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东轩长老二绝〈并序〉

始余于官舍营东轩,彭城曹君焕子文,自浮光访余于高安,道过黄冈,家兄子瞻以诗送之曰:“君到高安几日回,一时抖薮旧尘埃。shĭ yú yú guān shĕ yíng dōng xuān,péng chéng cáo jūn huàn zĭ wén,zì fú guāng făng yú yú gāo ān,dào guò huáng gāng,jiā xiōng zĭ zhān yĭ shī sòng zhī yuē:“jūn dào gāo ān jĭ rì huí,yī shí dŏu sŏu jiù chén āi。

赠君一笼牢收取,盛取东轩长老来。zèng jūn yī lŏng láo shōu qŭ,shèng qŭ dōng xuān cháng lăo lái。

”君过庐山,见圆通知慎禅师,出诗示之。”jūn guò lú shān,jiàn yuán tōng zhī shèn chán shī,chū shī shì zhī。

师尝与余通书,见之欣然。shī cháng yŭ yú tōng shū,jiàn zhī xīn rán。

明日谓君:“昨见黄州诗,通夕不寐,以一偈继之,曰:‘东轩长老未相逢,却见黄州一信通。míng rì wèi jūn:“zuó jiàn huáng zhōu shī,tōng xī bù mèi,yĭ yī [jié,jì] jì zhī,yuē:‘dōng xuān cháng lăo wèi xiāng féng,què jiàn huáng zhōu yī xìn tōng。

何用扬眉资目击,须知千里事同风。hé yòng yáng méi zī mù jī,xū zhī qiān lĭ shì tóng fēng。

’吾野人,不能数为书,君为我诵之而已。’wú yĕ rén,bù néng shŭ wèi shū,jūn wèi wŏ sòng zhī ér yĭ。

”君既至,未暇及此。”jūn jì zhì,wèi xiá jí cĭ。

客有自庐山至者,曰:“慎师送客出门,还入丈室燕坐而寂。kè yŏu zì lú shān zhì zhĕ,yuē:“shèn shī sòng kè chū mén,huán rù zhàng shì yàn zuò ér jì。

”君乃具道其事。”jūn năi jù dào qí shì。

余感之,作二绝。yú găn zhī,zuò èr jué。

其一以答子瞻,其二以答慎也。qí yī yĭ [dá,dā] zĭ zhān,qí èr yĭ [dá,dā] shèn yĕ。

东轩正似虚空样,何处人家笼解盛。dōng xuān zhèng sì xū kōng yàng,hé chù rén jiā lŏng jiĕ shèng。

纵使盛来无著处,雪堂自有老师兄。zòng shĭ shèng lái wú zhù chù,xuĕ táng zì yŏu lăo shī xiōng。

〈子瞻新筑东坡雪堂。〈zĭ zhān xīn zhù dōng pō xuĕ táng。

〉檐头挑得黄州笼,行过圆通一笑开。〉yán tóu [tiăo,tiāo] dé huáng zhōu lŏng,xíng guò yuán tōng yī xiào kāi。

却到山前人已寂,亦无一物可担回。què dào shān qián rén yĭ jì,yì wú yī wù kĕ [dān,dàn,dăn] huí。

诗人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1875篇诗文

诗文推荐

老人气衰,饮食无几。

食肉不消,食菜寡味。

柳槌石钵,煎以蜜水。

便口利喉,调养肺胃。

一冬二冬,你侬我侬。

暗中偷笑,当面脱空。

虽是寻常茶饭,谁知米裹有虫。

岂不见南泉道夜来好风,吹折门前一枝松。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木平搬土,石霜泥壁。

范山断足,仰山作息。

澄翠门下,朝朝入室。

如上所供,并皆诣实。

释梵天帝,宝冠履地。

不诵华严,佛不富贵。

离四句非,绝百非是。

绝百非非,离四句易。

虎憎鸡嘴,闻者畏之。

后人衡鉴不高,唤作二俱弄险。

诗家清绝。

檐外森然苍玉节。

学易无思。

一笑窗前白玉妃。

何人共说。

山上青松松上雪。

更有谁知。

溪在门前月在溪。

新庭靖安,祖后燕怡。

有开圣谋,累崇天基。

典章文明,声容葳蕤。

御于邦家,日寿日慈。

此心如江水,日夜东复东。

不惟爱吾庐,顾瞻几临风。

向来御史驄。

在我何得失,人自分悴丰。

网细鱼稠,药多病甚。

棒喝交驰,一品二品。

山僧恁麽逞驴唇,痴客徒劳劝主人。

默默而坐,佛祖勘破。

水冷鱼潜,天空鸟过。

半夜失却牛,平明拾得火。

乍卷乍舒兮,无可不可。

归轩小驻莫匆匆,佳节胡宜客路中。

已缔金兰千载契,政思萸菊一樽。

磕山烟薄秋容瘦,槐衮帘疎晚照红。

此兴向君歹不浅,要看醉帽受西风。

我馂惟阜。

我肴孔庶。

嘉味既充。

食旨斯饫。

属厌无爽。

冲和在御。

击壤齐欢。

怀生等豫。

烝庶乃粒。

实由仁恕。

体之湛存,潮缩海门。

用之亡痕,春入华根。

光明射珊瑚之魂,波澜派崑崙之源。

影动非幡,声扬度垣。

火景方中南讹秩。

靡草云黄含桃实。

惜春正是上春时,何处春情可赋诗?

吴王台下斗芳草,苏小门前歌《柳

净而纯中无一尘,纯而净中有万应。

眼睛明,鼻孔正。

更将折筋搅沧溟,令彼龙鱼知水为命。

荣光休气天为瑞。

道祖当天传宝裔。

千年昌运此时逢,四海欢声今日沸。

蒙蒙香雾沾衣腻。

漠漠轻寒梅柳细。

封人长有祝尧心,从此年年并岁岁。

消息一年传一度。

万岁枝香,总是留春处。

曾倚东风娇不语。

玉阶霞袂飘飘举。

蓬莱清浅红云路。

结子新成,要荐金盘去。

一实三千须记取。

东朝宴罢回青羽。

东望故山高,秋归值小舠.怀中陆绩橘,江上伍员涛。

好去宁鸡口,加餐及蟹螯。

知君思无倦,为我续离骚。

岁寒之容,高岩雪松。

清白之胸,冷月霜钟。

种田博饭,地藏之春农;

明镜非台,黄梅之夜舂。

百草头上闲和尚,而今何处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