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词网
  • 推荐
  • 诗词
  • 诗人
  • 名句
  • 成语

作者推荐

类型
所有 先秦 魏晋 五代 南北朝 两汉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金朝 辽朝 清代 近代 现代 现当代
  • 令狐德棻

    令狐德棻【唐代】

    令狐德棻(583~666年),唐初政治家,史学家。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出身于名门望族,祖父令狐整为北周大将军,父亲令狐熙在北周位至吏部中大夫、仪同大将军。多次参加官书的编写,最大贡献为编修《周书》。► 1篇诗文
  • 翁承赞

    翁承赞【唐代】

    翁承赞(859~932) 字文尧(一作文饶),晚年号狎鸥翁,莆阳兴福里竹啸庄(今北高镇竹庄村)人。翁氏为礼乐名家,东南茂族,其先京兆人也。曾祖何,官检校右散骑常侍;祖则,官大理司直;父巨隅,荣王府咨议参军,赠光禄少卿,累迁少府监,居兴福里,见其地“前有海水朝宗,后有竹林环荫”,遂名其乡“竹啸翁庄”。► 31篇诗文
  • 贺知章

    贺知章【唐代】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31篇诗文
  • 辨才

    辨才【唐代】

    辨才,俗姓袁,唐越州山阴人,梁司空袁昂玄孙,出家居越州永欣寺,擅琴棋书画。► 1篇诗文
  • 裴耀卿

    裴耀卿【唐代】

    裴耀卿(681年-743年),字焕之,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唐朝宰相,宁州刺史裴守真之子。裴耀卿出身河东裴氏南来吴裴,历任秘书正字、相王府典签、国子主簿、詹事府丞、河南府士曹参军、考功员外郎、右司郎中、兵部郎中、长安令、济州刺史、宣州刺史、冀州刺史、户部侍郎、京兆尹。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裴耀卿拜相,授为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后升任侍中。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被罢为尚书左丞相,封赵城侯。天宝元年(742年),裴耀卿又改任尚书右仆射,后改左仆射。天宝二年(743年),裴耀卿去世,追赠太子太傅,谥号文献。► 2篇诗文
  • 常衮

    常衮【唐代】

    常衮登第后由太子正字授补阙起居郎,永泰元年(765年)授中书舍人。广德元年(763年)以右补阙充翰林学士,不久任考功员外郎。期间宦官鱼朝恩恃宠专权,群臣竞献珠宝邀宠,常衮上书曰:所贡宝物,源出于民,是敛怨以媚上也,请皆还之。代宗赞许,加封常衮为集贤院学士。大历九年(774年)升礼部侍郎。连续三年主科考。处事谨慎、墨守陈规。大历十二年(777年)拜相,杨绾病故后,独揽朝政。以文辞出众而又登科第为用人标准,堵塞买官之路。对朝中众官俸禄亦视其好恶而酌定。封河内郡公。德宗即位后,被贬为河南少尹,又贬为潮州刺史。不久为福建观察使。常衮注重教育,增设乡校,亲自讲授,闽地文风为之一振。建中四年(785年)死于任上。享年五...► 10篇诗文
  • 于志宁

    于志宁【唐代】

    于志宁(588年-665年),字仲谧,雍州高陵(今陕西高陵)人,唐朝宰相,北周太师于谨曾孙。于志宁原为隋朝冠氏县长,后投奔唐朝,担任渭北道行军元帅府记室、天策府从事中郎,位列秦王府十八学士。后任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教导太子李承乾。他多次进谏,但李承乾不听,终至被废。唐高宗继位后,于志宁升任侍中,又任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燕国公。他在唐高宗废后之事中,没有表明立场,因而得罪武则天,被贬为荣州刺史,并以华州刺史之职致仕。665年(麟德二年),于志宁病逝,追赠幽州都督,谥号定。► 1篇诗文
  • 崔仲容

    崔仲容【唐代】

    崔仲容,女诗人。生平无考。《全唐诗》存诗3首、断句8,其中3首诗出《又玄集》卷下、《才调集》卷一〇,残句皆出《吟窗杂录》卷三〇。事迹见《又玄集》卷下。► 5篇诗文
  • 王继鹏

