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紫极宫庭阔,扶疏四五栽。zĭ jí gōng tíng kuò,fú shū sì wŭ zāi。

初闻一叶落,知是九秋来。chū wén yī yè luò,zhī shì jiŭ qiū lái。

实满风前地,极添雨后苔。shí măn fēng qián dì,jí tiān yŭ hòu tái。

群仙傥来会,灵凤必徘徊。qún xiān tăng lái huì,líng fèng bì pái [huái,huí]。

诗人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1252篇诗文

诗文推荐

梧桐叶落雨潇潇。

四更里,云收彻。

海底星龟弄明月。

处处琼花结。

火候抽添按时节。

子午氤氲降红屑。

猛把天机泄。

梧桐子,人在御街游。

凤宿云绡金缕带,龙池翠帐玉香球。

宫女后庭秋。

会稽八月秋始凉,梧桐叶落覆井床,月明缟树遶惊鹊,露下湿草啼寒螿。

丈夫行年过六十,日月虽短志意长。

匣中宝剑作雷吼,神物那得终摧藏。

君不见昔时东都宗大尹,义感百万虎与狼,疾危尚念起击贼,大呼过河身已僵。

梧桐叶上秋萧瑟。

画阑桂树攒金碧。

花底最风流。

相逢不上楼。

数枝添宝髻。

滴滴香沾袂。

杯到莫留残。

雾窗疑广寒。

一著高一著,一步阔一步。

明眼人前,犹涉路布。

凤栖不在梧桐树。

风剪梧桐。

过江人物萃樵引。

更高千万丈,还我上头行。

杨柳春风丞相府,梧桐夜雨济王家。

池落开遍莲房老。

秋声已入梧桐表。

葵扇与桃笙。

尚宜相带行。

危亭三百尺。

爽气真堪挹。

沦茗且盘旋。

翩翩吾欲仙。

山抹修眉横绿净。

浦溆生寒,立尽梧桐影。

香灺未消帘幕静。

醉红如洗风吹醒。

一夜秋声连玉井。

梦落孤篷,已尽山阴兴。

戍角凄凉清漏永。

江南烟雨何堪省。

辉辉短景留寒光,瓦檐霜湿梧桐黄。

老蛩不知秋已去,白昼啧啧空啼墙。

岁云暮矣羁旅伤,块独守此天一方。

床头书史谈虞唐。

我言匪耄听者狂。

一叶梧桐窗外落,金菊出疏篱。

策杖昂簪信步移。

迷我曲江池。

鹤驾匆匆归旧路,回首赴仙期。

云映青童笑问伊。

家住五陵溪。

晚色寒清入四檐。

梧桐冷碧到疏帘。

小花未了烛花偏。

瑶瓮孛堆春这里,锦屏屈曲梦谁边。

熏笼香暖索衣添。

信口道一句,栗棘金圈皆露布。

信脚行一步,柳陌花衢非活路。

未开口,未举足,已前荐得,放你有个入头处。

东湖一箭落双鵰,凤栖不在梧桐树。

二更里,传宇宙。

一点灵光渐通透。

虎龙功交严抵备,三尸莫教走。

慧剑空中报冤雠。

斩却群魔首。

四时咸一德。

五气或同论。

犹吹凤凰管。

尚对梧桐园。

器圜居士厚。

位总配神尊。

始知今奏乐。

还用我云门。

夜迢迢,草白露,寒衣未曾絮。

碧杵白玉床,桂花新水香,长廊曳屟踏月光。

莎鸡出户萤入房,金井梧桐生夜凉。

凉风起,声转促,绣阁琼窗灭红烛。

凄凄玉关情,秋来乱心曲。

乱心曲,其奈何?

银河咫尺愁风波,何况桑乾道路多。

清夜灯前花报喜。

心随社燕凉风起。

云路修成宝月时。

东楼怅望君先归。

沆瀣秋香生玉井。

画檐深转梧桐影。

看君西去侍明光。

杯中丹桂一枝芳。

悄静菊花天,洗尽梧桐雨。

倍九周遭烂熳开,祝寿当头取。

顶戴御袍黄,叠秀金棱吐。

仙种花容晚节香,人愿争先睹。

午转槐阴,正炎暑、侵肌似醉。

问何处、披襟散发,解衣扬袂。

傍沼茅亭杨柳绿,倚崖草阁梧桐翠。

唤玉人、纤手掬清泉,生凉意。

开枕簟,浮瓜芰。

琼液浅,歌喉细。

对文禽雪鹭,助成幽致。

十顷碧莲潇洒国,万竿修竹清凉世。

算此时、情绪有谁同,吾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