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鼓声中浪渺瀰,古枫阴砌藓封碑。
行人到此自恭肃,不似巫山云雨祠。
悲风淅淅兮波绵绵,芦花万里兮凝苍烟。
虬螭窟宅兮渊且玄,排波叠浪兮沈我天。
所覆不全兮身宁全,溢眸恨血兮徒涟涟。
誓将柔荑抉锯牙之喙,空水府而藏其腥涎。
青娥翠黛兮沈江壖,碧云斜月兮空婵娟。
吞声饮恨兮语无力,徒扬哀怨兮登歌筵。
王屋山人魏万,云自嵩宋沿吴相访,数千里不遇。
乘兴游台越,经永嘉,观谢公石门。
后于广陵相见,美其爱文好古,浪迹方外,因述其行而赠是诗。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
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
魏侯继大名,本家聊摄城。
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
十三弄文史,挥笔如振绮。
辩折田巴生,心齐鲁连子。
西涉清洛源,颇惊人世喧。
采秀卧王屋,因窥洞天门。
朅来游嵩峰,羽客何双双。
朝携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鬼谷上窈窕,龙潭下奔潈。
东浮汴河水,访我三千里。
逸兴满吴云,飘飖浙江汜。
挥手杭越间,樟亭望潮还。
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
白马走素车,雷奔骇心颜。
遥闻会稽美,且度耶溪水。
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
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
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
天台连四明,日入向国清。
五峰转月色,百里行松声。
灵溪咨沿越,华顶殊超忽。
石梁横青天,侧足履半月。
忽然思永嘉,不惮海路赊。
挂席历海峤,回瞻赤城霞。
赤城渐微没,孤屿前峣兀。
水续万古流,亭空千霜月。
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
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
喷壁洒素雪,空濛生昼寒。
却思恶溪去,宁惧恶溪恶。
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
路创李北海,岩开谢康乐。
松风和猿声,搜索连洞壑。
径出梅花桥,双溪纳归潮。
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
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岧峣. 岧峣四荒外,旷望群川会。
云卷天地开,波连浙西大。
乱流新安口,北指严光濑。
钓台碧云中,邈与苍岭对。
稍稍来吴都,裴回上姑苏。
烟绵横九疑,漭荡见五湖。
目极心更远,悲歌但长吁。
回桡楚江滨,挥策扬子津。
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风尘。
五月造我语,知非儓儗人。
相逢乐无限,水石日在眼。
徒干五诸侯,不致百金产。
吾友扬子云,弦歌播清芬。
虽为江宁宰,好与山公群。
乘兴但一行,且知我爱君。
君来几何时,仙台应有期。
东窗绿玉树,定长三五枝。
至今天坛人,当笑尔归迟。
我苦惜远别,茫然使心悲。
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
碑者,悲也。
古者悬而窆,用木。
后人书之以表其功德,因留之不忍去,碑之名由是而得。
自秦汉以降,生而有功德政事者,亦碑之,而又易之以石,失其称矣。
余之碑野庙也,非有政事功德可纪,直悲夫甿竭其力,以奉无名之土木而已矣!
瓯越间好事鬼,山椒水滨多淫祀。
其庙貌有雄而毅、黝而硕者,则曰将军;
有温而愿、晰而少者,则曰某郎;
有媪而尊严者,则曰姥;
有妇而容艳者,则曰姑。
其居处则敞之以庭堂,峻之以陛级。
左右老木,攒植森拱,萝茑翳于上,鸱鸮室其间。
车马徒隶,丛杂怪状。
甿作之,甿怖之,走畏恐后。
大者椎牛;
次者击豕,小不下犬鸡鱼菽之荐。
牲酒之奠,缺于家可也,缺于神不可也。
不朝懈怠,祸亦随作,耄孺畜牧栗栗然。
疾病死丧,甿不曰适丁其时耶!
而自惑其生,悉归之于神。
虽然,若以古言之,则戾;
以今言之,则庶乎神之不足过也。
何者?
