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次韵袁公济谢芎椒诗

燥吻时时著酒濡,要令卧疾致文殊。zào wĕn shí shí zhù jiŭ rú,yào lìng wò jí zhì wén shū。

河鱼溃腹空号楚,汗水流?始信吴。hé yú [kuì,huì] fù kōng hào chŭ,hàn shuĭ liú?shĭ xìn wú。

(《吴真君服椒法》云:半年脚心汗如水。(《wú zhēn jūn fú jiāo fă》yún:bàn nián jiăo xīn hàn rú shuĭ。

)自笑方求三岁艾,不如长作独眠夫。)zì xiào fāng qiú sān suì [ài,yì],bù rú cháng zuò dú mián fū。

羡君清瘦真仙骨,更助飘飘鹤背躯。xiàn jūn qīng shòu zhēn xiān gŭ,gèng zhù piāo piāo hè bèi qū。

诗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3485篇诗文

诗文推荐

画以有声著,诗以无声名。

有声者道祖之所已知,无声者道祖之所欲为而未能者也。

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

药有巴賨卖,枝多越鸟啼。

夜清先月午,秋近少岚迷。

若得山颜住,芝zC手自携。

禁里秋光似水清,林烟池影共离情。

暂移黄阁只三载,却望紫垣都数程。

满座清风天子送。

随车甘雨郡人迎。

绮霞阁上诗题在,从此还应有颂声。

燕芹香老春深,微风*动新篁翠。

惊敲梦断,忙呼小玉,故人来未。

香缕筛帘,游丝堕几,暖薰花气。

问春随莺到,又随燕去,谁解得,东君意。

涧水流红影里。

小楼东、有人孤倚。

残桃着雨,鬓容撩乱,未堪妆洗。

冉冉年光,悠悠时事,不如沉醉。

更韦娘一曲,司空惯见,也应回睇。

彭生作赋茶三片,毛氏传诗酒半升。

谁分天种。

来上花鬘供。

绿叶素云姿雅重。

那得愁心频捧。

他花自是无工。

不关香淡香浓。

才问为谁含笑,盈盈靴面_风。

文学之目,名重一时。

为君子儒,作魏侯师。

不要后礼,始可言诗。

假盖小嫌,圣亦不疵。

君不见晋阳作垣期自固,中藏荻蒿劲箘簵。

知音会遇张孟谈,安赵有才终一顾。

人生会遇自有时,两股何须欲置锥。

快将好景供诗酒,嗟嗟戚戚非男儿。

莺声寂。

春风欲去难踪迹。

难踪迹。

几枝红药,万金消得。

青铜镜里朱阑侧。

照人也似倾城色。

倾城色。

一尊莫负,赏心良夕。

朝止阊阖宫。

暮蔂清都阙。

腾盖隐奔星。

低銮避行月。

九疑纷相从。

虹旌乍升没。

青鸟去复还。

高唐云不歇。

若华有余照。

淹留且晞发。

千缕柳丝犹嫩,一星榆火初明。

载将新意寿幽人。

红袖持杯劝尽。

老鹤自偏野性,沙鸥难比轻身。

殷勤多谢祝长春。

一笑东风夜静。

今夜雨。

扫尽一番袢暑。

宛似潇潇鸣远浦。

短蓬何日去。

自漉床头玉醑。

清兴有谁知否。

反笑功名能几许。

槐宫非浪语。

瞻彼车兮,既徵其辐。

有驹斯服,有马斯牧。

心之忧矣,聊以反覆。

清词丽句前朝曲。

使君借与灯前读。

读罢已三更。

寒窗雨打声。

应怜诗客老。

要使情怀好。

犹有解歌人。

尊前未得听。

清旦发玄洲。

是暮宿丹丘。

昆山西北映。

流泉东南流。

霓裳拂流电。

云车委轻霰。

峥嵘上不覩。

寥廓下无见。

十五日已前,湖光潋滟晴方好。

十五日已后,山色空濛雨益奇。

正当十五日,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中秋月似鸾台镜,赢得多才一首诗。

顾我於兹诗有兴。

诗至江西,始别宗派。

字岂无祖,人其有待。

鹤瘠鸾铩,松寒石怪。

彼有发僧,尚闻謦欬。

宛洛佳遨游。

春色满皇州。

结轸青郊路。

回瞰苍江流。

日华川上动。

风光草际浮。

桃李成蹊径。

桑榆荫道周。

东都已俶载。

言归望绿畴。

驱马马走山,回车车渐水,涂穷我何适,恸哭盈襟泪,巢居识风声,穴藏知雨意,救斗曾得伤,缨冠亦可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