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jìn dào fēng nián ruì,fēng nián shì ruò hé。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cháng ān yŏu pín zhĕ,wèi ruì bù yí duō。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1]若何:怎么样。  有一类诗,刚接触时感到质木无文,平淡无奇,反复涵咏,却发现它自有一种发人深省的艺术力量。罗隐的《雪》就是这样的作品。  题目是“雪”,诗却非咏雪,而是发了一通雪是否瑞兆的议论。绝句长于抒情而拙于议论,五绝篇幅极狭,尤忌议论。作者偏用其短,看来是有意造成一种特殊的风格。  瑞雪兆丰年。辛勤劳动的农民看到飘飘瑞雪而产生丰年的联想与期望,是很自然的。但眼下是在繁华的帝都长安,这“尽道丰年瑞”的声音就颇值得深思。“尽道”二字,语含讥讽。联系下文,可以揣知“尽道丰年瑞”者是和“贫者”不同的另一世界的人们。这些安居深院华屋、身袭蒙茸皮裘的达官显宦、富商大贾,在酒酣饭饱、围炉取暖、观赏一天风雪的时候,正异口同声地大发瑞雪兆丰年的议论,他们也许会自命是悲天悯人、关心民生疾苦的仁者呢!  正因为是此辈“尽道丰年瑞”,所以接下去的是冷冷的一问:“丰年事若何?”即使真的丰年,情况又怎样呢?这是反问,没有作答,也无须作答。“尽道丰年瑞”者自己心里清楚。唐代末叶,苛重的赋税和高额地租剥削,使农民无论丰歉都处于同样悲惨的境地。“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这些诗句对“事若何”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但在这首诗里,不道破比道破更有艺术力量。它好象当头一闷棍,打得那些“尽道丰年瑞”者哑口无言。  三、四两句不是顺着“丰年事若何”进一步抒感慨、发议论,而是回到开头提出的雪是否为瑞的问题上来。因为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抒写对贫者虽处丰年仍不免冻馁的同情,而是向那些高谈丰年瑞者投一匕首。“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好象在一旁冷冷地提醒这些人:当你们享受着山珍海味,在高楼大厦中高谈瑞雪兆丰年时,恐怕早就忘记了这帝都长安有许许多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露宿街头的“贫者”。他们盼不到“丰年瑞”所带来的好处,却会被你们所津津乐道的“丰年瑞”所冻死。一夜风雪,明日长安街头会出现多少“冻死骨”啊!“为瑞不宜多”,仿佛轻描淡写,略作诙谐幽默之语,实际上这里面蕴含着深沉的愤怒和炽烈的感情。平缓从容的语调和犀利透骨的揭露,冷隽的讽刺和深沉的愤怒在这里被和谐地结合起来了。  雪究竟是瑞兆,还是灾难,离开一定的前提条件,是很难辩论清楚的,何况这根本不是诗的任务。诗人无意进行这样一场辩论。他感到憎恶和愤慨的是,那些饱暖无忧的达官贵人们,本与贫者没有任何共同感受、共同语言,却偏偏要装出一副对丰年最关心、对贫者最关切的面孔,因而他抓住“丰年瑞”这个话题,巧妙地作了一点反面文章,扯下了那些“仁者”的假面具,让他们的尊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诗里没有直接出现画面,也没有任何形象的描绘。但读完全诗,诗人自已的形象却鲜明可触。这是因为,诗中那些看来缺乏形象性的议论,不仅饱含着诗人的憎恶、蔑视、愤激之情,而且处处显示出诗人幽默诙谐、愤世疾俗的性格。从这里可以看出,对诗歌的形象性是不宜作过分偏狭的理解的。  (刘学锴)

