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送术明居士燕道觉归东林

君不见钱塘西湖三贤堂,林苏宋人白傅唐。jūn bù jiàn qián táng xī hú sān xián táng,lín sū sòng rén bái fù táng。

三贤生本不相识,死乃异代同烝尝。sān xián shēng bĕn bù xiāng shí,sĭ năi yì dài tóng zhēng cháng。

又不见吴江垂虹三高祠,鸱夷一舸浮西施。yòu bù jiàn wú jiāng chuí hóng sān gāo cí,chī yí yī gĕ fú xī shī。

天随陆子玄真子,求志逃名非一时。tiān suí lù zĭ xuán zhēn zĭ,qiú zhì táo míng fēi yī shí。

何似庐山东林三大老,生偶同时不同道。hé sì lú shān dōng lín sān dà lăo,shēng ŏu tóng shí bù tóng dào。

道若不同同中心,香炉峰下足幽讨。dào ruò bù tóng tóng zhōng xīn,xiāng lú fēng xià zú yōu tăo。

雁门法师禅非禅,虎溪道士仙非仙。yàn mén fă shī chán fēi chán,hŭ xī dào shì xiān fēi xiān。

栗里先生醉非醉,三方寸地通一天。lì lĭ xiān shēng zuì fēi zuì,sān fāng cùn dì tōng yī tiān。

妥灵犹想当时笑,鼎立宇宙胆相照。tuŏ líng yóu xiăng dāng shí xiào,dĭng lì yŭ zhòu dăn xiāng zhào。

借问此笑笑者何,别有丹青不传妙。jiè wèn cĭ xiào xiào zhĕ hé,bié yŏu dān qīng bù [chuán,zhuàn] miào。

述明弃官归东林,玉帝降敕荣冠簪。shù míng qì guān guī dōng lín,yù dì [jiàng,xiáng] chì róng guān zān。

羽衣似与儒释异,所不异者胸中心。yŭ yī sì yŭ rú shì yì,suŏ bù yì zhĕ xiōng zhōng xīn。

我谓不须较同异,亦勿强求笑中意。wŏ wèi bù xū jiào tóng yì,yì wù qiáng qiú xiào zhōng yì。

天下至今知几晋法当忘言,祖述渊明醉还醉。tiān xià zhì jīn zhī jĭ jìn fă dāng wàng yán,zŭ shù yuān míng zuì huán zuì。

诗人简介

方回(1227年至1307年),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面见}颜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2636篇诗文

诗文推荐

外功外行,作福因由。

不如身内真修。

调养真铅真汞,上下交流。

山前金龙嬉戏,大海中、玉虎遨游。

便警动,这无形无影,婴姹绸缪。

走上灵台对舞,更不须启口,恣意歌讴。

烂饮刀圭醉卧,宝藏琼楼。

结成胎仙踊跃,引青鸾、稳驾神舟。

归蓬岛,有金童邀赴瀛洲。

生民以来,道莫兴京。

温良恭敛,惟神惟明。

我洁尊疊,陈兹芹藻。

言升言旋,式崇斯教。

冠盖盛西京,当年相府荣。

曾陪鹿鸣宴,◇识洛阳生。

共叹长沙◇,空存许劭评。

堪嗟桃李树,何日见阴成。

无言屈指也。

算年年底事,长为旅也。

凄惶受尽也。

把良辰美景,总成虚也。

自嗟叹也。

这情怀、如何诉也。

谩愁明怕暗,单栖独宿,怎生禁也。

闲也。

有时临镜,渐觉形容,日销减也。

光阴换也。

空辜负、少年也。

念仙源深处,暖香小院,赢得群花怨也。

是亏他见了,多教骂几句也。

萧萧木叶下西山,便觉莼兴不闲。

莫踏长虹千尺去,孤帆正在暮云间。

煌煌道宫,肃肃太清。

礼光尊祖,乐备充庭。

罄竭诚至,希夷降灵。

云凝翠盖,风焰红旌。

众真以从,九奏初迎。

永惟休祐,是锡和平。

觉天无云,性海无风。

玉轮蘸影,金浪翻空。

非惟观世音,我亦游其中。

狻猊对立香烟度,鸑鷟交飞组绣明。

大智洞明,大道坦平。

生铁面具,不近人情。

云峰日朗,雪谷雷鸣。

激起曝腮焦尾,同跃天庭。

至德同自然。

裁成侔玄造。

珍祥委天贶。

灵物开地宝。

窈窕降青琴。

参差就朱草。

万椟之衬,一絇之丝。

妥之诵之,谁为此施。

归之后神,神日何为。

不宰之功,荡然四垂。

天得一以清,元正启祚。

地得一以宁,万物咸新。

且道衲僧得,一合作麽生。

太平歌有道,和气笑迎春。

半世行天下,同心寡友生。

故人今又去,此意向谁倾。

白发三更语,青灯一点明,看渠还玉署。

老我正归耕。

长安唯白石,与我最相关。

每到难逢面,翻思懒下山,欲归愁路远,小往待君还。

尽日看幽桂,无人似我闲。

此门深固幽远,无人能到。

如能到,脚头脚底长安道。

凉月如冰,素涛翻雪,人世依约三更。

扁舟乘兴,莫计水云程。

忽到一洲奇绝,花无数、多不知名。

浑疑是,芙蓉城里,又似牡丹坪。

蓬莱,应不远,天风海浪,满目凄清。

更一声铁笛,石裂龙惊。

回顾尘寰局促,挥袂去、散发骑鲸。

蘧蘧觉,元来是梦,钟动野鸡鸣。

汉皇昔事西南夷,萧然兵甲开罗施。

至今杀气满崖谷,苦雾四塞阴风吹。

十日九日不见日,见日犹应朝饭毕。

鬼心鬼面相构争,跳险缘危如鸟疾。

将军有手能接猱,腰间?鹈声嗷嗷。

三年伐尽邛山竹,蜀贾四出声名高,悬知眼中无若曹。

诗自茶山后,如公世所稀。

特来参活字,应肯授玄机。

寒涧孤松老,秋云独鹤飞。

台山千万丈。

望望未能归。

当时学舞钧天部。

惊鸿吹下江湖去。

家住百花桥。

何郎偏与娇。

杏梁尘拂面。

牙板闻莺燕。

劝客玉梨花。

月侵钗燕斜。

孰见西明画锦妆。

景非常。

烟波柳岸映斜阳。

水云乡。

咫尺家山人不到,好风光。

步虚升入碧云房。

洞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