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最高楼·旧时心事

旧时心事,说著两眉羞。jiù shí xīn shì,shuō zhù liăng méi xiū。

长记得、凭肩游。cháng jì dé、píng jiān yóu。

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xiāng qún luó wà táo huā àn,bó shān qīng shàn xìng huā lóu。

几番行,几番醉,几番留。jĭ fān xíng,jĭ fān zuì,jĭ fān liú。

也谁料、春风吹已断。yĕ shuí liào、chūn fēng chuī yĭ duàn。

又谁料、春风吹已断。yòu shuí liào、chūn fēng chuī yĭ duàn。

又谁料、朝云飞亦散。yòu shuí liào、cháo yún fēi yì sàn。

天易老,恨难酬。tiān yì lăo,hèn nán chóu。

蜂儿不解知人苦,燕儿不解说人愁。fēng ér bù jiĕ zhī rén kŭ,yàn ér bù jiĕ shuō rén chóu。

旧情怀,消不尽,几时休。jiù qíng huái,xiāo bù jìn,jĭ shí xiū。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南宋词人程垓风流倜傥 ,他曾于一妓感情甚笃,不知为何竟分道扬镳,但程垓并未因时间的过去而减弱对该妓的思念之情,这首词就是作者描述了他们俩的爱情悲剧及其对心灵产生的创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对该妓的痴迷!这首词,遣字造句,通俗易懂,但其章法艺术却独具一格,曲尽其情。上片起句“旧时心事,说着两眉羞 ”,开门见山,直说心事,直披胸坎,为全词之纲,以下文字皆由此生发 ,深得词家起句之法。“旧时”,为此词定下了“回忆”的笔调,“长记得”以下至上片结句 ,都是承此笔势 ,转入回忆,并且皆由“长记得”三字领起。作者所回忆的内容,是给他印象最深刻的、使他长留记忆中的两年事 ,一是游乐,一是离别,前者是最痛快的,后者是最痛苦的。他以这样的一喜一悲的典型事例,概括了他与她的悲欢离合的全过程 。写游乐 ,他所记取的是最亲密的形式——“凭肩游”,和最美好的形象——“ 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 ”。因系恋人春游,所以用笔轻盈细腻 ,极尽温柔细腻情态 ,心神皆见,浓满视听。写其离别,则用了三个短促顿挫、迭次而下的三字句:“几番行,几番醉,几番留。”作者写离别,没有作“执手相看泪眼”之类的率直描述,而是选取了“行”、“醉”、“留”三个方面的行动,并皆以“几番”加以修饰,从而揭示情侣双方分离时心灵深处的痛苦和依依不舍。“行”是指男方将要离去;“醉”是写男方为了排解分离之苦而遁入醉乡,在片时的麻醉中求得解脱;“留”,一方面是女方的挽留,另方面也是因为男方大醉如泥而不能成“行 ”。作者在《 酷相思》中曾说:“欲住也,留无计 。”“醉”可能是无计可生时的一“计 ”。这些行动,都是“几番”重复,其对爱情的缠绵执着,便不言而喻了。作者写离别,仅用了九个字,却能一波三折 ,且将写事抒情熔为一炉,的确是词家正宗笔法。作者在写游乐和离别时,都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前者“缃裙”云云,通过外表情态的描绘,娇女步春的形象,飘然如活;后者则主要是写男方的凄苦形象 ,而侧重于灵魂深处的刻画。上片的回忆,尤其是对那愉快、幸福时刻的回忆,对于词的下片所揭示的作者的爱情悲剧及其给予作者的无可弥缝的感情创伤,是必不可少的,回忆愈深,愈美,愈见离别之苦和怨思之深。