岂不以生能御大灾,捍大患,其死也则血良于生人。
无名之土木不当与御灾捍患者为比,是戾于古也明矣。
今之雄毅而硕者有之,温愿而少者有之,升阶级,坐堂筵,耳弦匏,口粱肉,载车马,拥徒隶者皆是也。
解民之悬,清民之暍,未尝怵于胸中。
民之当奉者,一日懈怠,则发悍吏,肆淫刑,驱之以就事,较神之祸福,孰为轻重哉?
平居无事,指为贤良,一旦有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日,则佪挠脆怯,颠踬窜踣,乞为囚虏之不暇。
此乃缨弁言语之土木尔,又何责其真土木耶?
故曰:以今言之,则庶乎神之不足过也。
既而为诗,以纪其末:土木其形,窃吾民之酒牲,固无以名;
土木其智,窃吾君之禄位,如何可仪!
禄位颀颀,酒牲甚微,神之享也,孰云其非!
视吾之碑,知斯文之孔悲!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
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
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
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
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是以朱阳登而九有照,紫泉清而万物睹。
粤若皇灵草昧,风骊受河洛之图;
帝象权舆,?凤锡乾坤之瑞。
高辛尧舜氏没,大夏殷周氏作,达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衣冠度律。
随鼎器而重光;
玉帛讴歌,反宗而大备。
洎乎三川失御,九服蒙尘。
俎豆丧而王泽竭,钟鼓衰而颂声寝。
召陵高会,诸侯轻汉水之威;
践土同盟,天子窘河阳之召。
三微制度,乘战道而横流;
千载英华,与王风而扫地。
大业不可以终丧,彝伦不可以遂绝。
由是山河联兆,素王开受命之符;
天地氤氲,元圣举乘时之策。
兴九围之废典,振六合之颓纲。
有道存焉,斯文备矣。
夫子姓孔氏,讳邱,字仲尼,鲁国邹人也。
帝天乙之灵苗,宋微子之洪绪。
自元禽翦夏,俘宝玉於南巢;
白马朝周,载旌旗於北面。
五迁神器,琮璜高列帝之荣;
三命雄图,钟鼎冠承家之礼。
商邱诞睿,下属於防山;
泗水载灵,遥驰於汶上。
礼乐由其委输,人仪所以来苏,排祸乱而构乾元,扫荒屯而树真宰,圣人之大业也。
若乃承百王之丕运,总千圣之殊姿。
人灵昭有作之期,岳渎降非常之表。
珠衡玉斗,徵象纬於天经;
虎踞龙蹲,集风?於地纪。
亦犹三阶瞰月,恒星知太紫之宫;
八柱冲霄,群岭辨中黄之宅,圣人之至象也。
若乃顺时而动,用晦而明。
纡圣哲於常师,混波流於下问。
太阳亭午,收爝火於丹衡;
沧浪浮天,控涓涔於翠渚。
西周捧袂,仙公留紫气之书;
东海抠衣,郯子叙青?之秩。
接舆非圣,询去就於狂歌;
童子何知?