    王继鹏【唐代】

    王继鹏(?―939年8月29日),后改名王昶,闽太宗王延钧长子,母南汉清远公主刘德秀,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君主。原封福王。宠妾李春燕本为王延钧的宫女,王继鹏与之私通,因此向继母陈金凤求助,说服王延钧将其赐给王继鹏。闽永和元年(935年),与李仿政变,杀王延钧,继位称帝,封李春燕为贤妃。次年(936年),改元通文,再封李春燕为皇后。王继鹏亦如其父,十分宠信道士陈守元,连政事亦与之商量,兴建紫微宫,工程浩大更胜宝皇宫,又因工程繁多而费用不足,因此卖官鬻爵,横征暴敛。后被拱宸、朱文进等禁军将领发动兵变所杀。► 1篇诗文
  • 沈传师

    沈传师【唐代】

    沈传师(769-827),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书法家。字子言。唐德宗贞元(785~805)末举进士,历太子校书郎、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湖南观察使。宝历元年(825)入拜尚书右丞、吏部侍郎。工正、行、草,皆有楷法。朱长文《续书断》把它和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等并列为妙品。► 5篇诗文
  • 杜淹

    杜淹【唐代】

    杜淹(?-628年),字执礼,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人,唐朝宰相,隋河内太守杜征之子。杜淹出身于京兆杜氏,早年曾在隋朝为官,担任御史中丞,后效力于王世充,授为吏部尚书。投降唐朝后,被唐太宗引为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杨文干事件中受到牵连,被流放巂州。唐太宗继位后,杜淹回朝,授御史大夫,封安吉郡公,后以吏部尚书之职参议朝政,成为宰相。贞观二年(628年)病逝,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为襄。► 3篇诗文
  • 上官仪

    上官仪【唐代】

    上官仪(约608~665年1月4日)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陕县)人,生于江都。贞观初,擢进士第,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唐高宗时供职门下省,颇受唐高宗和武则天的赏识。龙朔二年(662年),成为宰相。后来高宗不满武后跋扈,上官仪向高宗建议废后,高宗亦以为然,由上官仪草诏。武后涕泣陈请,事遂中缀,自此武后深恶上官仪。麟德元年(664年),上官仪被诛,家产和人口被抄没,其一子上官庭芝也同时被诛杀。中宗即位后,因上官庭芝女上官婉儿为昭容,对上官仪父子有所追赠,绣像凌烟阁,追封为楚国公。► 21篇诗文
  • 李隆基

    李隆基【唐代】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65篇诗文
  • 沈佺期

    沈佺期【唐代】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人。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175篇诗文
  • 李旦

    李旦【唐代】

    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1]  —716年7月13日),初名李旭轮,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李显同母弟。初封殷王,领冀州大都督。他一生两度登基,二让天下,在位时间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684年―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712年),共在位8年。公元690年让位于母后武则天,被封为皇嗣。公元710年再度即位。公元712年禅位于子李隆基(唐玄宗),称太上皇,居五年去世,享年五十五岁,庙号唐睿宗,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葬于桥陵。► 1篇诗文
  • 任希古

    任希古【唐代】

    任希古,字敬臣,棣州(今山东阳信县)人。唐朝大臣,文学家。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太宗贞观末年(公元650年)前后在世。五岁丧母,哀毁天至,刻志从学。年十六,刺史崔枢欲举秀才,自以学未广,遁去。又三年,卒业,举孝廉。永徽初年,与郭正一、崔融等同为薛元超所荐,授著作局正字。父丧服终,迁秘书郎。虞世南甚器其人,召为弘文馆学士,俄授越王(李贞)府西阁祭酒,许王(李素节)文学。后复为弘文馆学士,终官太子舍人。著有文集十卷传于世,留世诗文仅六篇。► 6篇诗文
  • 莫宣卿

