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送康彦博文夫吉州教长句二十韵

庙廊谒贤饭吐哺,留子翰林不肯住。miào láng yè xián fàn tŭ bŭ,liú zĭ hàn lín bù kĕn zhù。

阎公大学今儒宗,邀子同宿玉堂雾。yán gōng dà xué jīn rú zōng,yāo zĭ tóng sù yù táng wù。

曰我天南有严亲,滫瀡旨甘奉朝暮。yuē wŏ tiān nán yŏu yán qīn,xiŭ suĭ zhĭ gān fèng zhāo mù。

得一泮永广文官,匹马扁舟遂南渡。dé yī pàn yŏng guăng wén guān,pĭ mă piān zhōu [suì,suí] nán dù。

未爱红药当阶翻,但忆芝山携酒句。wèi ài hóng yào dāng jiē fān,dàn yì zhī shān xié jiŭ jù。

江东自鄱溯江西,郡曰青原洲白鹭。jiāng dōng zì pó sù jiāng xī,jùn yuē qīng yuán zhōu bái lù。

欧阳文逮周益公,诚斋诗传杨长孺。ōu yáng wén [dài,dăi] zhōu yì gōng,chéng zhāi shī [chuán,zhuàn] yáng cháng [rú,rù]。

比户弦诵家书灯,子往为师异瓜戍。bĭ hù xián sòng jiā shū dēng,zĭ wăng wèi shī yì guā shù。

人才炉冶入老手,镆铘干将由我铸。rén cái lú yĕ rù lăo shŏu,mò yé gān jiāng yóu wŏ zhù。

即今场屋已无用,五言省题八韵赋。jí jīn chăng wū yĭ wú yòng,wŭ yán [shĕng,xĭng] tí bā yùn fù。

人心天理不可磨,秉彝物则常如故。rén xīn tiān lĭ bù kĕ [mó,mò],bĭng yí wù zé cháng rú gù。

五天竺国身出神,三蓬莱山臂生羽。wŭ tiān zhú guó shēn chū shén,sān péng lái shān [bei,bì,bèi] shēng yŭ。

缁黄引之入迷途,残魄零魂应悔误。zī huáng yĭn zhī rù mí tú,cán pò líng hún yīng huĭ wù。

昌黎原道孟七篇,除蚘剔鱼蠹。chāng lí yuán dào mèng qī piān,chú huí tī yú dù。

子当以此据皋比,正正邪邪明举错。zĭ dāng yĭ cĭ [jù,jū] gāo bĭ,zhèng zhèng xié xié míng jŭ cuò。

本根树立谨心术,节目设张行法度。bĕn gēn shù lì jĭn xīn [shù,zhú],jié mù shè zhāng xíng fă dù。

子曾精读万卷书,子又远游万里路。zĭ céng jīng dú wàn juăn shū,zĭ yòu yuăn yóu wàn lĭ lù。

诸生北面孰不服,穷理尽性摆传注。zhū shēng bĕi miàn shú bù fú,qióng lĭ jìn xìng băi [chuán,zhuàn] zhù。

天民先觉敢自许,作成后进定无数。tiān mín xiān jué găn zì xŭ,zuò chéng hòu jìn dìng wú shù。

诗人简介

方回(1227年至1307年),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面见}颜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2636篇诗文

诗文推荐

烟漠漠。

醉里看春都错。

过了清明迟一著。

牡丹重约摸。

晓日渐明檐角。

天与芳辰难却。

驻得韶华元有药。

桃源谁共约。

毫末非轻,丘山非重。

按佛祖云头,穿衲僧鼻孔,剖破方知无罅缝。

春寒欲尽复未尽,二十四番花信风。

虎憎鸡嘴,闻者畏之。

后人衡鉴不高,唤作二俱弄险。

此心如江水,日夜东复东。

不惟爱吾庐,顾瞻几临风。

向来御史驄。

在我何得失,人自分悴丰。

云门一曲,腊月二十五。

惊起陕府铁牛,撞倒石霜角虎。

时节既相当,因缘难莽卤。

入门一句,宾主历然。

不劳弹指,天宽地宽。

壶中消息异人间。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倒栽石上无根树,枝叶通身一夜萌。

情尘未脱,有眼如盲。

天悠悠,云悠悠。

辊底浪花翻雪,竞龙舟。

无心游此国,有心复宋国。

有心无心中,通天路头活。

拄杖头边胱日月。

此大武者,二十八蹄。

茂树之下,丰草萋萋。

牧童且嬉,夕阳未西。

何如桃林,归去来兮。

新符旧历。

交割新年余七日。

谁识春华。

元住东川太守家。

一年一曲。

拟尽形容无可祝。

愿似庭梅。

长向春风伴斗魁。

东望故山高,秋归值小舠.怀中陆绩橘,江上伍员涛。

好去宁鸡口,加餐及蟹螯。

知君思无倦,为我续离骚。

释迦掩室於摩竭,因甚坐在者里。

炷拜勤渠,齐之以礼。

煌煌茂英,不根而生。

蒲茸夺色,铜池著名。

晨敷表异,三秀分荣。

书于瑞典,光我文明。

东堂西畔有池塘。

使君扉几明窗。

日西人吏散东廊。

蒲苇送轻凉。

翠管细通岩溜,小峰重叠山光。

近池催置琵琶床。

衣带水风香。

山之高,水之深,非古亦非今。

老胡打失一只履,葱岭那边无处寻。

钦惟合宫,承神至奠。

祗武专精,俨然若存。

奠兹嘉阳,茝兰其芬。

发祉隤祥,以子以孙。

说禅说道易,成佛作祖难,突出门前大案山。

成佛作祖易,说禅说道难,南海波斯念八还。

也不难,也不易,衲僧敲处辽天鼻。

长长出不得,短短出不得。

四大海不宽,藉丝穷不窄。

非耳目之所到,非心意之所及。

自西自东,自南自北。

落霞与孤鹜刘飞,秋水共长天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