屈炎凉於诡问,圣人之降迹也。
若乃参神揆训,录道和倪。
辱太白於中都,绊乘黄於下邑。
湛无为之迹而众务同并,驰不言之化而群方取则。
虽复霓旌羽旆,齐人张夹谷之威;
八佾三雍,桓氏逼公宫之制。
洎乎历阶而进,宣武备而斩徘优;
推义而行,肃刑书而诛正卯。
用能使四方知罪,争归旧好之田;
三家变色,愿执陪臣之礼,圣人之成务也。
若乃乘机动用,历聘栖遑;
神经幽显,志大宇宙。
东西南北,推心於暴乱之朝;
恭俭温良,授手於危亡之国。
道之将行也命,道之将废也命。
归齐去鲁,发浩叹於衰周;
厄宋围陈,奏悲歌於下蔡,圣人之救时也。
若乃筐篚六艺,笙簧五典。
折旋洙泗之间,探赜唐虞之际。
三千弟子,攀睿化而升堂;
七十门人,奉洪规而入室。
从周定礼,宪章知损益之源;
反鲁裁诗,雅颂得弦歌之旨。
备物而存道,下学而上达。
援神叙教,降赤制於南宫;
运斗陈经,动元符於北洛,圣人之立教也。
若乃观象设教,法三百八十四爻四十有九;
穷神知化,应万一千二百五十策五十有五。
成变化而行鬼神,观阴阳而倚天地。
以鼓天下之动,以定天下之疑。
索众妙於重元,纂群微於太素,圣人之赞易也。
若乃灵襟不测,睿视无涯。
石昭集隼之庭,土缶验贲羊之井。
稽山南望,识皓骨於封禺;
蠡泽东浮,考丹萍於梦渚。
麟图鉴远,金编题佐汉之符;
凤德钩深,玉策筮亡秦之兆,圣人之观化也。
时义远矣,能事毕矣。
然後拂衣方外,脱屣人间,奠楹兴夕梦之灾,负杖起晨歌之迹。
挠虹梁於大厦,物莫能宗;
摧日观於鲁邱。
吾将安仰?
明均两曜,不能迁代谢之期;
序合四时,不能革盈虚之数。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为而不有,用九五而长驱;
成而勿居,抚?霓而高视,圣人之应化也。
自四教远而微言绝,十哲丧而大义乖。
九师争大易之门,五传列春秋之辐;
六体分於楚晋,四始派於齐韩。
淹中之妙键不追,稷下之高风代起。
百家腾跃,攀户牖而同归;
万匹驱驰,仰陶钧而其贯。
犹使丝簧金石,长悬阙里之堂;
荆棘蓬蒿,不入昌平之墓,圣人之遗风也。
导扬十圣,光被六虚,乘素履而保安贞,垂黄裳而获元吉。
故能贵而无位,履端於太极之初;
高而无名,布政於皇王之首。
千秋所不能易,百代所不能移,万乘资以兴衰,四海由其轻重。
虽复质文交映,瞻礻龠祀而长存;
金火递迁,奉琴书而罔绝。
盖《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又云:「圣人以神道设教,而万物服焉。
」岂古之聪明睿智神武而不杀者夫?
国家袭宇宙之淳精,据明灵之宝位。
高祖武皇帝以黄旗问罪,杖金策以劳华夷;
太宗文皇帝以朱翟承天,穆玉衡而正区宇。
皇上宣祖宗之累洽,奉文武之重光,稽历数而坐明堂,陈礼容而谒太庙。
八神齐飨,停旒太史之宫;
六辩同和,驻跸华胥之野。
文物隐地,声名动天,乐繁九俗,礼盛三古。
冠带混并之所,书轨八;
闾阎兼匝之乡,烟火四极。
竭河追日,夸父力尽於楹间;
越海陵山,竖亥涂穷於庑下。
薰腴广被,景贶潜周。
乾象著而常文清,坤灵滋而众宝用。
溢金膏於紫洞,雨露均华;
栖玉烛於元都,风雷顺轨。
丹翠菌,藻绘轩庭;
凤彩龙姿,激扬池。
殊徵,不召而自至;
茂祉昭彰,无幽而不洽。
虽复帝臣南面,降衢室而无为;
岱畎东临,陟名山而有事。
灵命不可以辞也,大典不可以推也。
由是六戎宵警,横紫殿而金;
五校晨驱,蹴元?而喷玉。
