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

    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

    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 渭川千亩入秦关,淇澳青青水一湾。

    两地高风来拱向,中间突兀太行山。

  • 山,耸峻,回环。

    沧海上,白云间。

    商老深寻,谢公远攀。

    古岩泉滴滴,幽谷鸟关关。

    树岛西连陇塞,猿声南彻荆蛮。

    世人只向簪裾老,芳草空余麋鹿闲。

  •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

    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

    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

    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