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送竹根香炉与人

枯槁形骸惟见,彫残鬓发只留须。kū găo xíng hái wéi jiàn,diāo cán bìn fà zhĭ liú xū。

平生大节堪为底,今日灰心始见渠。píng shēng dà jié kān wèi dĭ,jīn rì huī xīn shĭ jiàn qú。

诗人简介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74篇诗文

诗文推荐

西风吹信趣征鞍。

日高鸿雁寒。

稻粱啄尽不留残。

侬归阿那边。

无倚著,只苍天。

将心何处安。

长教子骏满人间。

犹令侬意宽。

湾头分手盈盈步,潜约到西湖住。

苏小门前芳草渡。

依稀曾记,小楼深巷,尽是销魂处。

到来忽下前溪路,月黑频催送柔橹。

及到前溪人又去。

游丝落絮,春来无定,总被东风误。

悠悠楚水,霭霭吴云。

孰作之合,胡然而分。

岂无良朋,我独子忻。

於穆令德,有粲其文。

君侯古循吏,及物如春家,民间自宁一,堂上何从容。

平生眼中人,此尹未易逢。

吏道益可悲,非君吾孰从。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旧锥之地。

赤骨{左骨右歷}个浑身,与人争甚闲气。

些子无明奈何,说甚祖师西来意。

.王凌谓贾充曰:“汝非贾梁道之子耶?

乃欲以国与人。

”由此观之,梁道之忠于魏也久矣。

司马景王既执凌而归,过梁道庙,凌大呼曰:“我亦大魏之忠臣也。

”及司马景王病,见凌与梁道守而杀之。

二人者,可谓忠义之至,精贯于幽明矣,然梁道之灵,独不能已其子充之奸,至使首发成济之事,此又理之不可晓者也。

故予戏作小诗云。

嵇绍似康为有子,郗超叛鉴是无孙。

如今更恨贾梁道,不杀公闾杀子元。

客到暂开扃,春芜人生满庭。

主人殊不顾,修竹为谁青。

我嗏今夜为情忙,又那得、工夫送巧。

古松不知几千年,直干欲上干青天。

樛枝下与人世接,冷风过之万壑喧。

猿惊鹤怪樵牧遁,百鬼愁绝谁傍边。

纷纷海内丝竹耳,何处缥缈来臞仙。

整襟拱听移永日,置琴弗顾僮欹眠。

松风有际意无尽,庄骚不数惟易玄。

嗟乎深山大泽松不乏,斯人往往千载之陈编。

笔端若有夜半力,一日忽在轩楹前。

止斋虚静对立久,晴昊亦为生苍烟。

毕宏韦偃骨已朽,画工一世脂粉便。

北湖居士安得此,奄有二子云山传。

北湖居士云山传,吾对孰与杜老起九原。

虞至旦兮,灵亦有喜。

蹇欲骧兮,象兴已转。

粥音送兮,灵聿归矣。

长无极兮,锡我以祉。

蘋蘩礼著,黍稷诚微。

音盈凤管,彩驻龙旂。

洪歆式就,介福攸归。

送乐有阕,灵驭遄飞。

松直棘曲,凫短鹤长。

日移山影转,风送野花香。

四祖基庆,三后在天。

芳侑备成,灵娭其旋。

孝孙应嘏,受福永年。

送之怀之,明发恻然。

白首师儒学愈专,未应褐博缨鲜。

离群旧友青云上,负笈诸生绛帐前。

京洛风尘销客袂,江湖春色趁归船。

飘然无复羁名累,道信乡闾足谓贤。

炎精式降,苍生攸仰。

羞列豆笾,酒陈牺象。

昭祀有应,冥期不爽。

送乐张音,惟灵之往。

春雨如膏,春云如鹤。

忽此忽彼,乍休乍作。

枯荄离离,维风太迟。

幽石片片,辽空亦危。

一花五叶兮不相似,独孤明兮还自知。

还自知,历魏游梁徒尔为。

帝图草创,皇业初开。

功高佐命,业赞云雷。

归天台五首自从夫君来,剑气躔须女。

游刃肯綮间,淬锋沧浪浦。

直气浩难容,才名世所妒。

枳棘岂栖鸾,百里非贤路。

善刀谨自藏,大烹鼎可负。

文远在驴粪中过夏,面赤不如语直。

赵州贫他小利,赢得个糊饼。

检点将来,也是普州人送贼。

鹅王择乳,素非鸭类。

两便星前秉烛游。

滔滔车马九河流。

耳听宣政升平曲,目断炎兴未复州。

闻鼓吹,强欢讴。

被人嗺送作遨头。

凭谁为扫妖氛静,却与人间快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