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堂中聚古书,蓬莱阁上接仙居。
江山风物元依旧,老子重来独不如。
北归人未老,喜依旧,著南冠。
正雪暗滹沱,云迷芒砀,梦落邯郸。
乡心促、日行万里,幸此身、生入玉门关。
多少秦烟陇雾,西湖净洗征衫。
燕山。
望不见吴山。
回首一征鞍。
慨故宫离黍,故家乔木,那忍重看。
钧天。
紫微何处,问瑶池、八骏几时还。
谁在天津桥上,杜鹃声里阑干。
好古博雅时遁泽,往岁赠我墨图柏。
今年揆予初度临,又复持赠竹石屏。
柏以祝我老,竹以坚我心。
长歌短歌先后发,书室夜夜生光荧。
君才固磊落,爱我何独深。
此石不知出何地,来自紫阳夫子门。
紫阳缘督两授受,谓宜永作传家珍。
所宝又有大於此,余光委照非其人。
以我所愿紫阳学,以我生作石笋孙。
石笋固宜有石竹,笋竹生成同一根。
当时竹上岁寒句,先达难赏流传今。
去年忽得紫阳岁寒字,如约屏石来同盟。
朝夕敛身对二妙,俨然拱侍沧洲之竹林,寓物敬慕度义全幽贞。
不有畏友相勉励,安得准绳磨琢箴。
句中雅意已佩服,石中有竹谁能评。
欧梅苏范六君子,绝识雄辨万口称。
珠犀砂玉亦得矣,髣髴未得此理真。
顾我生既晚,欲说口已瘖。
造化发育固难测,尝闻古有刚柔分。
柔土既发万物之生气,刚土故涵万物之阴精。
人之所见自有限,熟识万象俱妙凝。
此非物之影,真是竹之形。
遗梢坠叶积於土,土化为石竹自存。
生物不随凝结变,请观琥珀与水晶。
我疑此石生渭滨,土石变化岁一层。
岁岁层层应万状,直欲尽磨翠壁铺作千亩帐。
周原石鼓奇且綍,几年踪迹沈蓬莱。
世遥几得睹拓本,残章断碣如琼瑰。
何人辇载逾千里,至今照耀黄金台。
河倾昆仑势曲折,雪压泰华高崔巍。
蔡邕嵇康那足数,石经奔走洪都侪。
回思共和历隋代,披荒斫古其谁哉。
天昏地惨鬼夜哭,至宝欲出风云埋。
韩韦博雅始一识,郑向搜索穷山隈。
四百六字传青简,二千余载开苍苔。
龙画旁分爪蟠互,虫书深刻神剪裁。
求致太学竟不果,凤翔落莫空山崖。
皇明文物迈前古,冲融雅颂相沿洄。
辟雍横陈杂睟赩,庙堂胪列参樽罍。
想见周王盛羽猎,从臣撰述皆奇才。
声诗炳蔚垂日月,雕镂宛转回云雷。
之罘山泐迹半扫,汉水鼎沈名已灰。
岂知籀往迹自在,摩挲细读如谈诙。
近传岣嵝碑更伟,青字赤石巨以魁。
宣王雄俊神禹智,何异鼻祖于云来。
神物出没两不偶,昔何揜翳今昭回。
安得移之置一处,拏龙披凤心眼开。
春风却立读万过,咎繇吉甫亲追陪。
呜呼!
咎繇吉甫常追陪。
永和岁癸丑,群贤会兰亭。
流觞各赋诗,风流见丹青。
右军莫禊序,文采粲日星。
选文乃见遗,至今恨昭明。
字画最能意,自言胜平生。
七传到永师,袭藏过金籯。
辩才尤秘重,名已彻天庭。
屡诏不肯献,托言堕戎兵。
妙选萧御史,微服山阴行。
谲诡殆万状,径取归神京。
辩才恍如失,何异敕六丁。
文皇好已甚,丁宁殉昭陵。
当时冯赵辈,临写赐公卿。
惟此定武本,谓出欧率更。
採择独称善,遂以镌瑶琼。
流传迨五季,皆在御寝扃。
耶律残石晋,睥睨不知名。
意必希世宝,毡裹辎軿。
帝{左犭右巴}既北去,弃与朽壤并。
久乃遇知者,龛置太守厅。
或云政宣閒,此石归绍彭。
又言入内府,宣取恐违程。
焚膏继短晷,拓本手不停。
叠纸至三四,肥瘠遂异形。
南渡愈难见,得者辄相矜。
我见十数本,对之心欲酲。
汪侯端明子,嗜古自弱龄。
锦囊荷倾倒,快覩喜失声。
带流及右天,往往字不成。
而此独全好,护持如有灵。
尤王号博雅,异论谁与评。
硬黄极摹写,唐人苦无称。
赝本满东南,琐琐不足呈。
犹有婺与抚,碔砆近璜珩。
右军再三作,已觉不称情。
心慕且手追,安能效笔精。
响搨固近似,形似神不清。
不如参其意,到手随纵横。
况我笔素拙,何由望群英。
近迹得旧物,庶几窥典刑。
此本更高胜,著语安敢轻。
孤风邈难继,怅望冥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