星罗海运,岳镇川氵亭。
登碧单而会神祗,御元坛而礼天地。
金箱玉册,益睿算於无疆;
玳检银绳,著灵机於不竭。
功既成矣,道既贞矣。
历先王之旧国,怀列圣之遗尘。
翔赤骥而下?亭,吟翠虬而望邹鲁。
泗滨休驾,杳疑汾水之阳;
尼岫凝銮,暂似峒山之典。
乃下诏曰:「可追赠太师。
」托盐梅於异代,鼎路生光;
寄舟楫於同时,泉涂改照。
咸亨元年,又下诏曰:「宣尼有纵自天,体膺上哲,合两仪之简易,为亿载之师表。
顾唯寝庙,义在钦崇。
如闻诸州县孔子庙堂及学馆有破坏,并向来未造,生徒无肄业之所,先师阙奠祭之仪,久致飘零,深非敬本。
宜令诸州县官司,速加营葺。
」成都县学庙堂者,大唐龙朔三年乡人之所建也。
尔其州分化鸟,境属蹲鸱。
萦锦室於中区,托铜梁於古地。
玉轮斜界,神龙蟠沮泽之?;
石镜遥临,宝马蹀禺山之影。
天帝会昌之国,上照乾维;
英灵秀出之乡,傍清地络。
庠序由其纠合,缨弁所以会同。
文翁之景化不渝,智士之风猷自远。
於是双川旧老,攀帝奖而翘心;
三蜀名儒,想成均而变色。
探周规於旧宅,询汉制於新都。
开基於四会之躔,授矩於三农之隙。
土阶无级,就击壤於新欢;
茅茨不翦,易层巢於故事。
庄坛文杏,即架椽栾;
夹谷幽兰,爰疏户牖。
仪形莞尔,似闻沂水之歌;
列侍り如,若奉农山之对。
缁帷晓辟,横绀带於西河;
绛帐宵悬,聚青衿於北海。
虽秋礼冬诗之化,已洽於齐人;
而宣风观俗之规,实归於上宰。
银青光禄大夫谯国公讳崇义,大武皇帝之支孙,河间大王之长子。
高秋九月,振玉[B206]於唐邱;
宝算千龄,跃璇蚪於太渚。
我国家灵命,东朝抗裘冕之尊;
宗子维城,南面袭轩裳之重。
析元元之允绪,拥朱虚之禄位,拜玉节於秦京,辉金章於蜀郡。
元机应物,潜消水怪之灾;
丹笔申冤,俯绝山精之讼。
魏文侯之拥,道在而谦尊;
董相国之垂帷,风行而俗易。
司马宇文公讳纯,河南洛阳人也。
皇根帝绪,列五鼎於三朝;
青琐丹梯,跨千寻於十纪。
仲举澄清之辔,未极夷涂;
士元卿相之材,先登上佐。
冰壶精鉴,遥清玉垒之郊;
霜镜悬明,下映金城之域。
县令柳公讳明,宇太易,河东人也。
梁岳之英,长河之灵。
沐?汉之精粹,荷天衢之元亨;
旌旗赫奕於中古。
组陆离於下叶。
凤岩抽律,擢层秀於龙门;
骊穴腾姿,吐荣光於贝阙。
自朱丝就列,光膺令宰之荣;
墨绶驰芬,高践郎官之右。
仙凫旦举,影入铜章;
乳翟朝飞,声含玉轸。
临邛客位,自高文雅之庭;
彭泽宾门,犹主壶觞之境。
旷怀足以御物,长策足以服人。
重泉之惠训大行,单父之讴谣遂远。
犹为夏弦春诵,俗化之枢机。
西序东胶,政刑之根本。
上朝宪,下奉藩维。
爰搜复庙之仪,载阐重阎之制。
三门四表,焕矣惟新;
上哲师宗,肃焉如在。
将使圆冠方领,再行邹鲁之风;
锐气英声,一变ク渝之俗。
於是侍郎幽思,ゼ凤藻於环林;
丞相高材,排龙姿於璧沼。
遗荣处士,开帘诠孝悌之机;
颂德贤臣,持节听中和之乐。
其为政也可久,其为志也可大。
方当变化台极,仪刑万宇,岂徒偃仰听事,风教一同而已哉?
勃幼乏逸才,少有奇志。
虚舟独泛,乘学海之波澜;
直辔高驱,践词场之阃阈。
观质文之否泰众矣,考圣贤之去就多矣。
自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
嗟乎!
今古代绝,江湖路远。
恨不亲承妙旨,摄齐於游夏之间;
躬奉德音,攘袂於天人之际。
抚声名而永悼,瞻栋宇而长怀。
呜呼哀哉!
