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秧马歌(并引)

过庐陵,见宣德郎致仕曾君安止,出所作《禾谱》。guò lú líng,jiàn xuān dé láng zhì shì céng jūn ān zhĭ,chū suŏ zuò《hé pŭ》。

文既温雅,事亦详实,惜其有所缺,不谱农器也。wén jì wēn yă,shì yì xiáng shí,xī qí yŏu suŏ quē,bù pŭ nóng qì yĕ。

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yŭ,yú] xī yóu wŭ chāng,jiàn nóng fū jiē qí yāng mă。

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缚秧。yĭ yú zăo wèi fù yù qí huá,yĭ qiū tóng wèi bèi yù qí qīng,fù rú xiăo zhōu,áng qí shŏu wĕi,bèi rú fù wă,yĭ biàn liăng bì,què yuè yú ní zhōng,[xì,jì] shù găo qí shŏu yĭ fù yāng。

日行千畦,较之伛偻而作者,劳佚相绝矣。rì xíng qiān [qí,xī],jiào zhī yŭ [lóu,lǚ] ér zuò zhĕ,láo [yì,dié] xiāng jué yĭ。

《史记》禹乘四载,泥行乘橇。《shĭ jì》yŭ chéng sì zăi,ní xíng chéng [qiāo,cuì]。

解者曰,橇形如箕,擿行泥上。jiĕ zhĕ yuē,[qiāo,cuì] xíng rú [jī,ji],zhí xíng ní shàng。

岂秧马之类乎?qĭ yāng mă zhī lèi hū?

作《秧马歌》一首,附于《禾谱》之末云。zuò《yāng mă gē》yī shŏu,fù yú《hé pŭ》zhī mò yún。

春云濛濛雨凄凄,春秧欲老翠剡齐。chūn yún méng méng yŭ qī qī,chūn yāng yù lăo cuì [yăn,shàn] qí。

嗟我妇子行水泥,朝分一垅暮千畦。jiē wŏ fù zĭ xíng shuĭ ní,cháo fēn yī lŏng mù qiān [qí,xī]。

腰如箜篌首啄鸡,筋烦骨殆声酸嘶。yāo rú kōng hóu shŏu zhuó jī,jīn fán gŭ dài shēng suān sī。

我有桐马手自提,头尻轩昂腹胁低。wŏ yŏu tóng mă shŏu zì tí,tóu kāo xuān áng fù xié dī。

背如覆瓦去角圭,以我两足为四蹄。bèi rú fù wă qù jiăo guī,yĭ wŏ liăng zú wèi sì tí。

耸踊滑汰如凫鹥,纤纤束藁亦可赍。sŏng yŏng huá tài rú fú yī,xiān xiān shù găo yì kĕ jī。

何用繁缨与月题,朅従畦东走畦西。hé yòng fán yīng yŭ yuè tí,qiè cóng [qí,xī] dōng zŏu [qí,xī] xī。

山城欲闭闻鼓鼙,忽作的卢跃檀溪。shān chéng yù bì wén gŭ pí,hū zuò de lú yuè tán xī。

归来挂壁従高栖,了无刍秣饥不啼。guī lái guà bì cóng gāo qī,le wú chú mò jī bù tí。

少壮骑汝逮老黧,何曾蹶轶防颠隮。shăo zhuàng qí rŭ [dài,dăi] lăo lí,hé céng jué yì fáng diān jī。

锦鞯公子朝金闺,笑我一生蹋牛犁,不知自有木駃騠。jĭn jiān gōng zĭ cháo jīn guī,xiào wŏ yī shēng tà niú lí,bù zhī zì yŏu mù kuài tí。

诗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3485篇诗文

诗文推荐

外功外行,作福因由。

不如身内真修。

调养真铅真汞,上下交流。

山前金龙嬉戏,大海中、玉虎遨游。

便警动,这无形无影,婴姹绸缪。

走上灵台对舞,更不须启口,恣意歌讴。

烂饮刀圭醉卧,宝藏琼楼。

结成胎仙踊跃,引青鸾、稳驾神舟。

归蓬岛,有金童邀赴瀛洲。

娉婷标格神仙样。

几日珮环离海上。

小春只隔一旬期,菊蕊包香犹未放。

霞觞满酌摇红浪。

慢引新声云际响。

玉颜长与姓相宜,寿数三回排第行。

依样画胡卢,相逢识也无。

蹉过了丰城埋剑,觑得破合浦还珠。

白云无根,青山有棱。

自得一句,妙出三乘。

和气而春回百草,光明而焰续千灯。

渊默心传诸佛体,家风独许少林曾。

山秋而癯,水秋而净。

得丘壑偃蹇之姿,赋猿鸟超摇之性。

离微彻见根,动静该听莹。

提来万法上看,更没一丝头剩。

净而纯中无一尘,纯而净中有万应。

眼睛明,鼻孔正。

更将折筋搅沧溟,令彼龙鱼知水为命。

军无媒,中道回。

清若松篁雪,虚明河汉秋。

深心老节岁寒事,稳放胡床默默游。

漠漠雨其濛,湛湛江之永。

冻压溪桥并见花,安得杯中影。

明水未登彝,饰玉先浮鼎。

寄语清居山上翁,驿使催归近。

诗成春草梦池塘。

相忆托玄香。

常记饮仙房。

笑一举、曾蒙十觞。

百年行止,几番离合,吾老且吾乡。

聊与领群芳。

渐开到、江头野棠。

北上郊原一据鞭,华林清集缀儒冠。

方塘春先渌,密竹娟娟午更寒。

流渚酒浮金凿落,照庭花并玉阑干。

君恩倍觉丘山重,长日从容笑语欢。

六月长江无暑气。

怒涛漱壑侵沙觜。

飐飐轻舟随浪起。

何不畏。

从来惯作风波计。

别溆藕花舒锦绮。

采莲三五谁家子。

问我买鱼相调戏。

飘芰制。

笑声咭咭花香里。

[太簇为徽]三时不害,四方顺成。

酬功报始,以我齐明。

引颂土鼓,乐此嘉平。

降祥幅员,惠于函生。

静得其根,动应其门。

家传从佛祖,机用付儿孙。

凿开浑沌,派发崑崙。

借与烟光成草木,华华叶叶气温温。

须发沧浪,形容寒瘠。

春林带雪痕,云山染秋色。

光明一点兮蚌有蕴於月华,清净八弦兮鸟不飞而天碧。

心空自灵,性了非情。

玉马寒泉饮,泥牛夜月耕。

尘尘智起,物物幻成。

二仪万像纵横说,相与今时作证明。

从身出门,即物契神。

一机历历,三昧尘尘。

逢场且了游戏事,向道非无幻化人。

四大无埃,五蕴外来。

智慧尚归父,因缘初不媒。

西山寒月下,东海夜潮回。

一一根尘妙触事,千千手眼随宜开。

众生世界了如幻,影像那涴吾灵台。

二仪之门,万象之根。

有无难议,青白不痕。

借功承祖祢,了事付儿孙。

採华香负蜜蜂股,齐物梦翻蝴蝶槐。

即相离相,知恩报恩。

贫眉似促,饥眼觉大。

口噤禅游,鼻通气快。

心不萌个处转机,卦未兆阿谁来买。

应世随缘,龊家得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