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寄题鲁如晦需堂

鲁僖有贤裔,家在吴江东。lŭ xī yŏu xián yì,jiā zài wú jiāng dōng。

宏词与奥学,浩渺江无穷。hóng cí yŭ ào xué,hào miăo jiāng wú qióng。

魁然栋梁姿,久困荆棘中。kuí rán dòng liáng zī,jiŭ kùn jīng jí zhōng。

抱能未施邦,殆与张籍同。bào néng wèi shī bāng,dài yŭ zhāng jí tóng。

人皆盲於心,我目昏不矇。rén jiē máng [wū,yū,yú] xīn,wŏ mù hūn bù méng。

而君乃能勇退,奉祠环堵宫。ér jūn năi néng yŏng tuì,fèng cí huán dŭ gōng。

筑圃号通隐,花竹罗青红。[zhù,zhú] pŭ hào tōng yĭn,huā zhú luó qīng hóng。

郡山涌其前,湖光湛冲瀜。jùn shān yŏng qí qián,hú guāng zhàn chōng róng。

日哦松菊间,志气骄王公。rì [é,ó,ò,wó,wò] sōng jú jiān,zhì qì jiāo wáng gōng。

客来醉需堂,饮食沾奴童。kè lái zuì xū táng,yĭn shí zhān nú tóng。

嗟予老且倦,齿豁仍头童。jiē [yŭ,yú] lăo qiĕ juàn,chĭ [huò,huō,huá] réng tóu tóng。

田芜未能归,惭愧通隐翁。tián wú wèi néng guī,cán kuì tōng yĭn wēng。

诗人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1047篇诗文

诗文推荐

南宫鸳鸯地,何忽乌来止。

故人锦帐郎,闻乌笑相视。

疑乌报消息,望我归乡里。

我归应待乌头白,惭愧元郎误欢喜。

萧萧木叶下西山,便觉莼兴不闲。

莫踏长虹千尺去,孤帆正在暮云间。

宇宙一杯酒,暝色倚重湖。

青山杳杳何处,烟水泻愁予。

别岸风涛喷薄,半夜鱼龙悲啸,能撼我诗无。

李白醉不醒,唤起问何如。

是耶非,天莽苍,雪模糊。

苍颜白发如此,空复笑今吾。

寄语鹭朋鸥侣,好在风飧水宿,底处不烟芜。

吾亦从此逝,从我者谁欤。

老郎日日忧苍鬓,远守年年厌白蘋.终日相思不相见,长频相见是何人。

春风似箭,春雨如膏。

旷劫来事,不隔丝毫。

明镜如明月。

恒常置匣中。

何须照两鬓。

终是一秋蓬。

曾子虽鲁,纤悉不遗。

吾道一贯,以鲁得之。

易箦得正,手足斯启。

仁为己任,死而后已。

峰势欲开树为遮,崔鬼画态间槎枒。

本来枫(木解)经霜染,错认夕阳一片霞。

紫蜡团心栗玉忪,荼下蘼香色似同宗。

因思弄蕊攀条处,花刺勾人晓露浓。

银鸳金凤画暗销。

晓帘栊、新翠渐交。

算多少、相思恨,被东风、吹上柳梢。

罗窗夜夜梨花瘦,奈月明、香梦易消。

便拟倩、题红叶,趁落花、流过谢桥。

明珠翠羽。

小绾同心缕。

好去吴松江上路。

寄与双鱼尺素。

兰桡飞取归来。

愁眉待得伊开。

相见嫣然一笑,眼波先入郎怀。

东泉千年流不休,西泉千年秘不流。

临海令君一念作,猿鸟未知泉已觉。

殿脚西头苍石根,向来元无泉眼痕。

一朝擘崖迸膏乳,却与东泉作宾主。

令君已升金掌中,白鹤古祠烟雨蒙。

父老思君难弃得,登亭饮泉三叹息,祝君公台寿千百!

蟹与人同健,诗如酒怕陈。

五峰路上,双涧寺前。

藏头露面,抚背拍肩。

举笔欲题题不得,断崖千仞锁寒烟。

自洗洮州绿。

,闲题柿叶红。

一尘空水月,百念老霜风。

钝菊凄犹蕾,颠桃艳已丛。

斡流千万变,谁实主鸿蒙。

波际插翠筠,离离似清籞.游鳞到溪口,入此无逃所。

斜临杨柳津,静下鸬鹚侣。

编此欲何之,终焉富春渚。

淳清育物,瑞木成文。

元气陶治,非烟人氛。

玄贶昭格,至和所熏。

登歌裸献,肸乡如闻。

吴老公,薄心肠。

夕河南,旦贞阳。

诈书实报恩作殃,一身非魏还非梁。

彼穷归义弃不祥,公心不薄尔可忘。

梁家养客如养狼,狼入彼室坏彼堂。

当时许媾惟朱张,溧阳公主谁家郎,乐游丝竹令人伤。

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鬓如云。

霞裙月帔一群群。

来洞口,望烟分,刘阮不归春日曛。

微官同侍苍龙阙,直谏偏推白马生。

(《寄李补阙》,出《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