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传言玉女 钱塘元夕

一片风流,今夕与谁同乐。yī piàn fēng liú,jīn xī yŭ shuí tóng lè。

月台花馆,慨尘埃漠漠。yuè tái huā guăn,[kăi,kài] chén āi mò mò。

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háo huá dàng jìn,zhĭ yŏu qīng shān rú luò。

钱塘依旧,潮生潮落。qián táng yī jiù,cháo shēng cháo luò。

万点灯光,羞照舞钿歌箔。wàn diăn dēng guāng,xiū zhào wŭ [diàn,tián] gē bó。

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yù méi xiāo shòu,hèn dōng huáng mìng bó。

昭君泪流,手捻琵琶弦索。zhāo jūn lèi liú,shŏu niăn pí pá xián suŏ。

离愁聊寄,画楼哀角。lí chóu liáo jì,huà lóu āi jiăo。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在南宋词人的词中,临安元宵节是常写的题材之一。但因词人的出发点不同,所表达的意象也不尽一样。或粉饰太平。或无病呻吟。但汪元量此词从元宵节的今昔对比,从中寄托了对国家兴亡的伤感之情。一片风流,今夕与谁同乐?眼前依然一派繁华景象,但跟谁一起分享呢 ?元兵指日南下,大兵压境,人心惶惶 ,苦中作乐,苦何以堪 ?。“月台”二句,描述在月光下,花丛中,台馆依旧林立,但已弥漫敌骑的漫漫的尘埃。“豪华”二句,谓昔日繁华尽逝,只有青山如旧。唐朝许浑《金陵怀古》有诗“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豪华”指元宵节的繁华已逝喻指宋朝昔日的整个太平景象已荡然无存。“ 钱塘”两句,谓钱塘江潮涨潮落仍象从前,似怨江潮无情,不解人间兴衰,与杜牧诗:“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异曲同工。其后汪元量南归,被俘同难的宫嫔们赋诗相赠,其中林顺德《送水云归吴》诗云:“归舟夜泊西兴渡,坐看潮来又潮去。”借汪词送汪,别有一番深意。 “万点灯光”,几句 ,笔锋一转,由室外之景转写室内。分别从灯光、玉梅、昭君三层落笔。元宵节又称灯节,往日火树银花 ,灯光锦簇。“羞”字用得好,谓“灯光”也以神州陆沉而权贵们仍沉溺歌舞为羞 。“灯光”反衬亡国人的视角和心境 。感觉“羞”的不是物,而是人,即作为观照者的词人自己。珠光宝气与万点灯火交相辉映,愈丽愈“羞”,良辰美景,风光不在 。“玉梅”两句,梅花凋残,春光不久。东皇 ,指春神。苏轼《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 》中讲:“月地云阶漫一樽,玉奴终不负东昏。”《南史·王茂传》记载,王茂助梁武帝攻占建康 ,“时东昏(齐明帝,被梁废为东昏侯)妃潘玉儿有国色,⋯⋯帝乃出之。军主田安启求为妇,玉儿泣曰:‘昔者见遇时主,今岂下匹非类 。死而后已,义不受辱。’及见缢,洁美如玉 。”苏轼在诗中即以玉儿类比梅花,极言其洁白、坚贞。汪词“玉梅”句,用来暗寓宋朝后妃当此国运将终之时,命运坎坷,怨恨至极。“昭君”两句,应当系喻指宫嫔。汪元量当时所作《北师驻皋亭山》曾有句讲 :“若议和亲休练卒,婵娟剩遣嫁呼韩 。”汪元量后作诗《幽州秋日听王昭仪琴 》,也有“雪深沙碛王嫱怨 ,月满关山蔡琰悲”之句 ,比喻被俘的王昭仪 ;共同赴难的宫嫔郑惠真《送水云归吴》诗,亦以“琵琶拨尽昭君泣,芦叶吹残蔡琰啼 ”自喻。弦索,指乐器上的弦 ,泛指弦乐器,这里即指琵琶。从后妃(玉梅)到宫嫔(昭君),都有末日将至之感。“离愁卿寄,画楼哀角”则总括后妃、宫嫔,也包括作者自己。腹有满腔离宫之愁,只能寄托在戍楼传来的号角声中以“画”修饰戍楼,用华辞反衬;以“哀”形容角声,相反相成。幽咽角声,恰如为宋王朝奏起了挽歌。元宵佳节而以“哀角”作结,是伤心人的心声。1235 年,蒙古南侵 。1275 年,元军三路逼近临安。次年二月,宋朝投降 。帝后被北迁元都。汪元量时值为宫廷乐师,也同时随行。这首词作为元兵临于城下之时,在其词中也可以看出有一种大厦将倾前夕的危机感。

诗人简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535篇诗文

诗文推荐

玉女开金殿,金公锁玉关。

真清真净养胎仙。

云透坎离间。

贪看灵光上下。

忘了之乎也者。

神珠吐出九般霞。

跨鹤赴仙家。

玉性金真,人人皆可化。

玉液金丹,频频迎迓。

玉兔金乌,光光相次亚。

照玉阑干,种玉芽。

玉蕊金茎,长长生不谢。

玉女金童,常常看舍。

玉锁金匙,六门开阐下。

赏玉堂春,对玉花。

之调水符欺谩久成俗,关市有契繻。

谁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

古人辨淄渑,皎若鹤与凫。

吾今既谢此,但视符有无。

常恐汲水人,智出符之余。

多防竟无及,弃置为长吁。

洁眼朝上清,绿景开紫霞。

皇皇紫微君,左右皆灵娥。

曼声流睇,和清歌些;

