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yù jiăn luó yī hán wèi qù,bù juăn zhū lián,rén zài shēn shēn chù。

残杏枝头花几许。cán xìng zhī tóu huā jĭ xŭ。

啼红正恨清明雨。tí hóng zhèng hèn qīng míng yŭ。

尽日沈香烟一缕。jìn rì shĕn xiāng yān yī lǚ。

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sù jiŭ xĭng chí,năo pò chūn qíng xù。

远信还因归燕误。yuăn xìn huán yīn guī yàn wù。

小屏风上西江路。xiăo píng fēng shàng xī jiāng lù。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 ①沉烟:即沉水香,俗称沉香,是一种珍贵香料。 ②宿酒:昨晚饮过酒,表示饮后而睡。 ③恼破:恼煞。 【评解】 这首深闺怀人词,语不多,情无限。含蓄蕴藉,神情宛然。缱绻缠绵而又不粘不滞,疏秀淡雅,正表现了这首词的特色。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段警拔不足而静婉有余,后段以闲淡之笔,写怀人心事。结处风华掩映,含蓄不尽。德麟为安定郡王,天水氏固多才子也。李攀龙《草堂诗余隽》:托杏写兴,托燕传情,怀春几许衷肠。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闺情,清超绝俗。起三句,画出绣阁姝丽、惆怅自怜之态,欲减罗衣而又未减,盖以寒犹未去也。为恐极目生愁,故珠帘不卷。“红杏”两句,因雨惜花,帘虽未卷,然料想花枝经雨,必已零落殆尽,故惜花而又恨雨。换头三句,极写凄寂之况。“宿酒醒迟”,可见恨深酒多,一时难醒,而醒来空对一缕沉香,仍是无聊已极。 “飞燕”两句,更深一层,叹人去无信,空对屏风怅望。因见屏风上之西江路,遂忆及人去之远,余韵殊胜。--引自惠淇源《婉约词》---------------------------------------这首抒写闺中怀人之情的词 ,语不多,情无限,写得清超绝俗,澹雅疏秀,别具一格。上片首句写冬春之交闺客佳人“ 欲减罗衣”,却又踌躇起来,因为她感到此时寒意犹未消去,暗示了女主人公因气候变化无常而最难将息的心情 。“不卷珠帘 ,人在深深处 。”虽未直接说出闺中人的心绪,却画出一位佳人惆怅自怜之态,使人隐隐感受到她心中的愁闷。以下两句点明女主人公愁闷的表层原因——清明时节的连绵春雨 。这场雨 ,不仅使气候“寒未去”,“欲减罗衣”不能,更重要的,它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雨打花枝,落红无数!所以,帘虽未卷,而女主人公十分关切庭院中的花儿 ,迫不及待地问询:“红杏枝头花几许?”当然,不消问,她也料到娇艳的杏花定然会遭到的命运了!她仿佛看到那枝头稀稀拉拉几朵残存的红杏,依稀还带着雨痕,像啼哭一样,憎恨那残酷无情的清明雨呢 !当然花儿哪有悲与恨,只不过是人的感情折光而已。但按其情绪之剧烈程度看,闺中人因此而啼哭而憎恨,看来不像是一般伤春、惜花的意绪了 。词是中女主人公之“止恨清明雨”,当别有感恨。人世间有许多人和事有如花儿般的美好,结果却被一场无情“风雨”破坏了 。“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这两句词实是颇富有象征意味的。词之上片,将女主人公惜花伤春的意绪表达得颇为动人。过片三句 ,转写闺中人内心极度的凄寂和苦闷。“尽日沉烟香一缕”,她终日对首一缕袅袅香烟出神,深闺之寂寞冷清和人的百无聊赖可想而知。“尽日”,即李清照所说“愁永昼”也。尽日苦坐愁城,无法排遣,唯有借酒浇愁。“宿酒醒迟”,可见恨深酒多,以致一时难醒了,而醒来仍然是空对“沉烟香一缕”而已,此种境遇何等难挨!“恼破春情绪”,关合上片惜花恨雨,极力渲染出一个“愁”字。结尾两句点出女主人公愁思重重的深层原因——佳人怀人心事。“飞燕又将归信误”,她多么希望春燕给她带来远人的信息,而它们却如史达祖笔下那“便忘了,天涯芳信”的双燕,多么令人失望!于是她只好空对屏风怅望:“小屏风上西江路”,淡烟流水的画屏上画的正是通往西江之路,回想当初心爱之人正是从这水路远去的!歇拍写出了闺人佳人对心上人的一往情深,读之令人感到意犹未尽,一咏三叹。《草堂诗余正集 》评此词结句曰 :“末路情景,若近若远 ,低徊不能去。”这一评语,极为准确,精炼地概括出此词含蓄蕴藉、语婉意深的风格。

