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宜春台

谪官谁住小蓬莱,唯有宜春有古台。zhé guān shuí zhù xiăo péng lái,wéi yŏu yí chūn yŏu gŭ tái。

千里待看毫末去,万家攒作画图来。qiān lĭ dài kàn háo mò qù,wàn jiā [zăn,cuán] zuò huà tú lái。

云中罗绮香风落,月底笙歌醉梦回。yún zhōng luó qĭ xiāng fēng luò,yuè dĭ shēng gē zuì mèng huí。

莫怪江山苦相助,骚人没后得真才。mò guài jiāng shān kŭ xiāng zhù,sāo rén mò hòu dé zhēn cái。

诗人简介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341篇诗文

诗文推荐

井梧叶叶秋风晚。

东篱点点金钱满。

开急为重阳。

日烘深院香。

幽姿无众草。

莫恨生非早。

嚼蕊傍池台。

寿公桑落杯。

相承五运,取法三才。

大礼爰展,率土咸来。

卿云秘室,甘泉宝台。

象樽初酌,受福不回。

爱日新添春一线,化工先到寒梅。

不随桃李傍熙台。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姑射仙人标格韵,凝墙粉谢香腮。

数家清弄笛声衰。

愁人不怨听,自向枕边来。

还比蒲桃天上植。

稚柳阴中,蜀锦开如织。

万岁藤边娇五色。

宜春馆里香寻觅。

七十二行鲜的的。

岁岁如今,早趁薰风摘。

金掌露浓堪爱惜。

龙涎华润凝光碧。

控沧江。

排青嶂,燕台凉。

驻彩仗、乐未渠央。

岩花磴蔓,妒千门、珠翠倚新妆。

舞闲歌悄,恨风流、不管余香。

繁华梦,惊俄顷,佳丽地,指苍茫。

寄一笑、何与兴亡。

时船载酒,赖使君、相对两胡床。

缓调清管,更为侬、三弄斜阳。

草荒留客院,泥卧喂生台。

(《游废寺》。

以下见《海录碎事》)碧碎鸳鸯瓦,香埋菡萏垆。

初日晖晖上彩旄。

金鞍俯鞚尘开处,银镝离弦中处声。

(《猎》)。

昨日鸿毛万钧重,今朝山岳一朝轻。

(《旧唐书》本传:王铎作相,逢有诗云云,铎怨之)

