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重游凤凰台

重扶瘦影上荒台,万里秋阴凝不开。[zhòng,chóng] fú shòu yĭng shàng huāng tái,wàn lĭ qiū yīn níng bù kāi。

天地未休貔虎战,江山敢望凤凰来。tiān dì wèi xiū pí hŭ zhàn,jiāng shān găn wàng fèng huáng lái。

是非易判元嘉事,今古难逢太白才。shì fēi yì pàn yuán jiā shì,jīn gŭ nán féng tài bái cái。

尊酒阑珊诗思乱,夕阳吹角不胜哀。zūn jiŭ lán shān shī sī luàn,xī yáng chuī jiăo bù shèng āi。

诗人简介

方回(1227年至1307年),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面见}颜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2636篇诗文

诗文推荐

乾坤秀气孕三奇,勋人间有口碑。

台近常阴遗法在,楼辉秋萼起人思。

后先玉季金昆政,多少丹山碧水诗。

世事荡来尚胶轕,赖君一手纷丝。

祖宗垂佑,亨会协重熙。

德泽被烝黎。

虔崇尊谥陈徽册,藻卫列葳蕤。

宸心致孝极孜孜。

展礼诏台司。

祥烟瑞霭浮清庙,绵宇被纯禧。

督府繁华久已阑,至今形胜可跻攀。

山横天地苍茫外,花发池台草莽间。

万井笙歌遗俗在,一◇风月属君闲。

遥知为我留真赏,恨不相随暂解颜。

留得菖蒲酒一杯。

与公今日寿筵开。

灵山排闼送青来。

须信南州高士后,持荷持节照苏台。

瑞云深处是三台。

薰风送炎暑。

正万品亨嘉,恢台当序。

祥烟淡天宇。

渐银蟾满魄,金茎凝露。

奎躔壁度。

见寒光、凌乱辉吐。

记当年此际,真仙命世,恍惊飙驭。

荣遇。

妙龄英发,腾实蜚声,早班郎署。

歌喧五裤。

更万里,期轩翥。

暂乘轺揽辔,肃将王命,已洽百城休誉。

愿从今、夕揭金瓯,永隆依注。

戚里婿,城贵妃。

社内侍,董丞相。

无私交,难共事。

台兵不待章奏批,丞相出城君不知。

丞相出,天下惑。

君不知,竟何国。

璇杓西揭将指乾,商飙万里清无边。

亭亭东岘耸苍玉,双溪露净银河鲜。

天应敛此山川气,九秋蕴作人间瑞。

当年宝婺所宝何,今日我公廊庙器。

秘殿吾伊坟典光,粲然礼乐隆周王。

满怀献纳琅玕露,笔底璠璵金匮香。

晚节黄花清上苑,雝雝宗祀仪将蒇。

星辰直上复声隆,看踵台司调玉铉。

抱琴江皋客影单,四年指下不成弹。

瓠巴一曲西风递,请听双溪之水声潺潺。

舂崖漱石鸣湍玉,带月泠泠下溪曲。

须臾岘首片云生,雨杂寒泉座飞瀑。

山清波明公与溪山一样清,康宁千龄遥祝寿山福海之高深。

太虚兮吾序,八荒兮吾隅。

居丹台之广居兮,吾不知宅之所如!

俱登瀛馆,俱还洛社,各自健如黄犊。

不消外监与留台,也不要、嵩山崇福。

我如原父,君如贡父,且把汉书重读。

韩公当局等闲过,又看到、温公当局。

一派先天妙学,十年克己工夫。

割鸡聊此宰中都。

人在春台鼓舞。

昏垫非由已溺,拊摩不异予辜。

万家香火祝悬弧。

我亦无多颂语。

饮了蒲觞五日期。

彩丝还系玉麟儿。

台云荐瑞生香褓,菡萏飘香入寿卮。

占骨相,孕清奇。

秋风雁序看齐飞。

卿家奕世青毡在,况是双亲未老时。

偏中正,海云依约神山顶。

归人鬓发白垂丝,羞对秦台寒照影。

高齐校雠谁作图,一时紬书亦名儒。

纲罗卷轴三千余,欲儒非真类迂愚。

雌黄是正定不抚,虚文末学徒区区。

岂识治道通唐虞,语言从高馆希石渠。

后来御览嗟何书,修文偃武事益诬。

转头来函城已丘墟,峨冠广袖长眉须。

丹书写此犹不渝,高鬟侍女曳红裾。

两骓帕鞍立奚奴,罢琴涉笔倾酒壶。

兰台供拟信乐欤,不知画手安用摹。

无乃逞巧聊自娱,千年视之一欷嘘。

君不见文皇学士十八人,谋猷事业皆功臣。

瀛洲旧图应更真,诸君寻观为拂尘。

五台月老通三要。

便把三彭除剿。

运用三车皎皎。

般载三乘妙。

龙华三会心明晓。

顿觉三光并照。

个内三坛设醮。

自己三清了。

壶天有胜事,玉宇净纤埃。

有意嚼复嚼,今宵来不来。

山公须酩酊。

令名莫咍台。

明月隔溪共,只今肠九回。

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

明镜照新妆,鬓经双脸长。

画楼相望久,栏外垂丝柳。

音信不归来,社前双燕回。

霭霭迷春态,溶溶媚晓光。

不应容易下巫阳。

只恐翰林前世、是襄王。

暂为清歌驻,还因暮雨忙。

瞥然飞去断人肠。

空使兰台公子、赋高唐。

春台路古,想店月潭云,鸡鸣关候。

巾车尔久。

记湘累降日,留词劝酒。

不是行边,待与持杯论斗。

算吾寿。

已待得河清,万古晴昼。

京国事转手。

漫宫粉堆黄,髻妆啼旧。

瑶池在否。

自刘郎去后,宴期重负。

解事天公,道是全无又有。

浯溪友。

笑浯溪、至今聱叟。

江国东风早,芳菲又、迤逦报寒梅。

正元气孕和,小春归候,数丁千载,喜动三台。

向此际,上天开景运,王国产英材。

想崇岳洞天,暗书苔藓,海山烟雨,空锁楼台。

煌煌天人表,琼林与瑶树,照映庭槐。

中有丽天星斗,惊世风雷。

况朱颜绿发,年光鼎盛,绣裳华衮,人望归来。

好对玳筵满举,眉寿觥罍。

罗囊绣两凤凰,玉合雕双鸂鶒。

中有兰膏渍红豆,每回拈著长相忆。

长相忆,经几春?

人怅望,香氤氲。

开缄不见新书迹,带粉犹残旧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