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铁拄杖(并叙)

柳真龄字安期,闽人也。liŭ zhēn líng zì ān qī,mĭn rén yĕ。

家宝一铁拄杖,如ω栗木,牙节宛转天成,中空有簧,行辄微响。jiā băo yī tiĕ zhŭ zhàng,rúωlì mù,yá jié [wăn,yuān] zhuăn tiān chéng,zhōng kōng yŏu huáng,xíng zhé wēi xiăng。

柳云得之浙中,相传王审知以遗钱镠,镠以赐一僧。liŭ yún dé zhī zhè zhōng,xiāng [chuán,zhuàn] wáng shĕn zhī yĭ yí qián liú,liú yĭ cì yī sēng。

柳偶得之以遗余,作此诗谢之。liŭ ŏu dé zhī yĭ yí yú,zuò cĭ shī xiè zhī。

柳公手中黑蛇滑,千年老根生乳节。liŭ gōng shŏu zhōng hēi shé huá,qiān nián lăo gēn shēng rŭ jié。

忽闻铿然爪甲声,四坐惊顾知是铁。hū wén kēng rán [zhuă,zhăo] jiă shēng,sì zuò jīng gù zhī shì tiĕ。

含簧腹中细泉语,迸火石上飞星裂。hán huáng fù zhōng xì quán yŭ,bèng huŏ shí shàng fēi xīng liè。

公言此物老有神,自昔闽王饷吴越。gōng yán cĭ wù lăo yŏu shén,zì xī mĭn wáng xiăng wú yuè。

不知流落几人手,坐看变灭如春雪。bù zhī liú luò jĭ rén shŏu,zuò kàn biàn miè rú chūn xuĕ。

忽然赠我意安在,两脚未许甘衰歇。hū rán zèng wŏ yì ān zài,liăng jiăo wèi xŭ gān shuāi xiē。

便寻辙迹访崆峒,径渡洞庭探禹穴。biàn xún zhé jì făng kōng [tóng,dòng],jìng dù dòng tíng [tàn,tān] yŭ xué。

披榛觅药采芝菌,刺虎鏦蛟擉蛇蝎。pī zhēn mì yào căi zhī [jūn,jùn],cì hŭ cōng jiāo chuò shé [xiē,hé]。

会教化作两钱锥,归来见公未华发。huì jiāo huà zuò liăng qián zhuī,guī lái jiàn gōng wèi huá fà。

问我铁君无恙否,取出摩挲向公说。wèn wŏ tiĕ jūn wú yàng [fŏu,pĭ],qŭ chū mā suō xiàng gōng shuō。

诗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3485篇诗文

诗文推荐

依样画胡卢,相逢识也无。

蹉过了丰城埋剑,觑得破合浦还珠。

白云无根,青山有棱。

自得一句,妙出三乘。

和气而春回百草,光明而焰续千灯。

渊默心传诸佛体,家风独许少林曾。

山秋而癯,水秋而净。

得丘壑偃蹇之姿,赋猿鸟超摇之性。

离微彻见根,动静该听莹。

提来万法上看,更没一丝头剩。

净而纯中无一尘,纯而净中有万应。

眼睛明,鼻孔正。

更将折筋搅沧溟,令彼龙鱼知水为命。

不落因果,突出野狐。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不昧因果,得脱野狐。

洞山有物黑似漆,老倒玉泉裩赫赤。

赤者吉中有凶,黑者凶中有吉,明眼衲僧难辨的。

即今吉凶悔吝拈向一边,玉泉洞山且靠一壁,却听拄杖子出来露个消息。

不在山,不在岸,采我之时七月半。

选甚瘫风与缓风,些小微风都不算。

豆淋酒内下三丸,铁幞头上也出汗。

道教灰飞,佛灯花灿。

大地欢悰,笙歌赏玩。

拄杖子,按下云头,得失是非,浑然不管。

一点光明耀十虚,古今阅几人眼。

因甚如此,司空见惯。

一勺水,不满斗。

我吸之,勺在手。

上连天津尾,下泄海焦口。

主人饮,小池凿;

吾蔀青,天纳牖。

吾铁崖道人韪之曰:有人悟此环,云梦吞八九。

清若松篁雪,虚明河汉秋。

深心老节岁寒事,稳放胡床默默游。

溪交流兮谷幽,山作屏兮层丘。

木偃蹇兮枝相谬,皇胡为兮于此留。

蔼冠佩兮充庭,洁芳馨兮载陈。

纯衣兮在御,东风吹兮物为春。

皇之仁兮其天,四时叙兮何言。

出门兮四顾,渺宇宙兮茫然。

漠漠雨其濛,湛湛江之永。

冻压溪桥并见花,安得杯中影。

明水未登彝,饰玉先浮鼎。

寄语清居山上翁,驿使催归近。

北上郊原一据鞭,华林清集缀儒冠。

方塘春先渌,密竹娟娟午更寒。

流渚酒浮金凿落,照庭花并玉阑干。

君恩倍觉丘山重,长日从容笑语欢。

直下犹难会,寻言转更赊。

若论佛与祖,特地隔天涯。

看看,普济拄杖子,化作天龙夜叉。

静得其根,动应其门。

家传从佛祖,机用付儿孙。

凿开浑沌,派发崑崙。

借与烟光成草木,华华叶叶气温温。

须发沧浪,形容寒瘠。

春林带雪痕,云山染秋色。

光明一点兮蚌有蕴於月华,清净八弦兮鸟不飞而天碧。

心空自灵,性了非情。

玉马寒泉饮,泥牛夜月耕。

尘尘智起,物物幻成。

二仪万像纵横说,相与今时作证明。

从身出门,即物契神。

一机历历,三昧尘尘。

逢场且了游戏事,向道非无幻化人。

四大无埃,五蕴外来。

智慧尚归父,因缘初不媒。

西山寒月下,东海夜潮回。

一一根尘妙触事,千千手眼随宜开。

众生世界了如幻,影像那涴吾灵台。

二仪之门,万象之根。

有无难议,青白不痕。

借功承祖祢,了事付儿孙。

採华香负蜜蜂股,齐物梦翻蝴蝶槐。

即相离相,知恩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