敢为铭曰:五帝既没,三王不归。
天地震动,阴阳乱飞。
山崩海竭,月缺星围。
礼乐无主,宗遂微。
(其一)大哉神圣,与时回薄。
应运而生,继天而作。
龙跃浩荡,鹏飞寥廓。
奄有人宗,遂荒天爵。
(其二)尼山降彩,泗滨腾气。
志匡六合,神经万类。
夹谷登庸,中都历试。
睿情贯一,元猷绝四。
(其三)栖遑教迹,寂寞河图。
违齐出宋,历楚辞吴。
风衰俗坏,礼去朝芜。
麟书已卷,凤德终孤。
(其四)杳杳灵命,茫茫天秩。
吾道难行,斯文易失。
式宣六艺,裁成四术。
虚往实归,外堂内室。
(其五)邈矣能仁,悠哉化主。
力制群辟,权倾终古。
陆离彩粲,蝉联茅土。
涉海轻河,登山小鲁。
(其六)皇家载造,神风四极。
检玉题祥,绳金署德。
聿怀圣迹,同享天则。
乃眷台庭,爰升衮职。
(其七)玉津同派,金堤茂版。
智士高风,文翁泽远。
淳壤沃,声和俗愿。
载启仁祠,遂光儒苑。
(其八)沈沈壶奥,肃肃扃除。
灵仪若在,列配如初。
槐新市密,杏古坛疏。
楹疑置奠,壁似藏书。
(其九)泛泛寰中,悠悠天下。
徇名则众,知音盖寡。
Й石参琼,迷风乱雅。
仲尼既没,夫何为者。
(其十)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
华盖西临,藏五?
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
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
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
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是以朱阳登而九有照,紫泉清而万物睹。
粤若皇灵草昧,风骊受河洛之图;
帝象权舆,?
凤锡乾坤之瑞。
高辛尧舜氏没,大夏殷周氏作,达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衣冠度律。
随鼎器而重光;
玉帛讴歌,反宗而大备。
洎乎三川失御,九服蒙尘。
俎豆丧而王泽竭,钟鼓衰而颂声寝。
召陵高会,诸侯轻汉水之威;
践土同盟,天子窘河阳之召。
三微制度,乘战道而横流;
千载英华,与王风而扫地。
大业不可以终丧,彝伦不可以遂绝。
由是山河联兆,素王开受命之符;
天地氤氲,元圣举乘时之策。
兴九围之废典,振六合之颓纲。
有道存焉,斯文备矣。
夫子姓孔氏,讳邱,字仲尼,鲁国邹人也。
帝天乙之灵苗,宋微子之洪绪。
自元禽翦夏,俘宝玉於南巢;
白马朝周,载旌旗於北面。
五迁神器,琮璜高列帝之荣;
三命雄图,钟鼎冠承家之礼。
商邱诞睿,下属於防山;
泗水载灵,遥驰於汶上。
礼乐由其委输,人仪所以来苏,排祸乱而构乾元,扫荒屯而树真宰,圣人之大业也。
若乃承百王之丕运,总千圣之殊姿。
人灵昭有作之期,岳渎降非常之表。
珠衡玉斗,徵象纬於天经;
虎踞龙蹲,集风?
於地纪。
亦犹三阶瞰月,恒星知太紫之宫;
八柱冲霄,群岭辨中黄之宅,圣人之至象也。
若乃顺时而动,用晦而明。
纡圣哲於常师,混波流於下问。
太阳亭午,收爝火於丹衡;
沧浪浮天,控涓涔於翠渚。
西周捧袂,仙公留紫气之书;
东海抠衣,郯子叙青?
之秩。
接舆非圣,询去就於狂歌;
童子何知?
