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题竹尊者轩

平生脊骨硬如铁,听风听雨随宜说。

百尺竿头放步行,更向脚跟参一节。

诗人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2379篇诗文

诗文推荐

薄醉来游此,西风吹帽纱,倦雅丛密树,凉雨湿秋花。

题辟人何在,哦诗句未加。

一杯怕饼肯,坐到日西斜。

山苍苍,水茫茫。

直下是,非相当。

整天玄戈甲,淬三要锋铓。

举意非他物,回眸即故乡。

好将马祖旧游地,题作渝州选佛场。

多情可是怜高节。

濡毫幻出真清绝。

雨叶共风枝。

天寒人倚时。

萧萧襟韵胜。

堪与梅兄并。

不用翠成林。

坡仙曾赏音。

玉婴初有排云分。

向晚色、娟娟静。

秋入风枝清不尽。

月和粉露,徘徊孤映,独夜扶疏影。

子猷风调全相称。

是彼此、无凡韵。

玉勒前头花柳近。

水边石上,冷依烟雨,时有幽人问。

恐伊不信是龙头,和书寄与三题草。

峰势欲开树为遮,崔鬼画态间槎枒。

本来枫(木解)经霜染,错认夕阳一片霞。

张子作斋舍,而以益为名。

吾闻之夫子,求益非速成。

譬如远游客,日夜事征行。

今年适燕蓟,明年走蛮荆。

东观尽沧海,西涉渭与泾。

归来闭户坐,八方在轩庭。

又如学医人,识病由饱更。

风雨晦明淫,跛躄聋盲。

虚实在其脉,静躁在其情。

荣枯在其色,寿夭在其形。

苟能阅千人,望见知死生。

为学务日益,此言当自程。

为道贵日损,此理在既盈。

愿君书此诗,以为益斋铭。

暑中北合望南窗,将谓南窗分外凉。

到得南窗还更,热芙蕖和叶落幽香。

笔下自然诗料饱,天工饤出好山溪。

鱼知水暖不胜跃,莺见花飞只管啼。

树头鸠使妇唤雨,屋后竹教孙出泥。

太白十杯人酕(左舟右定),碧桃洞口日衔西。

一段江南绿。

望依依、沙鸥起处,辋川横幅。

十里平郊人烟聚,掩映汀洲几曲。

试与问、隐君林屋。

花径竹门春窈窕,有苍颜绿鬓人如玉。

挥白羽,跨黄犊。

高情远继巢由躅。

向沧浪、濯缨垂钓,自歌还续。

手种陂塘千株柳,隔断红尘万斛。

算独有、渔舟来熟。

待约西施同载酒,趁桃花、浪暖相追逐。

寻胜地,访遗俗。

松风兰露滴崖阴。

瑶草入帘青。

玉凤惊飞,翠蛟时舞,喷薄溅春云。

冰壶不受人间暑,幽碧哢珍禽。

花外琴台,竹边棋墅,处处是闲情。

百花开后。

一朵疑堆绣。

绝色年年常似旧。

因甚不随春瘦。

脂痕淡约蜂黄。

可怜独倚新妆。

太白醉游何处,定应忘了沈香。

栖鸟飞绝,绛河绿雾星明灭。

烧香簟眠清樾。

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

昭华三弄临风咽。

鬓丝撩乱纶巾折。

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

春入番江雨。

满湖山、莺啼燕语,前歌后舞。

闻道行骢行且止,却听谯楼更鼓。

正未卜、阴晴同否。

老子胸中高小范,这精神、堪更开封府。

新治足,旧民苦。

扁舟浩荡乘风去。

看莱衣、思贤堂上,寿觞朝举。

六十二三前度者,敢望香山老傅。

又过了、午年端午。

采采菖蒲三三节,寄我公、矫矫扶天路。

重归衮,到相圃。

孤影渐高云外月,寒声特起竹间风。

麦畦匀绿。

枝头屑屑飞梅玉。

伤心何事人南北。

断尽回肠,忍听阳关曲。

倚窗青荫亭亭竹。

好风敲动声相续。

夜阑怕见银台烛。

会得离情,他也泪速速。

羔豚蒸乳活脔牛,口腹造业夸炰羞。

傥知晚食足当肉,一饱何苦多营求。

先生睡美黑甜处,那闻钟鼓朝鸣楼。

布衾竹枕自稳暖,此念灰冷百不忧。

世间寝食乃日用,众生扰扰如蚍明蜉。

昔年我亦走南北,往反万里无停辀。

胸中不作异乡县,有似坐阅十数州。

云山浑如旧过眼,岁月不觉春已秋。

宿君斋屋亦偶尔,更仆笑语久未休。

夜阑各困且打睡,明月饥饱临时谋。

无尘明镜太玲珑,匣向周遭紫翠中。

地有仙家云母石,天然上界水晶宫。

通宵如昼溪头月,盛夏回秋竹罅风。

万斛客愁都盪尽,一杯圣画栏东。

手自栽培千个竹,身常枕籍一床书。

竛竮山癯,搭疯野服。

煮茗松根,煨芋岩曲。

且农且渔,非仙非俗。

淇傍何有,秋鹤霜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