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杂言(十一首)

士有避世者,高居浙江源。shì yŏu bì shì zhĕ,gāo jū zhè jiāng yuán。

王室方横溃,斯人独孤骞。wáng shì fāng héng [kuì,huì],sī rén dú gū qiān。

抱琴倚衡门,清风拂朱弦。bào qín yĭ héng mén,qīng fēng fú zhū xián。

举世莫能屈,乃独诣任延。jŭ shì mò néng qū,năi dú yì [rèn,rén] yán。

扫门为辱,尺牍情屡宣。săo mén wèi rŭ,chĭ dú qíng lǚ xuān。

意义有相激,权位非所先。yì yì yŏu xiāng jī,quán wèi fēi suŏ xiān。

周公下白屋,斯礼自古然。zhōu gōng xià bái wū,sī lĭ zì gŭ rán。

区区功曹檄,何足致高贤。qū qū gōng cáo xí,hé zú zhì gāo xián。

诗人简介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早年随父宦江浙,因兵乱不得归。后与徐贲约定侨居吴兴,为安定书院山长,再徙于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洪武初年入京,不得朱元璋喜好,洪武四年(1371)又至京师,因应对不称旨,放还。再征,授太常司丞。朱元璋曾亲述滁阳王事实,命张羽撰写庙碑。洪武十八年(1385)坐事流放岭南,未半道召还,投龙江而死,一说是被人绑起扔进长江淹死。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 237篇诗文

诗文推荐

谷熟豆熟,粥足饭足。

仰面看天,两手扪腹。

正觉山前,双林树下。

弄假像真,弄真像假。

临风哮吼载嵩牛,顾影嘶鸣韩干马。

三门佛殿,一见便见。

踢倒净瓶,撼动门扇。

天桥横海上,石人走玉阶。

玄源歌,孰得唱。

妙唱奇,岂得知。

明离之象,少阳之位。

固邦为本,央天作贰。

备范克温,冖章斯行。

丕宣令献,恭守宗器。

瞿昙瞬目,迦叶破颜。

山僧闻得,咬定牙关。

等闲应问岂安排,一句全提隐顕该。

薄雾依依笼古径。

孤峰终不露崔嵬。

好个话端,阿谁解举。

举得十分,未敢相许。

惟德声香,升闻八方。

奥神临之,来从帝乡。

万灵景术,有烨其光。

监我精纯,降福穰穰。

玄中之玄,妙中之妙。

识其渊源,得其枢要。

普化踢倒饭床,水潦呵呵大笑。

权实双行,主宾互立。

拿空塞空,以的破的。

入门便喝,全无巴鼻。

引得儿孙,弄粥饭气。

歆我斋明,威行如存。

牲牲是享,圭玉其温。

群公执事,变既骏奔。

礼成告入,咸福黎元。

百丈清规,千古洪范。

藏这则虚空绝迹。

用之则纲令森严。

一冬二冬,你侬我侬。

暗中偷笑,当面脱空。

虽是寻常茶饭,谁知米裹有虫。

岂不见南泉道夜来好风,吹折门前一枝松。

乾元资始,坤元资生。

允也圣德,同实异名。

春王三朝,典册羔行。

咨尔上公,相德以登。

元祀介福,孰绥孰将。

归于尊亲,孝哉君王。

载镂斯乐,载琢斯章。

得名得寿,如虞如唐。

人独归,日将暮。

孤帆带孤屿,远水连远树。

难作别时心,还看别时路。

启庭户,列芳鲜;

目眇眇,心绵绵,因风托雨降琼筵。

纷下拜,屡加笾,人心望岁祈丰年。

高明者乾,博厚者坤。

以清以宁,资始资生。

寿胡可度,德胡要评。

顾言从欲,诞受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