屈炎凉於诡问,圣人之降迹也。
若乃参神揆训,录道和倪。
辱太白於中都,绊乘黄於下邑。
湛无为之迹而众务同并,驰不言之化而群方取则。
虽复霓旌羽旆,齐人张夹谷之威;
八佾三雍,桓氏逼公宫之制。
洎乎历阶而进,宣武备而斩徘优;
推义而行,肃刑书而诛正卯。
用能使四方知罪,争归旧好之田;
三家变色,愿执陪臣之礼,圣人之成务也。
若乃乘机动用,历聘栖遑;
神经幽显,志大宇宙。
东西南北,推心於暴乱之朝;
恭俭温良,授手於危亡之国。
道之将行也命,道之将废也命。
归齐去鲁,发浩叹於衰周;
厄宋围陈,奏悲歌於下蔡,圣人之救时也。
若乃筐篚六艺,笙簧五典。
折旋洙泗之间,探赜唐虞之际。
三千弟子,攀睿化而升堂;
七十门人,奉洪规而入室。
从周定礼,宪章知损益之源;
反鲁裁诗,雅颂得弦歌之旨。
备物而存道,下学而上达。
援神叙教,降赤制於南宫;
运斗陈经,动元符於北洛,圣人之立教也。
若乃观象设教,法三百八十四爻四十有九;
穷神知化,应万一千二百五十策五十有五。
成变化而行鬼神,观阴阳而倚天地。
以鼓天下之动,以定天下之疑。
索众妙於重元,纂群微於太素,圣人之赞易也。
若乃灵襟不测,睿视无涯。
石昭集隼之庭,土缶验贲羊之井。
稽山南望,识皓骨於封禺;
蠡泽东浮,考丹萍於梦渚。
麟图鉴远,金编题佐汉之符;
凤德钩深,玉策筮亡秦之兆,圣人之观化也。
时义远矣,能事毕矣。
然後拂衣方外,脱屣人间,奠楹兴夕梦之灾,负杖起晨歌之迹。
挠虹梁於大厦,物莫能宗;
摧日观於鲁邱。
吾将安仰?
明均两曜,不能迁代谢之期;
序合四时,不能革盈虚之数。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为而不有,用九五而长驱;
成而勿居,抚?
霓而高视,圣人之应化也。
自四教远而微言绝,十哲丧而大义乖。
九师争大易之门,五传列春秋之辐;
六体分於楚晋,四始派於齐韩。
淹中之妙键不追,稷下之高风代起。
百家腾跃,攀户牖而同归;
万匹驱驰,仰陶钧而其贯。
犹使丝簧金石,长悬阙里之堂;
荆棘蓬蒿,不入昌平之墓,圣人之遗风也。
导扬十圣,光被六虚,乘素履而保安贞,垂黄裳而获元吉。
故能贵而无位,履端於太极之初;
高而无名,布政於皇王之首。
千秋所不能易,百代所不能移,万乘资以兴衰,四海由其轻重。
虽复质文交映,瞻礻龠祀而长存;
金火递迁,奉琴书而罔绝。
盖《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又云:「圣人以神道设教,而万物服焉。
」岂古之聪明睿智神武而不杀者夫?
国家袭宇宙之淳精,据明灵之宝位。
高祖武皇帝以黄旗问罪,杖金策以劳华夷;
太宗文皇帝以朱翟承天,穆玉衡而正区宇。
皇上宣祖宗之累洽,奉文武之重光,稽历数而坐明堂,陈礼容而谒太庙。
八神齐飨,停旒太史之宫;
六辩同和,驻跸华胥之野。
文物隐地,声名动天,乐繁九俗,礼盛三古。
冠带混并之所,书轨八?
;
闾阎兼匝之乡,烟火四极。
竭河追日,夸父力尽於楹间;
越海陵山,竖亥涂穷於庑下。
薰腴广被,景贶潜周。
乾象著而常文清,坤灵滋而众宝用。
溢金膏於紫洞,雨露均华;
栖玉烛於元都,风雷顺轨。
丹?
翠菌,藻绘轩庭;
凤彩龙姿,激扬池?
。
殊徵?