至阳无谖,其乐多些;

旌盖飒沓,箫鼓和些;

金凤玉麟,郁骈罗些;

反风名香,香气遐些;

琼田瑶草,寿无涯些;

君著玉衣,升玉车些;

欲降琼宫,玉女家些;

其桃千年,始著花些。

萧寥天清而灭云,目琼琼兮情感。

珮随香兮夜闻,肃肃兮愔愔。

启天和兮洞灵心,和为丹兮云为马。

君乘之觞于瑶池之上兮,三光罗列而在下。

无相容光。

莫放飘?。

散玄珠、宝颗真祥。

随情流转,定落空亡。

更道难成,功难就,业难当。

处志精诚,把握阴阳。

遍灵宫、宝殿行香。

金童作对,玉女成行。

得五门开,双关透,出昆冈。

涪右金华宅,上有蔚蓝天。

当年玉女何事,未摆世间缘,要把平夷心事,散作吉祥种子,春暖玉生烟。

回首生处所,更欲与周旋。

自归来,生处所,已三年。

山头白鹤候我,应讶久留连。

已作秋风归梦,忽递春风消息,吹我著泸川。

安得且归去,绵上饱耕眠。

玉女扫天净,雍观掠江宽。

问君何事底急,夜半挟舟还。

三岛眠龙惊觉,万顷明琼碾破,凉月照东南。

碧气正吞吐,满挹漱膺肝。

烟蓬上,乘云象,嗷天关。

人间已梦,我独危坐玩漫汗。

螭殿黄昏未锁,鹤氅翩跹蜚下,共吸酒壶乾。

兴罢吹笙去,风露五更寒。

访衡山之顶,雪鸿渺渺,湘江之上,梅竹娟娟。

寄语波臣,传言鸥鹭,稳护渠侬书画船。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不曾杀生,了无忌讳。

传言送语当风流,拈得口兮失却鼻。

.湖口人李正臣蓄异石九峰,玲珑宛转,若窗棂然。

余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为偶,方南迁未暇也。

名之曰壶中九华,且以诗识之。

我家岷蜀最高峰?,一作清溪电转失云峰。

?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一作石泉影落涓涓滴。

?玉女窗明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小?一作碧?玲珑。

三更里,月正圆。

笙歌消夜天。

金童喜,玉女欢。

凡间不一般。

长生酒,醉不颠。

饮了还少年。

曲江上,望悬悬。

酣买不用钱。

妙言玉质金相,学问日月悠长。

良贾故要深藏,屈体下心堂堂,灰头土面辉光。

雨声深院里,歌扇小楼中。

当时飞燕马上,妖艳为谁容。

娇颤须扶未稳,腰褭轻笼小驻,玉女最愁峰。

掠鬓过车骤,回首意冲冲。

宝钗斜,云鬓乱,几曾逢。

谁知去三步远,此痛与君同。

玉箸残妆谁见,獭髓轻痕妙补,粉黛不须浓。

重见为低诉,余恨更匆匆。

金贴鼓腰,绣妆檐额,吾宗自昔豪奢。

椒馨兰馥,烟雾霭横斜。

吹管聒天今夜,香风度、罗绮光华。

看双美,郎君俊秀,玉女更宜家。

繁华。

歌宴处,金盘撒果,银烛烧花。

任芙蓉帐掩,翡翠屏遮。

更看名传桂籍,蓬瀛近、隐泛仙槎。

归来去,双亲绿鬓,相对饮流霞。

玉女瑶仙佩玉瓢。

芰荷香里弄风飙。

西江月内采芝苗。

九转功成长寿乐,三田宝结恣逍遥。

迎仙客去上清霄。

龟台金母。

绀发芳容超敻古。

绛节霓旌。

青鸟传言若可凭。

瑶池罢宴。

零落碧桃香片片。

八骏西巡。

更有何人继后尘。

问政山头景气嘉。

仙家绿酒荐菖芽。

仙郎玉女共乘槎。

学士文章舒锦绣,夫人冠帔烂云霞。

寿香来是道人家。

敢渡清潭百尺皎无泥,山木阴阴谷鸟啼。

蜀客曾游明月峡,秦人今在武陵溪。

独攀书室窥岩窦,还访仙姝款石闺。

犹有爱山心未至,不将双脚踏飞梯。

孔盖D74B旌,月佩云裳,人间女仙。

问韶光九十,何如今待,明朝最处,好是明年。

戏舞称觞,一堂家庆,眼见儿孙曾又玄。

奇绝处,看菱花白发,不改朱颜。

当年。

手种红莲。

笑几度桑田沧海干。

想蟾胎炼就,紫皇灵药,龙髯飞堕,玉女云軿。

青鸟重来,红霞俨在,一曲云和犹未闲。

羞尘世,把蛾眉蝉鬓,空为谁妍。

孔盖霓旌,月佩云裳,人间女仙。

问韶光九十,何如今待,明朝最处,好是明年。

戏舞称觞,一堂家庆,眼见儿孙曾又玄。

奇绝处,看菱花白发,不改朱颜。

当年。

手种红莲。

笑几度桑田沧海乾。

想蟾胎炼就,紫皇灵药,龙髯飞坠,玉女云軿。

青鸟重来,红霞俨在,一曲云和犹未闲。

羞尘世,把蛾眉蝉鬓,空为谁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