦宗二帝。

⑷高庙:指赵构。庙号高宗,故称。

⑸栖霞岭:在杭州西湖滨,岳坟所在地。

⑹诸陵:指南宋六个皇帝的陵墓。在今浙江绍兴东三十六里之宝山(又名攒宫山)。

赏析

这首《吊岳王墓》作于何年已不可考,但可以说是诗人亲临栖霞岭岳飞墓,有感而作。

  首联“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第一句是写景,岳飞惨死于奸佞之手,墓边的大树为其所感,树枝随风摇曳,纷纷奋然指向南方。这是全诗中唯一写到诗人所见的岳飞墓的,尽管只此一句,却是极传神之处。关于树枝南指,读者应以审美的目光借助想象去观照这一非现实却超越了现实的艺术境界。这一境界是感动人心的,它寄托了诗人强烈的爱憎之情。接下去“十年遗恨泣英雄”更是慷慨悲凉之笔。高启于岳飞墓前,望着树枝南指的大树,想起了令人痛心的往事,于是无限悲愤,见于笔端。

  第三、四句“班师诏已来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官”,从文字上看,意思是说朝廷已经岳飞下了班师的命令,而韩世忠仍然投书斥军,表达其恢复之决心。诗人在这里是以前一句写投降者的卖国苟安,后一句写抗敌都始终以恢复为己任,两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可以说这一联是对南宋政治的高度概括。

  第五、六句“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正直敢谏的朱云,另一个是被诬灭族的英雄韩信。在这一联中;诗人由岳飞被害想到朱云请上方宝剑铲除佞臣,想到汉高祖忘恩负义诬陷谋杀忠臣。“每忆”两字,表露了对忠臣被杀的无限遗恨以及对这一事件的关心和哀叹,而“空嗟”两字,则表达了对杀害岳飞的高宗的愤慨。这一联诗人的想象纵横驰骋,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悲哀和感伤。

  末联“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露中”。诗人在岳飞墓前回首北望,只有茫茫白露,不见远方宋代诸帝王的陵墓。这两句看上去极白,但却写得空灵婉曲,含而不露。既然“回首”又“不见诸陵”,那么要把不见之物——诸墓陵——写出来的原因就是诗人于栖霞岭上凭吊岳飞墓时,自然联想到了它——诸陵——这里像征着宋代王朝。昔日的宋王朝一去不在,诗人到此只是哀悼那时惨死的英杰,而对那个朝代,那个朝代的君王则毫无怀念。这一联是全诗的诗眼,更加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岳飞的怀念之情和对南宋王朝杀害岳飞的痛恨。诗人伫立于岳飞墓前,眼前是茫茫白露,这姜迷清冷的意境更增强了此诗悲哀感伤的色彩。

