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大通禅师真赞

前波法涌,後波大通。qián bō fă yŏng,hòu bō dà tōng。

大通法涌,彻底澄空。dà tōng fă yŏng,chè dĭ chéng kōng。

圆照愿海,千沤一实。yuán zhào yuàn hăi,qiān [òu,ōu] yī shí。

圆通法流,滔天沃日。yuán tōng fă liú,tāo tiān wò rì。

三世一念,十方见前。sān shì yī niàn,shí fāng jiàn qián。

铜崖铁壁,不可攀缘。tóng yá tiĕ bì,bù kĕ pān yuán。

见即弹指,蹉过万千。jiàn jí dàn zhĭ,cuō guò wàn qiān。

大则偏圆异位,通则真假同源。dà zé piān yuán yì wèi,tōng zé zhēn jiă tóng yuán。

观者著眼,是传非传。guān zhĕ zhù yăn,shì [chuán,zhuàn] fēi [chuán,zhuàn]。

诗人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2379篇诗文

诗文推荐

青天无涯,白云不羁。

流水抱山转,征人踏月归。

应以比丘得度者,个般形像对来机。

贫眉似促,饥眼觉大。

口噤禅游,鼻通气快。

心不萌个处转机,卦未兆阿谁来买。

应世随缘,龊家得彩。

渠侬面目,画则不似。

只因伎俩全无,重负杨岐担子。

棒喝机前,阿谁敢拟。

横抛掷破沙盆,通玄峰顶清风起。

画以有声著,诗以无声名。

有声者道祖之所已知,无声者道祖之所欲为而未能者也。

妙处难传,明明像先。

光凝雪月,秋连水天。

百亿分身随应事,更嫌何处不周旋。

入山去,何所图,出山来,胡为乎。

早知今日事,悔不愤当初。

转腊回头,百般卖弄。

滞贷只些儿,尽力拽不动。

吽吽,我不信得恁麽郑重。

我今得遇,便向难中做。

决要脱家缘,细寻思、不堪回顾。

黜妻屏子,绝利更忘名,离去声乡关,归物外,称个超然悟。

马猿捉住。

修葺真园所。

岂敢恋冤亲,要龟蛇、时时厮觑。

援其性命,出自太原公,掌元初,成圆相,踏碎根源路。

据胡床,握麈柄。

句中起倒,机头偏正。

真得出思议,妙应亡眺听。

彻二仪万象根源,识诸佛历代性命。

曲直逆顺兮任纵任横,长短方圆兮何少何剩。

道远乎哉,触事而真。

罗公照镜,李婆映水。

鼻孔各别,娘生一般。

会与不会,福使铁钱。

触忤梁王,恓恓渡江。

九年冷坐,重重话堕。

一花五叶自芬披,不在春风著意吹。

写出个僧,冷淡无能。

默耕田地,力锄葛藤。

入海泥牛绝消息,度河月兔有光棱。

携去尘中成化事,更嫌何处不相应。

小姝先行,老爷踵去。

无意奔丧,急寻死路。

哭泣煞孤孀这老娘,钁头边事难分付。

不参鼻祖禅,不使冬瓜印。

倒拈定命索,单提不犯令。

天堂地岳莫能收,佛界魔宫任意游。

因寻清水闸,误入赤城州。

文学之目,名重一时。

为君子儒,作魏侯师。

不要后礼,始可言诗。

假盖小嫌,圣亦不疵。

布袋挨开,猿啼晓月。

海岳逃形,佛魔路绝。

列列挈挈,翘翘杰杰。

大机兮棒打不回闲,大用兮利剑流鲜血。

别别,出海昆仑头戴雪。

听咨告,小事要君知。

万事苦求终害己,得便宜处落便宜。

伶俐不如痴。

真休炼,心外莫行持。

只具眼前为见在,自然烦恼不相随。

步步入无

幼则随群,长而异众,一心法?行持。

书符咒水,治病救灾危。

建德和偷不显,厌华丽、粝食粗衣。

亲曾遇,重阳师父,传授入希夷。

自知功行满,速来访我,径就归期。

便怡然拂袖,应限宜时。

此者彭城了了,马风风、当赋新词。

长生得,携云仙去,跨鹤赴瑶池。

堪叹世间迷误,转转增隆,怎得*难。

被他同等,一例相赞。

每每攒头聚复散。

总做作、百端缭乱。

这鬼使暗里、常常把你细算。

待临头,看痴汉。

越骋惺惺,伶俐高强,欺慢无惮。

大遇尤、罔圣昧神厮玩。

此则看看业限贯。

怎生躲避,也难逃窜。

见追贴、个个添烦恼,共拚尽阴司断。

坐曲木床,握乌藤杖。

铸佛祖之楷模,活丛林之气像。

你莫来虎口撩须,谁更敢蛇头揩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