,不召而自至;
茂祉昭彰,无幽而不洽。
虽复帝臣南面,降衢室而无为;
岱畎东临,陟名山而有事。
灵命不可以辞也,大典不可以推也。
由是六戎宵警,横紫殿而?
金;
五校晨驱,蹴元?
而喷玉。
星罗海运,岳镇川氵亭。
登碧?
单而会神祗,御元坛而礼天地。
金箱玉册,益睿算於无疆;
玳检银绳,著灵机於不竭。
功既成矣,道既贞矣。
历先王之旧国,怀列圣之遗尘。
翔赤骥而下?
亭,吟翠虬而望邹鲁。
泗滨休驾,杳疑汾水之阳;
尼岫凝銮,暂似峒山之典。
乃下诏曰:「可追赠太师。
」托盐梅於异代,鼎路生光;
寄舟楫於同时,泉涂改照。
咸亨元年,又下诏曰:「宣尼有纵自天,体膺上哲,合两仪之简易,为亿载之师表。
顾唯寝庙,义在钦崇。
如闻诸州县孔子庙堂及学馆有破坏,并向来未造,生徒无肄业之所,先师阙奠祭之仪,久致飘零,深非敬本。
宜令诸州县官司,速加营葺。
」成都县学庙堂者,大唐龙朔三年乡人之所建也。
尔其州分化鸟,境属蹲鸱。
萦锦室於中区,托铜梁於古地。
玉轮斜界,神龙蟠沮泽之?
;
石镜遥临,宝马蹀禺山之影。
天帝会昌之国,上照乾维;
英灵秀出之乡,傍清地络。
庠序由其纠合,缨弁所以会同。
文翁之景化不渝,智士之风猷自远。
於是双川旧老,攀帝奖而翘心;
三蜀名儒,想成均而变色。
探周规於旧宅,询汉制於新都。
开基於四会之躔,授矩於三农之隙。
土阶无级,就击壤於新欢;
茅茨不翦,易层巢於故事。
庄坛文杏,即架椽栾;
夹谷幽兰,爰疏户牖。
仪形莞尔,似闻沂水之歌;
列侍り如,若奉农山之对。
缁帷晓辟,横绀带於西河;
绛帐宵悬,聚青衿於北海。
虽秋礼冬诗之化,已洽於齐人;
而宣风观俗之规,实归於上宰。
银青光禄大夫谯国公讳崇义,大武皇帝之支孙,河间大王之长子。
高秋九月,振玉於唐邱;
宝算千龄,跃璇蚪於太渚。
我国家灵命,东朝抗裘冕之尊;
宗子维城,南面袭轩裳之重。
析元元之允绪,拥朱虚之禄位,拜玉节於秦京,辉金章於蜀郡。
元机应物,潜消水怪之灾;
丹笔申冤,俯绝山精之讼。
魏文侯之拥?
,道在而谦尊;
董相国之垂帷,风行而俗易。
司马宇文公讳纯,河南洛阳人也。
皇根帝绪,列五鼎於三朝;
青琐丹梯,跨千寻於十纪。
仲举澄清之辔,未极夷涂;
士元卿相之材,先登上佐。
冰壶精鉴,遥清玉垒之郊;
霜镜悬明,下映金城之域。
县令柳公讳明,宇太易,河东人也。
梁岳之英,长河之灵。
沐?
汉之精粹,荷天衢之元亨;
旌旗赫奕於中古。
组陆离於下叶。
凤岩抽律,擢层秀於龙门;
骊穴腾姿,吐荣光於贝阙。
自朱丝就列,光膺令宰之荣;
墨绶驰芬,高践郎官之右。
仙凫旦举,影入铜章;
乳翟朝飞,声含玉轸。
临邛客位,自高文雅之庭;
彭泽宾门,犹主壶觞之境。
旷怀足以御物,长策足以服人。
重泉之惠训大行,单父之讴谣遂远。
犹为夏弦春诵,俗化之枢机。
西序东胶,政刑之根本。
上朝宪,下奉藩维。
爰搜复庙之仪,载阐重?