    莫宣卿【唐代】

    莫宣卿(834-868),字仲节,号片玉。谥孝肃。唐朝文宗大和8年(公元834年)农历八月十七日诞生在广东封开县河儿口镇西村(旧称封州文德乡长乐里)。岭南的第一个状元。幼年时他的生父病逝,遂与母亲随继父生活。由于继父的家境较富裕,他得以入学堂读书。相传莫七岁时已学会吟诗写对联,12岁时即参加科举考试并中秀才,被乡人称誉为“神童”。唐大中五年(851),17岁的莫宣卿赴京城参加廷试获中状元,从而成为广东历史上科举考试的第一个状元,并是始隋唐以科举取士以来年龄最小的状元。莫宣卿考取状元后,被任为翰林书院修撰。其后他还乡省亲,因母亲不愿随其北上定居,莫遂上书朝廷请求改委他在南方任职以奉养母亲。唐文宗允准,改委他浙江台州...► 4篇诗文
  • 杨发

    杨发【唐代】

    杨发,字至之,先为同州冯翊人,父遗直始家于苏州。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武宗会昌中前后在世。工于诗。太和四年,(公元八三o年)登进士第。历太常少卿,出为苏州刺史。后为岭南节度,严于治军。军人遂怨起为乱,囚发于邮舍。坐贬婺州刺史,卒于任。发为诗清新浏亮,传世颇多。唐代著名诗人。► 13篇诗文
  • 陈希烈

    陈希烈【唐代】

    陈希烈(?-758年),宋州(今河南商丘)人,唐朝宰相。陈希烈早年因精通道学受到唐玄宗器重,历任秘书少监、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门下侍郎,后兼任崇玄馆大学士,封临颍侯。李适之罢相后,陈希烈被李林甫举荐为宰相,初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升任左相,兼兵部尚书,封颍川郡公,又进封许国公。他任相期间,先后依附李林甫、杨国忠,唯唯诺诺,毫无作为,后罢为太子太师。安史之乱爆发后,陈希烈被俘,并投降叛军,被授为宰相,两京收复后被朝廷赐死。欧阳修、宋祁在编撰《新唐书》时,将其列入《奸臣传》► 3篇诗文
  • 来鹄

    来鹄【唐代】

    来鹄(?-883),即来鹏(《全唐诗》作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鹏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大中(847-860)咸通(860- 874》间,才名籍甚。举进士,屡试落第。乾符五年(878)前后,福建观察使韦岫召入幕府,爱其才,欲纳为婿,未成。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后,鹏避游荆襄。► 30篇诗文
  • 上一页
  • 下一页

诗文分类

唐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写人 古文观止 忧民
爱国 哲理 楚辞
战争 山水 友情
送别 咏物 地名
抒情 秋天 读书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乐府 写景 春天
夏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节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思乡 离别 思念
爱情 励志 闺怨
悼亡 老师 母亲
惜时 婉约 豪放
民谣 桃花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谷雨 龙抬头 立夏

推荐诗文

  • 1. 许旌阳故宅
  • 2. 武则天
  • 3. 次韵颍叟弟耕堂杂兴六首
  • 4. 修觉寺
  • 5. 书事四首
  • 6. 近故魏国夫人卢氏挽歌辞三首
  • 7. 赠杜谘秘校
  • 8. 题取经诗(载《翻译名义集》,云唐义净三藏作)
  • 9. 京口怀古二首
  • 10. 次韵廷秀待制玉蕊
  • 11. 哭日老二首
  • 12. 以庐山三叠泉宁张宗瑞
  • 13. 水调歌头 时杨溪避兵
  • 14. 答僧讷
  • 15. 夜坐读韦苏州集序
  • 16. 悬崖
  • 17. 一位高手
  • 18. 密直杜公作镇于魏天章李公领使于魏明复先生
  • 19. 地球的简历
  • 20. 旅途·1996

推荐诗人

  • 【 唐代 】李白
  • 【 两汉 】司马迁
  • 【 唐代 】韦应物
  • 【 清代 】查慎行
  • 【 宋代 】苏辙
  • 【 唐代 】温庭筠
  • 【 宋代 】卢梅坡
  • 【 清代 】梁启超
  • 【 唐代 】李绅
  • 【 清代 】龚自珍
  • 【 唐代 】卢照邻
  • 【 唐代 】王昌龄
  • 【 唐代 】白居易
  • 【 宋代 】欧阳修
  • 【 清代 】曾国藩
  • 【 宋代 】朱熹
诗词 诗人 名句 奶爸说 KBlog 衡杓律师 潮流搭配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4265号  京ICP备15017188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