诗人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515篇诗文

诗文推荐

雪底黄精与不疏。

幂幂尘埃。

叹自古悠悠,不省沉埋。

利名场上,人我丛中,单认这个形骸。

念本来一点,谁无分、都是仙材。

谩疑猜。

唤千声酩酊,不肯头回。

何日梦中惊觉,管识破从前,白蚁庭槐。

洞天深处,霞友云朋,谈冰咀雪相陪。

对紫芝幽圃,香风里、碧酒倾杯。

信悠哉。

有龙蟠虎绕,沉醉蓬

云光偏乱眼。

风声特噤心。

冷猿披雪啸。

寒鸟抱冻沉。

今朝一壸酒。

实是胜千金。

负恩无以谢。

惟知就竹林。

雪发霜髭,古岩阿师。

坐寒空劫眼,机活用时眉。

文殊靠倒维摩诘,帝释仰赞须菩提。

如今喫饭下堂去,谁敢等闲欺石梯。

雪暗岭头云,竹冷溪边树。

还似潇湘缥缈人,玉骨笼香雾。

月下幽香度。

梦里香魂驻。

回首南枝酒半醺,寂寞无寻处。

雪册中,夜半子。

眼见星,丑恶露。

四十九年分疏不去,儿孙千古遭涂污,腊八年年是一度。

高岩之雪兮颠毛衰白,远水之秋兮眼棱寒碧。

气清夜永兮月低,斗冷河空兮露泣。

借伴之机,起家之力。

二仪万像兮相与流通,十方三世兮自然平出。

我与这老汉,本自无交涉。

狭路偶相逢,欢喜成冤结。

此结不可解,此冤不可雪。

唵喷喷{左口右发}{左口右发}勑摄。

须发沧浪,形容寒瘠。

春林带雪痕,云山染秋色。

光明一点兮蚌有蕴於月华,清净八弦兮鸟不飞而天碧。

星汉斜,乐无涯。

明月千门雪,银灯万树花。

白发四老人,何曾在商颜。

烦君纸上影,照我胸中山。

山中亦何有,木老土石顽。

正赖天日光,涧谷纷斓斑。

我心空无物,斯文定何间。

君看古井水,万象自往还。

君归岭北初逢雪,我亦江南五见春。

寄语风流王武子,三人俱是识山人。

玉润金明。

记曲屏小几,翦叶移根。

经年汜人重见,瘦影娉婷。

雨带风襟零乱,步云冷、鹅筦吹春。

相逢旧京洛,素靥尘缁,仙掌霜凝。

国香流落恨,正冰铺翠薄,谁念遗簪。

水天空远,应念矾弟梅兄。

渺渺鱼波望极,五十弦、愁满湘云。

凄凉耿无语,梦入东风,雪尽江清。

夤缘心,和合相,傀儡棚头呈伎俩。

打破画屏归去来,家山田地还清旷。

扫断情尘,沥乾识浪,虚明游践兮风月一壶,梦冷转身兮雪云万丈。

家风贫自惭,面孔恶人嫌。

点漆之眼有角,截筒之鼻无尖。

颠毛寒覆雪,项瘿暗消盐。

说妙谈玄兮迟钝口觜,呵佛骂祖兮诳吓闾阎。

这一粒,甚处生。

阴阳未判,芽孽先萌。

开花也一川雪霁,结实也万顷云横。

收拾归来香满钵,饭余散步自闲行。

山之寒兮带雪,水之清兮含月。

默而灵兮卓卓妙存,静而应兮尘尘光发,彻见离微兮任出任没。

野云半肩,寒雪一颠。

海树珊瑚月,岩松琥珀年。

眼合觅不见祖,心空初不留禅。

森罗万像纵横说,相与证明输我然。

人间奇绝。

只有梅花枝上雪。

有个人人。

梅样风标雪样新。

芳心不展。

嫩绿阴阴愁冉冉。

一笑相看。

试荐冰磐一点酸。

画堂帘卷兽香浓。

花上雪玲珑。

平地十洲三岛,蟠桃已试春红。

清朝旧德,仙姿难老,主眷方隆。

烂醉笙歌丛里,年年先占春风。

未飞三日雪,却报一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