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上阳白发人-愍怨旷也

上阳人,红颜闇老白发新。shàng yáng rén,hóng yán àn lăo bái fà xīn。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lǜ yī [jiān,jiàn] shĭ shŏu gōng mén,yī bì shàng yáng duō shăo chūn。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xuán zōng mò suì chū xuăn rù,rù shí shí liù jīn liù shí。

同时采择百馀人,零落年深残此身。tóng shí căi [zé,zhái] băi yú rén,líng luò nián shēn cán cĭ shēn。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yì xī tūn bēi bié qīn zú,fú rù chē zhōng bù jiāo kū。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jiē yún rù nèi biàn chéng ēn,liăn sì fú róng xiōng sì yù。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wèi róng jūn wáng dé jiàn miàn,yĭ bèi yáng fēi yáo cè mù。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dù lìng qián pèi shàng yáng gōng,yī shēng [suì,suí] xiàng kōng fáng sù。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sù kōng fáng,qiū yè cháng,yè cháng wú mèi tiān bù míng。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gĕng gĕng cán dēng bèi bì yĭng,xiāo xiāo àn yŭ [dă,dá] chuāng shēng。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chūn rì chí,rì chí dú zuò tiān nán mù。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gōng yīng băi zhuàn chóu yàn wén,liáng yàn shuāng qī lăo xiū dù。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yīng guī yàn qù cháng [qiăo,qiāo] rán,chūn wăng qiū lái bù jì nián。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wéi xiàng shēn gōng wàng míng yuè,dōng xī sì wŭ băi huí yuán。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jīn rì gōng zhōng nián zuì lăo,dà jiā yáo cì shàng shū hào。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xiăo tóu xié lǚ [zhăi,zé] yī [shang,cháng],qīng dài diăn méi méi xì cháng。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wài rén bù jiàn jiàn yīng xiào,tiān băo mò nián shí shì zhuāng。

上阳人,苦最多。shàng yáng rén,kŭ zuì duō。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shăo yì kŭ,lăo yì kŭ,shăo kŭ lăo kŭ liăng rú hé。

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jūn bù jiàn xī shí lǚ xiàng mĕi rén fù,yòu bù jiàn jīn rì shàng yáng bái fà gē。