诗人简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845篇诗文

诗文推荐

重来丙舍岁三易,翠巘插队空仍兀突。

乔林郁蓊歼斧{左爿右斤},一二仅存於百亿。

参差历落更孤秀,不假依凭而挺立。

宛如九老瑞唐朝,又类耆英隆宋室。

合兹异代众君子,仙去一朝於此集。

千夫束手何敢向,万牛回首难容力。

已芟嘉植勿复论,寿此佺期不朽骨。

稚松匝地散新秧,头角森森纷羽翼。

他年雨露饱沾濡,满鼻珠玑香习习。

会须百尺长龙身,仍复层林森凤翼。

作诗聊记角弓章,子子孙孙永培植。

五不堪,未始临丧吊。

倍重秦失号,礼讥老聋笑。

自劚青云去,长途坠玉镳。

有名天所吝,无病药为妖。

月斧千家寂,霓梭五色销。

梦灵虚吐凤,数短实如鸮。

筦库嗟常调,弓旌欠特招。

贵儿嫌苦淡,盛叶不萧条。

往忆京华旅,相随柳外桥。

行藏今止此,岁月忽同飘。

留札宽亲抱,缄文付穉髫。

敬亭花处发,族陇木仍乔。

稍待刊铭志,从知慰泬寥,友朋如昨日,来往未辞遥。

酹散窗生雾,吟寒斗挂杓。

百年齐一心,终誉在山椒。

千古龙蟠并虎踞。

从公一吊兴亡处。

渺渺斜风吹细雨。

芳草渡。

江南父老留公住。

公驾飞车凌彩雾。

红鸾骖乘青鸾驭。

却讶此洲名白鹭。

非吾侣。

翩然欲下还飞去。

中原归尚棘,三墓久成芜。

未议增封树,先宜增封树,先宜禁牧刍。

便须营虎落,将以护龙雏。

不用平安报,惟期剪伐无。

西天末叶,东土初枝。

趑趄梁魏兮形影相吊,冷坐嵩少兮路径委蛇。

将谓单传直指,谁知一握乱丝。

骂底恨底患在为人之师。

今则枝枯叶陨,敷茂何期。

有屈明胆无雪处,临风只可自嘘戏。

聊陈菲供,来兮鉴诸。

君继贤人业,试官阊阖门。

但门要离墓,莫看真娘坟。

虎丘寺前生野草,一花一叶皆丽好。

用心冷淡不此嗜,自有诗礼长探讨。

给旁余閒庭庑空,小舆应亦上垂虹。

桥边风驶寄书便,只写平安报乃翁。

我惭空空易疎斥,时亦抠衣侍函席。

春膏流滑傥寄将,待写续经藏屋壁。

先师紫阳翁,雅爱穷幽微。

前贤有遗迹,所至皆发挥。

千古庐山高,白鹿遇亦希。

何人实经始,必藏启天机。

临流勘书台,隐然钓鱼矶。

圣朝始加贲,泉石生光辉。

榛莽百年中,潜长虎豹威。

衣冠固不论,樵牧亦寥稀。

今昔有显晦,山川无是非。

先生适冲生,按图重嘘。

斩荆得遗址,涧绕山合围攻。

买田敞堂塾,岂将终遁反。

学子共棲集,相与咏而归。

继圣讲绝学,咳唾落珠玑。

此理忽森著,鱼鸢真跃飞。

小子恨晚遇,讲席吊及依。

升堂拜遗像,泫然涕沾衣。

幸今主盟人,高识可与几。

光风霁月意,端欲贤圣希。

时来一讲订,诸生佩弦韦。

超然此会意,规范喜无违。

徘徊不忍去,暮宿留山扉。

因极昔游处,恍如身泗沂。

矧复洞中友,进步方騑騑。

永矢忘世味,来食此山薇。

神仙宅空碧,下亦爱人境。

中塘岂所么,群物贲华景。

始憩罗浮舟,水迅山石矿。

三冈肇兹源,清旷可百井。

疏起樵屋烟,密竚玉娥影。

陇狮鼓雪鬃,石乌延帨颈。

未竟前后村,忽迤东西岭。

洁谐竹买邻,丑愧栎生生瘿。

岁晏泽澍沽,日燥霜力猛。

翩共千万芳,阻此一半骋。

穷哦吊羁艳,炽炬药酷冷。

谁料风骚家,敢奋造化秉。

儿童骇新观,父老发旧省。

初斸莎根移,肃布花阵整。

春筐望雨肥,月桥任枝{疒省}。

胡为浪钩引,众喧侵独静。

滋味已足冠,色香难自屏。

徘徊重徘徊,天北大星耿。

皇祖有德,乾覆坤容。

予在吊民,不杀以封。

冥漠尔游岱。

凄凉余向秦。

虽言异生死。

同是不归人。

昔余仕冠盖。

值子避风尘。

望乞求真隐。

伺关待逸民。

忽闻泉石友。

芝桂不防身。

怅然张仲蔚。

悲哉郑子真。

三山犹有鹤。

五柳更应春。

遂令从渭水。

投吊往江滨。

老人痴钝已逃寒,子复辞行理亦难。

要到卢龙看古塞,投文易水吊燕丹。

(余昔年辞免使北。

)胡羊代马得安眠,穷发之南共一天。

又见子卿持汉节,遥知遗老泣山前。

毡毳年来亦甚都,时时鴂舌问三苏。

(予与子由入京时,北使已问所在。

后余馆伴,北使屡诵三苏文。

)那知老病浑无用,欲问君王乞镜湖。

始忆庚寅降屈原,旋看蜡凤戏僧虔。

随翁万里心如铁,此子何劳为买田。

(时犹子迟侍行。

林麓幽幽气象闲,三年肄留萃衣冠。

自从引翼无求地。

富贵骄人拥庐儿,寒士不逊原壤夷。

傲称凶德无逢宜,长者寄尔渠得知。

使袜聊为廷尉重,命履乃有帝师用,苟非其人千仞凤。

鹦鹉洲前吊月明,归来痛饮师刘伶。

多能鄙事,圣人曲意。

惟其知之,是以不试。

宗鲁虽友,吊必以义。

尚师嘉言,祀亦罔替。

日为箭兮月为弓,四时躬人兮无穷。

但得天将明月死,不觉人随流水空。

山川秀兮碧穹窿,崇夫人墓兮直其中。

猿啼鸟啸烟濛濛,千年万年松柏风。

野处经时懒入关,放教野蔓向窗蟠。

岂无求仲住领曲,仅有惠连来梦间。

架上书聊揩老眼,墓誓已白慈颜。

山灵未可相嘲戏,犹胜周颙去不还。

自古兰衰早,因令蕙叹深。

书遗茂陵◇,病作越乡吟。

蒿里无春色,闽山蔽夕阴。

空嗟埋玉树,◇志永沉沉。

五柳先生贫欠酒,不说无花过重九。

杜陵野客酒可赊,只恨青蕊成蹉跎。

如今风物尤凄恻,绕丛觅蕊无消息。

寒螀相吊野水流,病蝶来偎寒日夕。

不见金钱将翠羽,惟有悲风吹蔓棘。

古人爱汝非无意,志士仁人憔悴。

楚国无人屈子伤,陶杜凄凉唐晋季。

此日何日悲更悲,聊嗅青枝记一时。

往时好事环辙迹,建业钱塘华尽识。

就中内本碧玉杯,欲买黄金惜不得。

两都风景今何如,泪堕丛边和露滴。

冷落天涯今一纪,谁怜万里无家。

三闾憔悴赋怀沙。

思亲增怅望,吊影觉欹斜。

兀坐书堂真可怪,销忧殢酒难赊。

因人成事耻矜夸。

何时还使节,踏雪看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