这正是词家所追求的抑扬顿挫之法。下片起句以有力的大转折笔法写作者的爱情悲剧。“春风 ”、“朝云 ”,皆以喻爱情。但是,好景未长,往日的眷恋,那缃裙罗袜、薄衫轻扇的形象,便一如春风之吹断,朝云之飞散,一去不复返了,悲剧,酿成了!作者用“也谁料”、“又谁料”反复申说事出意外,深沉的悲痛之情亦隐含其间 。“天易老”以下直至煞尾 ,都是抒发作者在爱情破灭之后难穷难尽的“恨”、“苦”、“愁”,而行文之间,亦颇见层次。“天易老,恨难酬 ”,总写愁恨这深。这句承风断云飞的爱情悲剧而来,同时也是下文抒写愁恨的总提,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句 。“蜂儿”、“燕儿”两句,是写心底的愁苦无处诉说,亦不为他人所理解,蜂、燕以物喻人,婉转其辞。作者当时的孤独凄苦和怨天尤人的情绪由此可见。这种境遇,自然就更进一步增加了他内心的痛苦,从而激荡出结句“旧情怀,消不尽,几时休”的感慨。这个结句,既与起句“旧时心事”相照应,收到结构上首尾衔接、一气卷舒之效,更重要的是它以重笔作结 ,迷离怅惘,含情无限,含恨无穷,得白居易《长恨歌》结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之意,词人对旧情的怀恋与执着,于此得到进一步表现。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这首词的章法结构是颇具特色的。它不仅脉理明晰,而且能一波三折,层层脱换;虚实轻重(上片回忆是虚写,为衬笔;下片是实写,为重笔 ),顿挫开合,相映成趣。这种章法艺术是为表现情旨枉曲 、凄婉温细的思想内容而设的。而这种章法艺术,也确实较好地表现了这种内容,直使全词写得忽喜忽悲,乍远乍近,语虽淡而情浓,事虽浅而言深,遂使全词成为艺术佳作。这首词的另一个艺术特点是对句用得较多、较好。一是较多。词中的“缃裙罗袜桃花岸”与“薄衫轻扇杏花楼”为对,“天易老”与“恨难酬”为对,“春风吹已断”与“朝云飞亦散”为对,“蜂儿不解知人苦”与“燕儿不解说人愁”为对。第二是用得较好。最值得一提的是“缃裙”两句。这两句全是名词性的偏正结构的词组成对 。“裙”是缃色(缃,浅黄色)的裙,“袜”是罗料(罗,质地轻柔、有椒眼花纹的丝织品)的袜,“衫”是“薄衫”,“扇”是“轻扇”,仅此四个词组,就把一个花枝招展、袅娜多姿的美女形象成功地塑造出来。“桃花岸”对“杏花楼”,是其畅游之所。更值得注意的是,两句之中没用一个动词,却把动作鲜明的游乐活动写了出来。这里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造词本领 。“春风”两句,也颇见功底 。“春风”、“朝云”作为爱情的化身,与“缃裙”、“薄衫”两句极为协调。作者把“春风”与“吹已断”、“朝云”与“飞亦散”这两组美好与残破本不相容的事物现象分别容纳在两句之中,并且相互为对,所描绘的物象和所创造的气氛都是悲惨的,用以喻爱情悲剧 ,极为贴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还有,这首词的对句,都是用在需要展开抒写的地方,不管是描摹物象还是创造气氛,都可以起到单行的散体所起不到的作用 。这都是这首词的对句用得较好的表现 。当然,这首词并非完美无缺,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否定的缺点,主要体现在:一是还缺乏开阔手段,即对句所容纳的生活面还嫌狭小;二是近曲。这两点不足,从“蜂儿 ”、“燕儿”一对中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但是,瑕不掩瑜,它并未影响到这首词的艺术整体,它仍不失为一篇佳作。