赏析

作品赏析

〔1〕绿衣监使:唐时京都诸苑各设监一人,从六品下,副监一人,从七品下。六、七品官服为深、浅绿色。 〔2〕残此身:剩下我一个。 〔3〕侧目:怒视,不满的样子。 〔4〕东西四五百回圆:月每月一圆,宫女在此已有四十五年,约言其见月有四五回圆。 〔5〕大家:宫女对皇帝的称呼。 〔6〕吕向《美人赋》;“诗人自注:天宝末,有密采艳色者,当时号花鸟使,吕向献《美人赋》以讽之。” 少亦苦?老亦苦②?少苦老苦两如何①少亦苦:上阳人十六岁进宫,因杨妃之妒,未得恩宠,幽闭在上阳宫内,“一生遂向空房宿”,美好青春在苦中度过。②老亦苦:上阳人现在已经六十岁,四十多年过去了,“红颜暗老白发新”、“今日宫中年最老”,老年仍苦,苦无所依,苦无自由。这两句是说,上阳人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苦相同,极写其苦了一生的悲惨遭遇。用感叹的情调和讽喻的语词,写出诗人的一片恻隐胸怀。--引自李济洲编著之《全唐诗佳句赏析》http://tshjj.yeah.net/ 这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七首,是一首著名的政治讽谕诗。诗的标题下,作者注云:“愍怨旷也。”古时,称成年无夫之女为怨女,成年而无妻之男为旷夫。这里“怨旷”并举,实际写的只是怨女,是指被幽禁在宫延中的可怜女子。原诗前另有一小序说:“天宝五载以后,杨贵妃专宠,后宫人无复进幸矣。六宫有美色者,辄置别所,上阳是其一也。贞元中尚存焉。”上阳,指当时东都洛阳的皇帝行宫上阳宫。  诗中没有一般化地罗列所谓“后宫人”的种种遭遇,而是选取了一个终生被禁锢的宫女做为典型,不写她的青年和中年,而是写她的垂暮之年,不写她的希望,而是写她的绝望之情。通过这位老宫女一生的悲惨遭遇,极形象而又富有概括力地显示了所谓“后宫佳丽三千人”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最高统治者摧残无辜女性的罪恶行径。  开头八句,以简洁的素描,勾勒了上阳宫的环境和老宫女的身世。上阳宫已没有往日的豪华,再不见喧赫的车马,更没有轻妙的歌舞,诗人看到的是绿衣监使严密监守下一闭多少春的宫门,上阳宫死一般的沉寂,简直象一座监狱,一座活坟墓。诗人以无限忧郁、哀叹的调子,弹出了全篇作品的主旋律。上阳女子由年仅十六的妙龄少女变成白发苍苍的六十老人,在深宫内院幽禁了四十四年,当时被采择进宫的同命运的女子,如今都已春华秋草般地被摧折而凋零殆尽了,活在世上的只剩下她一人了。从“残此身”的“残”(余剩)字中,透露出一种十分悲苦之情。  “忆昔”以下八句,转入对往事的追忆,重现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女,在被胁迫离家入宫时,那种与亲人告别的悲恸场面。据记载,唐天宝末年,朝廷专设所谓“花鸟使”,到民间专为皇帝密采美女。这个上阳女,被掠夺离开亲人时,连哭都不准哭。“皆云入内便承恩”,实际上只是哄骗之词,结果连君王的面也未得见,就被当时专宠、嫉妒的杨妃,瞒着皇帝把她暗地里打入冷宫。  “秋夜长”、“春日迟”两节,以两个具体场景,极写上阳女子一生被幽禁的凄怨生活。作者先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写秋夜:秋风,暗雨,残灯,空房,长夜不寐,形影相吊。这里,环境的凄凉、冷落与主人公内心的寂寞、孤苦融合在一起,写景与抒情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制造出一种浓郁的悲剧气氛。接着以情景映衬的手法来写春日:春光里,绕梁燕子双双飞,宫中黄莺自在啼,衬托了这个宫女被遗弃,被监禁,不得自由,愁苦寂寞的心情。黄莺动人的鸣叫,本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欣喜、高兴,可是却“愁厌闻”;梁燕成双作对地同飞同栖,会引起一个年轻女子的羡慕、向往,甚至嫉妒,可是对于这位老宫女,却再也惹动不起这种感情。这是十分委婉含蓄而又深刻细致的心理刻画。“梁燕双栖老休妒”的“休妒”二字,有着深沉的内容,在它的后面,分明包含了一个辛酸的过程。“休妒”,不是简单的不妒,而正说明年年妒,月月妒,直至今天才“休妒”。它包含了上阳宫女由希望到失望以至绝望的悲惨一生。这句话和前面的“宫莺百啭愁厌闻”,后面的“春往秋来不计年”相对照,正表现了上阳宫女在残酷折磨下对生活、对爱情、对一切都失去信心和乐趣,心灰意懒,昏昏度日的麻木状态。她深锁宫中,既嫌“秋夜长”,又怨“春日迟”:天明盼着天黑,“日迟独坐天难暮”;天黑又盼着天明,“夜长无寐天不明”。青春在消亡,生命在无声中泯灭,春去秋来,年复一年,究竟流走多少年月,已经恍惚难记。百无聊赖之中,只有望月长叹:“惟向宫中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惟”字写出主人公的孤寂;“东西”二字指月亮的东升西落,写出主人公从月出东方一直望到月落西天,长年累月,彻夜不眠,在痛苦中熬煎。  出人意料的是,在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寂寞苦闷的心情之后,诗中主人公却以貌似轻松的口吻,对自己发出了嘲笑。由于“年最老”,得到了“大家”(内宫对皇帝的习称)的恩典,从京都长安发旨到洛阳上阳宫,“遥赐”给“女尚书”的空衔,可是,以垂暮之年,担着一个所谓“尚书”的虚名,能抵偿一个人一生被幽禁的悲哀吗?这恰恰证明了“皇恩”的极端虚伪。接着,她对自己的妆束进行嘲讽:外面已是“时世宽装束”了,描眉也变成短而阔了,而她还是“小头鞋”,“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一幅天宝末年的打扮,无怪她要自嘲道:“外人不见见应笑”,其中无疑是饱含着眼泪的。这也许不符合一般生活逻辑,然而却是生活的真实。同是悲哀,不一定都痛哭流涕;同是愤怒,不一定都横眉竖目。悲哀时可能笑,快乐时可能哭;有人倾诉苦难,声泪俱下,痛不欲生;有人却把痛苦拿来消遣,愤世嫉俗。这里以貌似轻松的自我解嘲的口吻,表现主人公沉痛的感情,把她悲痛到无以复加的接近变态的心理刻画尽致。  诗的尾声部分,用感叹的情调和调谕的语词,写出诗人的一片恻隐胸怀和“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社会理想,显示出诗人“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良苦用心。  这首诗,语言通俗浅易,具有民歌的风调。它采用“三三七”的句式,和“顶针”等句法,音韵转换灵活,长短句式错落有致。诗中熔叙事、抒情、写景、议论于一炉,描述生动形象,很有感染力,在唐代以宫女为题材的诗歌中,堪称少有的佳作。  (褚斌杰 王振汉)