俱登瀛馆,俱还洛社,各自健如黄犊。

不消外监与留台,也不要、嵩山崇福。

我如原父,君如贡父,且把汉书重读。

韩公当局等闲过,又看到、温公当局。

客星谪下桐江湄,傲睨烟雨何年归。

空遗清气满林壑,草木不受春风肥。

我来维舟奠椒醑,薜荔祠荒泣山鬼。

乱峰欲雪江气严,老蜃吹云日色死。

白水真水御绛衣。

勋臣四七攀鳞飞。

冥鸿遐举不可致,天地浩荡容渔矶。

季年熏貂成党狱,阿瞒朵鼎终瑟缩。

东都节义何为高,七尺之台一竿竹。

昨朝晴,今朝雨。

渺莽遽如许。

厌听儿童,总是涨江语。

是谁力挽天河,误他仙客,并失却、乘槎来路。

断肠苦。

翦烛深夜巴山,酒醒听如故。

勃窣荷衣,堕泪少干土。

从初错铸鸱夷,不如归去,到今此、欲归何处。

古之诸侯公侯伯,今之诸侯二千石。

建邦作郡事不同,后车皆当载宾客。

钓鱼吕望朝弃竿,饭牛宁越夜辞轭。

云龙风虎机会偶,赫奕功名垂竹帛。

原尝春陵四公子,珠履三千分鼎食。

冯欢市义薄聚敛,毛遂歃盟却强敌。

梁王兔园礼词人,相如之赋枚乘七。

平津更有翘材馆,大开东阁英彦集。

徒步常何起马周,落河房琯任刘秩。

严郑公延杜子美,郭汾阳遇李太白。

朱门若止藏歌舞,无一措大研文墨。

不知稼穑友朋阙,傥非痴物亦俗物。

临川太守千骑行,谁董琴瑟护书册。

吾子从之大江西,训诱诸郎据师席。

王介甫之学误人国家,陆子静之学杂彼禅佛。

四海公论有如此,读书岂可无拣择。

若夫拟岘台登临而赋诗,不妨寄我清江纸一疋。

君不见曼卿子美真奇才,久已零落埋黄埃。

子美生穷死愈贵,残章断◇如琼瑰。

曼卿醉题红粉壁,壁粉已剥昏烟煤。

河倾昆仑势曲折,雪压太华高崔嵬。

自从二子相继没,山川气象皆低摧。

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识哉。

宣州诗翁饿欲死,黄鹄折翼鸣声哀。

有时得饱好言语,似听高唱倾金罍。

二子虽死此翁在,老手尚能工翦裁。

奈何不寄反示我,如弃正论求俳诙。

嗟我今衰不复昔,空能把卷阖且开。

百年干戈流战血,一国歌舞今荒台。

当时百物尽精好,往往遗弃沦蒿莱。

君从何处得此纸,纯坚莹腻卷百枚。

官曹职事喜闲暇,台阁唱和相追陪。

文章自古世不之,间出安知无後来。

子盍观夫,商丘之木,有樗不才。

纵斧斤脾睨,何妨雪立,风烟傲兀,怎问春回。

老子似之,倦游久矣,归晒渔箬羹芋魁。

村锄外,闻韭今有子,芥已生台。

天于我辈悠哉。

纵作赋问天天亦猜。

且醉无何有,酒徒陶陆,与二三子,诗友陈雷。

正尔眠云,阿谁敲月,不是我曹不肯来。

君且住,怕口生荆棘,胸有尘埃。

机轮曾未转,转必两头走。

明镜忽临台,当下分妍丑。

妍丑分兮迷云开,慈门何处生尘埃。

因思良马窥鞭影,千里追风唤得回。

唤得回,鸣指三下。

东风冷落旧梅台。

犹喜山花拂面开。

绀色梁衣春意静,水沈熏骨晚风来。

柔条不学丁香结,矮树仍参茉莉栽。

安得方盆载幽植,道人随处作香材。

触目庭台,当岁晚凋残,恁时方见。

琼英细蕊,似美玉碾就,轻冰裁翦。

暗想蜂蝶不知,有清香为援。

深疑是,傅粉酡颜,何殊寿阳妆面。

惟恐易落难留,仗何人巧把,名词褒羡。

狂风横雨,枉堕落、细蕊纷纷千片。

异日结实成阴,托称殊非浅。

调鼎鼐,试作和羹,佳名方显。

高齐校雠谁作图,一时紬书亦名儒。

纲罗卷轴三千余,欲儒非真类迂愚。

雌黄是正定不抚,虚文末学徒区区。

岂识治道通唐虞,语言从高馆希石渠。

后来御览嗟何书,修文偃武事益诬。

转头来函城已丘墟,峨冠广袖长眉须。

丹书写此犹不渝,高鬟侍女曳红裾。

两骓帕鞍立奚奴,罢琴涉笔倾酒壶。

兰台供拟信乐欤,不知画手安用摹。

无乃逞巧聊自娱,千年视之一欷嘘。

君不见文皇学士十八人,谋猷事业皆功臣。

瀛洲旧图应更真,诸君寻观为拂尘。

容台讲礼,禖宫立祠。

司分屈后,带刊陈闰。

嘉祥萃止,灵驭来思。

皇支蕃衍,永固邦基。

星闱上笏金章贵。

重委外台疏近侍。

百常天阁旧通班,九岁国储新上计。

太仓日富中邦最。

宣室夜思前席对。

归心怡悦酒肠宽,不泛千锺应不醉。

凝霜冬十月。

杀盛凉飚衰。

原泽旷千里。

腾骑纷往来。

平罝望烟合。

烈火从风回。

殪兽华容浦。

张乐荆山台。

虞人昔有谕。

明明提戒哉。

魏主用死力,构彼铜雀台。

当时台上瓦,百澄为一坯。

烧成比坚玉,翠甲横崔嵬。

西陵既归后,此地日以摧。

后历曲午朝,群雄力相豗。

兹台既已倾,此瓦只自堆。

岁久岸谷变,埋没深蒿莱。

初谁得耕人,刳之研松煤。

其于是密且润,端歙真可咍。

彦升所有者,一一皆珍材。

自言欲购时,经岁无一枚。

琴纹与锡花,此乃如琼瑰。

前日秘阁下,重匣手自开。

示我者佳绝,恰用一朴裁。

形模甚古野,用可资怪魁。

归来作诗乞,愿致无迟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