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已作风前舞。
又送黄昏雨。
晓来庭院半残红。
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
更尽杯中酒。
美人不用敛蛾眉。
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注释】:这首小词以健笔写柔情 ,以豪放衬婉约 ,颇得东坡婉约词之妙。上片写景 ,景中宴情 。昨夜一场风雨,落花无数 。晓来天气放晴 ,庭院中半是残花。内容极为简单,写来却有层次,且有气势。从时间来看,重点在清晨,也即“晓来”之际;昨夜景象是从回忆中反映出来的 。意境颇类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但李词较凝炼,叶词较舒展。一般写落花,都很哀婉低沉,如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均极凄婉之致。可是这里却用另一种手法,不说风雨无情,摧残落花,而以落花为主语,说它在风前飞舞 ,把“黄昏雨”给送走了。创意甚新,格调亦雅。晓来残红满院,本易怅触愁情,然词人添上一句“ 唯有游丝千丈晴空 ”,情绪遂随物象扬起,给人以高骞明朗之感,音调也就高亢起来。下片抒情,情真意切。前二句正面点题,写词人雨后同干誉 、才卿两位友人在来禽花下饮酒。来禽,即林檎,南方叫花红,北方名沙果。此时词人盖已致仕居湖州卞山下,故能过此闲适生活 。“殷勤花下同携手 ”,写主人情意之厚,友朋感情之深,语言简练通俗而富于形象性,令人仿佛看到这位贤主人在殷勤地拉着干誉 、才卿入座。“花下”当指林檎树下。还“更尽杯中酒 ”,一方面见出主人殷勤劝饮,犹如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中所说的“ 劝君更尽一杯酒”;一方面也显出词情的豪放,如欧阳修《朝中措》中所写的“挥毫万字,一饮千钟”。结尾二句写得最为婉转深刻,曲折有味。所以明人沈际飞评曰 :“下场头话,偏自生情生姿,颠播妙耳。”(《草堂诗余正集》卷二)古代达官、名士饮酒,通常有侍女或歌妓侑觞。此云“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美人”即指侍女或歌妓而言,意为美人愁眉不展 ,即引起我不欢。其中“酒阑时”乃此二句之规定情境。酒阑意味着人散,人散必将引起留恋、惜别的情怀,因而美人为此而敛起蛾眉,词人也因之受到感染,故而设身处地,巧语宽慰,几有同其悲欢慨。明人毛晋称其词“不作柔语殢人,真词家逸品”(《石林词跋》),确为有识之见。
一树寒梅傍小溪。
夜来陡觉绽南枝。
冷艳冰姿金蕊浅。
堪羡。
凝明因与雪霜期。
折赠美人临宝鉴。
云脸。
鬓边斜插最相宜。
凭仗高楼频祝付。
说与。
马融羌管且停吹。
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
卜居青墩。
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
以长短句记之 扁舟三日秋塘路。
平度荷花去。
病夫因病得来游。
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拿舟晚。
空见残荷满。
今年何以报君恩。
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肯与我酒吃否。
余与之,先生一饮而尽。
却令余以瓢取河水,余取得水,授与先生,先生复授余,令余饮,余饮之,乃仙酎也害风饮水知多少。
因此通玄妙。
白麻衲袄布青巾。
好模好样,真个好精神。
不须镜子前来照。
事事心头了。
梦中识破梦中身。
便是逍遥、达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