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南村北鹁鸪声,水刺新秧漫漫平。
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
鹁鸪:鸟名,即鹁鸠。
刺:这里是浇灌、流注的意思。
漫漫平:秧田灌满水。
诗人在中年时期到处奔走,想为抗金报国贡献力量,但一再遭到挫折,被迫回到故乡。这首诗写在孝宗淳熙八年(1181)春天,描写自己向邻舍父老学习种田,过农村生活。诗中含有不忘国家大事的意思。
村子周围到处都是斑鸠的咕咕啼叫声,田里的水上涨逼近漫过刚刚长出的'秧苗。
我曾经走遍天涯海角,跋涉过千万里遥远的路程;到最后却回到家乡来,向邻居的叔伯们学习如何春耕播种。
春鸟蹄鸣,催人忙禾,水冷秧新苗幼芽嫩,一派春色。“行遍”句宕开笔调,突出末句邻父的善良。陆游一生关心国家,渴望搏杀疆场,收复失地,报国无门才回归田园,因此,享受乡村美景,过着“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种瓜”。“却从邻父学春耕”的闲适生活,并非诗人本意,而实属无奈,《小园》之四表现就很明显:“少年壮气吞残虏,晚觉丘樊乐事多。骏马宝刀俱一梦,夕阳闲和《饭牛歌》。”这与辛弃疾“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同一情调,我们读陆游的《小园》不能忽略这一点。,“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便并非闲适、豁达、历尽沧桑后的返归澹然,而是不忿与委屈。
诗人在中年时期到处奔走,想为抗金报国贡献力量, 但一再遭到挫折,被迫回到故乡。这首诗写在孝宗淳熙八年(1181) 春天,描写自己向邻舍父老学习种田, 过农村生活。诗中含有不忘国家大事的意思。
“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这两句诗也可用来形容一个人看透世事后的返朴归真的心境。
外湖北岭云多,小园暗碧莺啼处。
朝回胜赏,墨池香润,吟船系雨。
霓节千妃,锦帆一箭,携将春去。
算归期未卜,青烟散后,春城咏、飞花句。
黄鹤楼头月午。
奏玉龙、江梅解舞。
薰风紫禁,严更清梦,思怀几许。
秋水生时,赋情还在,南屏别墅。
看章台走马,长堤种取,柔丝千树。
物盛还衰,眼看春叶秋萁。
贵贱交情,翟公门外人稀。
酒酣耳热,又何须、幽愤裁诗。
茂林修竹,小园曲迳疏篱。
秋以为期。
西风黄菊开时。
拄杖敲门,从他颠倒裳衣。
去年堪笑,醉题诗、醒后方知。
而今东望,心随去鸟先飞。
吾闻县官渔海鱼不出,捐以予民鱼乃复。
天之生物岂无意,殆欲怜贫补不足。
吾家元无二顷田,卒岁何人分半菽。
小园自幸有馀地,背负经书力锄斸。
年来种植类橐驼,随手高低便新绿。
魁然反芋塞区肥,无数桃梅压枝熟。
既收弄暖开须麦,又摘多穰过拳粟。
虽无蓄积累瓶盎,采摄犹能饫肠腹。
天於此圃非偶然,坐作山居野人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