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头陀赞

梵语头陀,华言抖擞。

净一真心,振三毒垢。

如来亲试,迦叶称首。

圣教推崇,哲人遵守。

衣三食四,住处五名。

曰十二行,对治修行。

十三或八,要以三并。

练磨三境,摄化三乘。

起四欢喜,行四圣种。

以戒为基,止观相踵。

大矩崇规,链金烹矿。

号菩萨僧,志惟坚勇。

知足少欲,伏我受根。

无取无著,情绝所存。

若有赞者,同赞世尊。

续佛慧命,开佛正门。

在昔能仁,嘱付弥勒。

守护三宝,後五百岁。

弥勒称扬,此行为最。

适当其时,应身出世。

阿兰若处,作众依归。

则先贤轨,发薙肩垂。

白麻劫贝,不随染衣。

表如玉雪,不受尘泥。

心寂为禅,心净为教。

内外相应,方名修道。

事贵简严,理惟幽奥。

不具信根,玄关莫造。

祈生兜率,天乐非贪。

菩提熏种,慈氏言参。

其或超越,罔假司南。

十方法界,同我伽蓝。

诗人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2379篇诗文

诗文推荐

四海如春,时维帝心。

遇特而感,其传至今。

宫扇之存,有此神翰。

原扬仁风,慰彼涂炭。

铁蛇在握,毒气烁烁。

拟议不来,劈口便著。

身心一如,身外无馀。

咄这瞎驴,付与鼎需。

贼布告水露罪全彰,揽得西乾沸似汤。

顶上铁枷无计脱,却来东土强摊贓。

觉而动,照而寂。

云净月明,波停水碧。

圆通触处露全身,依旧脚跟浮逼逼。

刚毅近仁,志操莫渝。

性匪祝鮀,面岂子都。

有一于此,刚名可图。

云欲则柔,盖生之徒。

笑不露唇,见不透脱。

布袋靠得虽牢,髑髅枯眼再活。

若要活奉化,肚肠尽情拈却。

御兵戈刀,斧不能斫。

经大劫水,火不能著。

姊夫小舅有来由,佛面猪头何处求。

二百年来龟岭下,三山依旧水东流。

道出古今,法超闻见。

雨骤云驰,星移斗转。

梦魂历尽百城余,觉后端知一物无。

打鼓看来君不见,拈花笑杀老臊胡。

妙了常存,幽灵不昏。

偏正旋枢臼,离微见道根。

微尘破处大经出,冷口开时诸佛吞。

随缘历历,得用门门。

成褫家事,分付儿孙。

妙处难传,明明像先。

光凝雪月,秋连水天。

百亿分身随应事,更嫌何处不周旋。

握藤枝,转脑加头。

使些奉化。

杏林驿,雪之夕。

老师张,弟子石。

新梢凝翠,落照余红。

乱鸦噪罢,叶叶清风。

何须魁斗之名高,不在山川之气豪。

有口挂壁,亡牛奏刀。

纵横佛用,分付儿曹。

霜之须,雪之颅。

竹之腹,松之肤。

河汉拍天岸,魁杓旋夜枢。

珊瑚林月长鲸{左马右展},琥珀松巢老鹤呼。

竿头从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

为无所为,益无所益。

和气如春,近傍不得。

有时嶮处少机关,拶倒临济白拈贼。

以冤报冤,其义不忒。

益无所益,为无所为。

迥超玄化,杳绝机宜。

桃红李白自芬披,问著东风总不知。

面孔风埃,身心冷灰。

鲸饮海乾而珊瑚露,龟藏泥暖而芙蓉开。

向去却来,其间变态也掣电轰雷。

松形鹤骨底本僧,鬼妒人嫌我亦僧。

悬羊卖狗随进遣,栗棘金圈任跳吞。

忽然拶著东弗于逮,骑驴吃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