诗人简介

赵令畤(1061~1134)初字景贶,苏轼为之改字德麟,自号聊复翁。太祖次子燕王德昭﹝赵德昭﹞玄孙。元祐中签书颍州公事,时苏轼为知州,荐其才于朝。后坐元祐党籍,被废十年。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迁宁远军承宣使。四年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著有《侯鲭录》八卷,赵万里为辑《聊复集》词一卷。► 49篇诗文

诗文推荐

狂踪怪迹。

谁料年老,天涯为客。

帆展霜风,船随江月,山寒波碧。

如今著处添愁,怎忍看、参西雁北。

洛浦莺花,伊川云水,何时归得。

已回邻面三年粉,又结寒丝几茧冰。

狨掷寒条马见惊。

秋山骨瘦,秋水神清。

岩松寒更翠,澗月夜还明。

灵然曲木坐不语,四海九州俱太平。

不是蛾儿不是酥。

化工应道也难摹。

花儿清瘦影儿孤。

多情处,时有暗香浮。

试问玉肌肤。

夜来霜雪重,怕寒无。

一枝欲寄洞庭姝。

可惜许,只有雁衔芦。

丛林荒落水云寒。

风味辛酸话转难。

隐隐一枝一外去,不知何处择人安。

霜杵敲寒,风灯摇梦。

岚重琴棋湿,风长枕簟寒。

娟娟月满。

冉冉梅花暖。

春意初长寒力浅。

渐拟芳菲满眼。

当时吉梦重重。

间生天子三公。

付与人间桃李,年年管领春风。

芒鞋着层丘,甘若卧华屋。

了然非梦觉,似是前境熟。

行行上青冥。

下视八荒促。

回溪绾文练,叠障环群玉,厨烟起城隅,远借晴林绿。

恍疑坐虚堂,淡墨写缣幅。

缅怀季与刘,静躁等臧谷。

身名千载后,岩影空贵躅。

霜林木叶下,悲籁喧寒谷。

我如凌风翰,不受世网束。

团浦白毡帐,清夜倘可卜。

更随孤月来,一洗昏衢目。

锦镜浓妆十样花,练拖寒瀑挂苍崖。

无宾主句全机露,见得分明眼著砂。

依亡妙尽,犹隔天涯。

夺取黄梅无底钵,且教卢老去担柴。

禽寒时动竹,露重忽翻荷。

秋风清,秋月明,征人思妇难为情。

难为情,蟋蟀远壁鸣寒声,霜砧皓腕愁不胜。

愁不胜,愁不可剪衣可成,梦君先到黄龙庭。

玉烟浮动。

银阙三山连海冻。

翠袖阑干。

不怕楼高酒力寒。

双松冻折。

忽忆衰翁容易别。

想见鸥边。

压损年时小钓船。

负崖临壑几千竿,掩映虚堂绕曲栏。

森矗翠幢参玉槊,毡毸戏青鸾。

三冬已见龙孙起,六月犹便虎啸寒。

置酒会歌貍首节,要令鼠子不相干。

深深沉沉,心不见心。

理亡出没,妙超古今。

锦机丝度密无缝,玉澗玉流寒有音。

友约寒山拾得子,拍手一笑舒胸襟。

白日寒无色,黄流涨未平。

云低催夕暝。

江浊污秋清。

尚觉物多累,敢期诗有声。

穷愁今至骨,书或似虞卿。

高楼月,倒景入阑干。

人眠绮窗影,月在青云端。

相攀不可得,空成帘幕寒。

肌骨瘦寒,气貌衰残。

坐冷秋生河阔,心空月堕潮乾。

善财游历百城了,楼阁门开指一弹。

帘烘泪雨干,酒压愁城破。

冰壶防饮渴,培残火。

朱消粉退,绝胜新梳里。

不是寒宵短,日上三竿,殢人犹要同卧。

如今多病,寂寞章台左。

黄昏风弄雪,门深锁。

兰房密爱,万种思量过。

也须知有我。

著甚情悰,你但忘了人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