诗人简介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293篇诗文

诗文推荐

绿鬓都无白发侵。

醉时拈笔越精神。

爱将芜语追前事,更把梅花比那人。

回急雪,遏行云。

近时歌舞旧时情。

君侯要识谁轻重,看取金杯几许深。

长亭急管生愁。

楚天秋。

落日寒鸦飞尽、水悠悠。

红蓼岸。

白苹散。

浴轻鸥。

人在碧云深处、倚高楼。

林下路,水边亭。

凉吹水面散馀酲。

小藤床、随意横。

暗记得、旧时经。

翠荷闹雨做秋声。

恁时节、不怕听。

丙丁童子来求火,南海波斯鼻孔大。

锆獠舌头会者难,直下而今照得破。

照得破,没功过。

知你被底穿,曾与同床卧。

廉纤脱尽旧时疑,杯影蛇弦留再坐。

上尽玉梯云,还见一番佳节。

惆怅旧时行处,把青青轻折。

倚阑人醉欲黄昏,飞鸟望中灭。

天面碧琉璃上,印弯弯新月。

真珠酒滴琵琶送。

行云旧识巫山梦。

空得醉中归。

老来心事非。

江梅含日暖。

照水花枝短。

密叶似商量。

向人春意长。

世情江水淡,心事海鸥知。

瑶姬妙格。

冰姿微带霜痕拆。

一般恼杀多情客。

风弄横枝,残月半窗白。

孤山仙种曾移得。

结根久傍王猷宅。

欲笺心事呼云翮。

为报年芳,萍梗正南北。

万夫喧喧不停杵,杵声丁丁惊后土。

遍村开田起窑灶,望青斫木作楼橹。

天寒日短工役急,白棒诃责如风雨。

汉家丞相方忧边,筑城功高除美官。

旧时广野无城处,而今烽火列屯戌。

君不见高城齾齾如鱼鳞,城中萧疏空无人。

绮席流欢欢正洽,高楼佳气重重。

钗头小篆烛花红。

直须将喜事,来报主人公。

桂月十分春正半,广寒宫殿葱葱。

姮娥相对曲阑东。

云梯知不远,平步蹑东风。

壶中春早。

翦刻工夫天自巧。

雨转风斜。

吹作千林到处花。

瑶池清浅。

璧月琼枝朝暮见。

莫上扁舟。

且醉仙家白玉楼。

庾岭春归,溪格早知。

雪破寒英,一点半点,月横疏影,三枝两枝。

未放高楼吹笛,且听茆舍吟诗。

十分潇洒,一段清奇。

将谓黄梅消息绝,暗香犹有好风吹。

无禅不参,无道可学。

只责诸人如醉而醒,如梦而觉。

醉既醒,梦既觉。

虽然只是旧时人,却与旧进相辽邈。

金风簌簌惊黄叶。

高楼影转银蟾匝。

梦断绣帘垂。

月明乌鹊飞。

新愁知几许。

欲似丝千缕。

雁已不堪闻。

砧声何处村。

高楼月,倒景入阑干。

人眠绮窗影,月在青云端。

相攀不可得,空成帘幕寒。

有权有实,有照有用,些些鬼眼睛,临机要活弄。

弄得活,没疏亲。

谁知席帽下,都是旧时人。

气候如当日,山川似旧时,独来还独往,此意有谁知。

仙子奇容。

是名花第一,美占春风。

烟香笼浅翠,露靓_红。

怜舞燕,惜惊鸿。

相独步吴宫。

料认得、娇云媚雨,来自巫峰。

风流正与欢浓。

羡高楼并倚,曲影阑东。

烛摇留醉枕,尘坠恋歌钟。

三弄笛,五花骢。

莫行乐匆匆。

但看取、天长地久,笑语相逢。

寒半退。

斜掩小屏珠翠。

柳眼才醒桃欲醉。

日高帘影碎。

暗解鸳鸯罗带。

独立晚风谁会。

心事悠悠人好在。

画桥流水外。

元正启祚旧时事,万物咸新今日春。

自是天机超妙化,何须更捋鬼头市。

攀北斗,倚南辰,唱拍相随特地新。

引得水轮风轮火轮金轮相磨不俱不动,执持世界等空手。

面皮厚二寸,眉毛重八斤。

有时无事倚门立,十字街头等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