诗人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3057篇诗文

诗文推荐

曾记武林日,岁上德星堂。

相君襟度夷雅,容我少年狂。

辇路升平风月,禁陌清时钟鼓,_送紫霞觞。

回首十年事,解后衮衣乡。

古今梦,元一辙,谩千场。

纷纷间较目睫,谁解识方将。

霜落南山秋实,风卷北邻夜燎,世事正匆忙。

天意那可问,只愿善人昌。

鼓钟喤喤,务教载陈。

德物陈矣,烂其瑶琨。

咨尔上公,相予文孙。

勿亟勿徐,奉我重亲。

且将丝糹乍系兰舟,醉下烟汀减去愁。

江上有楼君莫上,落花随浪正东流。

池上已看莺舌默,云间应即雁翰开。

唯愁别后当风立,万树将秋入恨来。

不宰元功,无为上圣。

洪源长发,诞受天命。

金奏迎真,璇宫展盛。

备礼周乐,垂光储庆。

百寻竿上掷身难。

至宝横道惊路人,明珠白璧天不珍。

风饕雪虐雨更打,委珠碎璧同泥尘。

天生人材怨不以,天亦何心及于尔。

不然明珠白璧当爱惜,忍使飘零至于此。

美人家在江南住。

每惆恨、江南日暮。

白苹洲畔花无数。

还忆潇湘风度。

幸自是、断肠无处。

怎强作、莺声燕语。

东风占断_筝柱。

也逐落花归去。

尽啜情一饱,泪珠弹子重搵,背人睡也。

然松煮鼎山泉冽,松旗一水分优劣。

凤饼推开雪照人,花瓷啜罢甘潮舌。

大刘谈天紫髯张,小刘逃禅清兴长。

会须酌此同翱翔,或凌刚风九天上,或泛弱水三山傍。

真人地,瑞应待圣时。

巩原西。

荥河会,润洛与瀍伊。

众水萦回。

嵩高映抱,几叠屏帏。

秀岭参差。

遥山群凤随。

共瞻陵寝浮佳气,非烟朝暮飞。

龟筮告前期。

奠收玉斝,筵卷时衣。

銮辂晓驾载龙旗。

路逶迟。

铃歌怨、画翣引华芝。

雾薄风微。

真游远、闭宝阁金扉。

侍女悲啼。

玉阶春草滋。

露桃结子灵椿翠,青车何日归。

衔恨望西畿。

便房一锁,夜台晓无期。

慈皇天临,睟表怡怡。

钦哉圣子,亲奉玉卮。

丰抃嵩呼,欢浃华夷。

迩臣捧同,是恪是祗。

绛彩娇春,苍筠静锁,掩映夭姿凝露。

花腮藏翠,高节穿花遮护。

重重蕊叶相怜,似青帔艳妆神仙侣。

正武陵溪暗,淇园晓色,宜望中烟雨。

向暖景、谁见斜枝处。

喜上苑韶华渐布。

又似瑞霞低拥,却恐随风飞去。

要留最妍丽,须且闲凭佳句。

更秀容、分付徐熙,素屏画图取。

玉纤半露。

香檀低应鼍鼓。

逸调响穿空,云不度。

情几许。

看两眉碧聚。

为谁诉。

听敲冰戛玉。

恨云怨雨。

声声总在愁处。

放杯未举。

倾坐惊相顾。

应也肠千缕。

人欲去。

更画檐细雨。

莫重于祭,非礼不成。

笾豆有践,尔肴既声。

神具醉止,荐以齐明。

赞入也时,釐事斯成。

月色透横枝,短叶小花无力。

北宾一声长笛,怨江南先得。

谁教强半腊前开,多情为春忆。

留取大家沈醉,正雨休风息。

寒雪一颠,秋云半肩。

渊默曲木,月行霁天。

转功能就位,借伴还入廛。

机用也离虚坎实,变通也坤断乾连。

锁城山月上,吹角海鸥惊。

醒人眼。

一枝玉雪疏篱晚。

疏篱晚。

精神旷逸,风姿凝远。

幽香零乱无人管。

依依春恨天涯满。

天涯满。

霜城戍角,月楼羌管。

烟鬟敛翠。

柳下门初闭。

门外一川风细细。

沙上暝禽飞起。

今宵水畔楼边。

风光宛似当年。

月到旧时明处,共谁同倚阑干。

北郊时冽,南陆辉处。

奠本虔诚,献弥恭虑。

上延祉福,下承欢豫。

广乐送神,神其整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