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复答唐公并呈鲁直成季明略

穷邦无以餬吾口,岁岁荒山收橡斗。qióng bāng wú yĭ [hú,hū,hù] wú kŏu,suì suì huāng shān shōu xiàng dòu。

商歌白石不胜寒,非为荆州三往还。shāng gē bái shí bù shèng hán,fēi wèi jīng zhōu sān wăng huán。

天下无人知我意,得君相合一言间。tiān xià wú rén zhī wŏ yì,dé jūn xiàng hé yī yán jiān。

三书丞相何烦上,再见客卿宁用赏。sān shū chéng xiàng hé fán shàng,zài jiàn kè qīng nìng yòng shăng。

愿闻关中季布名,何得此声梁楚城。yuàn wén guān zhōng jì bù míng,hé dé cĭ shēng liáng chŭ chéng。

论心四子谁许我,百金一诺兹为荣。lùn xīn sì zĭ shuí xŭ wŏ,băi jīn yī nuò zī wèi róng。

唐公才非今世士,不见圣人见君子。táng gōng cái fēi jīn shì shì,bù jiàn shèng rén jiàn jūn zĭ。

我今正似逃虚空,闻人跫然已心喜。wŏ jīn zhèng sì táo xū kōng,wén rén qióng rán yĭ xīn xĭ。

君不见玉川月蚀诗律难,不独虾蟆遭骂弹。jūn bù jiàn yù chuān yuè shí shī lǜ nán,bù dú [xiā,há] [má,ma] zāo mà dàn。

凭陵百怪付公等,青天蜀道宁容攀。píng líng băi guài fù gōng dĕng,qīng tiān shŭ dào nìng róng pān。

它时邹湛名亦好,常在我知因岘山。tā shí zōu zhàn míng yì hăo,cháng zài wŏ zhī yīn xiàn shān。

诗人简介

晁补之(1053—1110年),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 787篇诗文

诗文推荐

唐世碑犹在,高丽鼓半穿。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木平搬土,石霜泥壁。

范山断足,仰山作息。

澄翠门下,朝朝入室。

如上所供,并皆诣实。

春寒欲尽复未尽,二十四番花信风。

一新一旧,跳出窠臼。

一出一入,胡饼里呷汁。

一擒一纵,开眼作梦。

一照一用,鳝鱼走入麻油翁。

酒醒。

梦才觉,小阁香炭成煤,洞户银蟾移影。

人寂静。

夜永清寒,翠瓦霜凝。

疏帘风动,漏声隐隐,飘来转愁听。

怎向心绪,近日厌厌长似病。

凤楼咫尺,佳期杳无定。

展转无眠,粲枕冰冷。

香虬烟断,是谁与把重衾整。

此心如江水,日夜东复东。

不惟爱吾庐,顾瞻几临风。

向来御史驄。

在我何得失,人自分悴丰。

默默而坐,佛祖勘破。

水冷鱼潜,天空鸟过。

半夜失却牛,平明拾得火。

乍卷乍舒兮,无可不可。

应机不妙,展事难谐。

检点将来,弄巧成拙。

晓日浓阴,冷云遮断山无数。

雁飞筝柱。

都向愁边去。

帘影沈沈,一缕芳香度。

深庭户。

且寻欢聚。

雪意还成雨。

金石具举,典礼茂明。

淑慎其止,遹观厥成。

瑶琚微动,同替翼行。

行光娥极,德迈嫔京。

无心游此国,有心复宋国。

有心无心中,通天路头活。

拄杖头边胱日月。

体之湛存,潮缩海门。

用之亡痕,春入华根。

光明射珊瑚之魂,波澜派崑崙之源。

影动非幡,声扬度垣。

旋作池来分剡曲,略教花处似苏堤。

净而纯中无一尘,纯而净中有万应。

眼睛明,鼻孔正。

更将折筋搅沧溟,令彼龙鱼知水为命。

荣光休气天为瑞。

道祖当天传宝裔。

千年昌运此时逢,四海欢声今日沸。

蒙蒙香雾沾衣腻。

漠漠轻寒梅柳细。

封人长有祝尧心,从此年年并岁岁。

消息一年传一度。

万岁枝香,总是留春处。

曾倚东风娇不语。

玉阶霞袂飘飘举。

蓬莱清浅红云路。

结子新成,要荐金盘去。

一实三千须记取。

东朝宴罢回青羽。

一时诗有思,何待苦吟成。

老易惟难健,贫多但少清。

藏书终不卖,耽酒别无营。

十六年林下,休官万事轻

岁寒之容,高岩雪松。

清白之胸,冷月霜钟。

种田博饭,地藏之春农;

明镜非台,黄梅之夜舂。

百草头上闲和尚,而今何处不相逢。

默默而游,月冷天秋。

靡靡而周,云行水流。

身心无畔岸,机用有锥钩。

诸尘三昧纵横句,分付之人拄杖头。

之调水符欺谩久成俗,关市有契繻。

谁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

古人辨淄渑,皎若鹤与凫。

吾今既谢此,但视符有无。

常恐汲水人,智出符之余。

多防竟无及,弃置为长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