阎之制。
三门四表,焕矣惟新;
上哲师宗,肃焉如在。
将使圆冠方领,再行邹鲁之风;
锐气英声,一变ク渝之俗。
於是侍郎幽思,ゼ凤藻於环林;
丞相高材,排龙姿於璧沼。
遗荣处士,开帘诠孝悌之机;
颂德贤臣,持节听中和之乐。
其为政也可久,其为志也可大。
方当变化台极,仪刑万宇,岂徒偃仰听事,风教一同而已哉?
勃幼乏逸才,少有奇志。
虚舟独泛,乘学海之波澜;
直辔高驱,践词场之阃阈。
观质文之否泰众矣,考圣贤之去就多矣。
自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
嗟乎!
今古代绝,江湖路远。
恨不亲承妙旨,摄齐於游夏之间;
躬奉德音,攘袂於天人之际。
抚声名而永悼,瞻栋宇而长怀。
呜呼哀哉!
敢为铭曰:五帝既没,三王不归。
天地震动,阴阳乱飞。
山崩海竭,月缺星围。
礼乐无主,宗遂微。
(其一)大哉神圣,与时回薄。
应运而生,继天而作。
龙跃浩荡,鹏飞寥廓。
奄有人宗,遂荒天爵。
(其二)尼山降彩,泗滨腾气。
志匡六合,神经万类。
夹谷登庸,中都历试。
睿情贯一,元猷绝四。
(其三)栖遑教迹,寂寞河图。
违齐出宋,历楚辞吴。
风衰俗坏,礼去朝芜。
麟书已卷,凤德终孤。
(其四)杳杳灵命,茫茫天秩。
吾道难行,斯文易失。
式宣六艺,裁成四术。
虚往实归,外堂内室。
(其五)邈矣能仁,悠哉化主。
力制群辟,权倾终古。
陆离彩粲,蝉联茅土。
涉海轻河,登山小鲁。
(其六)皇家载造,神风四极。
检玉题祥,绳金署德。
聿怀圣迹,同享天则。
乃眷台庭,爰升衮职。
(其七)玉津同派,金堤茂版。
智士高风,文翁泽远。
淳壤沃,声和俗愿。
载启仁祠,遂光儒苑。
(其八)沈沈壶奥,肃肃扃除。
灵仪若在,列配如初。
槐新市密,杏古坛疏。
楹疑置奠,壁似藏书。
(其九)泛泛寰中,悠悠天下。
徇名则众,知音盖寡。
?
石参琼,迷风乱雅。
仲尼既没,夫何为者。
(其十)
汨罗江山水呜唈,鱼鳖不知老龙泣。
徒棹龙舟何处寻,何不办取屈原生前一枝楫。
大吴江头伍侯庙,夕阳满树闻啼鸟。
行人过此焚纸钱。
何不办取子胥生前一杯酒。
屈伍死后今寥寥,其名千古如一朝。
江边垂泪知几人,冰魂雪魄不可招。
哀哉道人刘心月,其身贫甚其性烈。
少年虽落风尘中,末后猛省自摆脱。
其心虽美其名腥,一旦死于武夷溪之滨。
却将九曲溪中水,洗却千愁万恨身。
曹娥寻父尺赴水,死作妇女英灵鬼。
柳翠萧璚俱水亡,但见渺渺一溪水。
汝河不自忍些忧,又却结愤满心头。
冰肌玉肤落潭碧,黄昏风惨水空流。
武夷溪九曲,无人垂钓水空绿。
武夷三十六峰峦,无人结草惟空山。
月明寻之不知处,尚自哀猿声不住。
那堪一夜潇潇雨,使人吟尽哀惨句。
休休心月君亦贤,人生不死空百年。
掀翻四大惊鱼龙,踏破碧潭深处天。
李白骑鲸去捉月,知章水底眠霜雪。
古人犹自水中逝,皆得水化超生诀。
吾与心月係渠师,来此惨惨烟正飞。
天空水寒千山暗,酌水一酹心含悲。
西风吹此两行生铁汁,去作笛中声又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