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荔支叹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shí lĭ yī zhì fēi chén huī,wŭ lĭ yī hòu bīng huŏ cuī。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diān kēng pú gŭ xiāng zhĕn jí,zhī shì lì zhī lóng yăn lái。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fēi chē kuà shān hú héng hăi,fēng zhī lù yè rú xīn căi。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gōng zhōng mĕi rén yī pò yán,jīng chén [jiàn,jiān] xuè liú qiān zài。

永元荔支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yŏng yuán lì zhī lái jiāo zhōu,tiān băo suì gòng qŭ zhī fú。

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zhì jīn yù shí lín fŭ ròu,wú rén jŭ shāng lèi bó yóu。

(汉永元中交州进荔支龙眼,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驰死亡,罹猛兽毒虫之害者无数。(hàn yŏng yuán zhōng jiāo zhōu jìn lì zhī lóng yăn,shí lĭ yī zhì,wŭ lĭ yī hòu,bēn chí sĭ wáng,lí mĕng shòu dú chóng zhī hài zhĕ wú shù。

唐羌字伯游,为临武长,上书言状,和帝罢之。táng qiāng zì bó yóu,wèi lín wŭ cháng,shàng shū yán zhuàng,hé dì bà zhī。

唐天宝中盖取涪州荔支,自子午谷路进入。táng tiān băo zhōng gài qŭ fú zhōu lì zhī,zì zĭ wŭ gŭ lù jìn rù。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wŏ yuàn tiān gōng lián chì zĭ,mò shēng yóu wù wèi chuāng wĕi。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yŭ shùn fēng diào băi gŭ dēng,mín bù jī hán wèi shàng ruì。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jūn bù jiàn wŭ yí xī biān sù lì [yá,dí],qián [dīng,zhēng] hòu cài xiāng lŏng jiā。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zhēng xīn măi chŏng gè chū yì,jīn nián dòu pĭn chōng guān chá。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wú jūn suŏ fá qĭ cĭ wù,zhì yăng kŏu tĭ hé lòu yé。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luò yáng xiāng jūn zhōng xiào jiā,kĕ lián yì jìn yáo huáng huā。

(洛阳贡花自钱惟演始。(luò yáng gòng huā zì qián wéi yăn shĭ。

大小龙茶始于丁晋公,成于蔡君谟。dà xiăo lóng chá shĭ yú [dīng,zhēng] jìn gōng,chéng yú cài jūn mó。

欧阳永叔闻君谟进小龙团,惊叹曰:君谟士人也,何至作此事!ōu yáng yŏng shū wén jūn mó jìn xiăo lóng tuán,jīng tàn yuē:jūn mó shì rén yĕ,hé zhì zuò cĭ shì!

今年闽中监司乞进斗茶,许之。jīn nián mĭn zhōng [jiān,jiàn] sī qĭ jìn dòu chá,xŭ zhī。

诗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3485篇诗文

诗文推荐

冠盖盛西京,当年相府荣。

曾陪鹿鸣宴,◇识洛阳生。

共叹长沙◇,空存许劭评。

堪嗟桃李树,何日见阴成。

周官人,家豪富。

长安通检,最为上户。

十年间、兴放心何如,无札锥去处。

叹利名,不坚固。

使我灰心,转生开悟。

行大道、一志无移,

三月为光今夜半。

一年人爱今回满。

莫放笙歌容易散。

须同玩。

姮娥解笑人无伴。

抱尽金精来碧汉。

醉吟莫作寻常看。

已过中天欢未断。

还同叹。

时情已向明朝换。

颢气遍寰宇,风露逼衣裘。

中秋昨夜,明月千里满西楼。

人道当年今日,海上骑鲸仙客,乘兴下瀛州。

雅志在扶世,来佐紫宸游。

庙堂上,须早计,要嘉谋。

牙床锦帐,三岁江北叹淹留。

好在蟹螯如臂,判取兵厨百斛,与客醉瑶舟。

待得蟠桃熟,相约访浮丘。

风响蕉林似雨,烛生粉艳如花。

客星乘兴泛仙槎。

误到支机石下。

欢喜地中取醉,温柔乡里为家。

暖红香雾闹春华。

不道风波可怕。

雨送凉来,风将云去,晚天千顷玻璃。

婵娟依旧,出海较些迟。

玉兔秋毫可数,疏星外、乌鹊南飞。

今何夕,空浮大白,一笑共谁持。

团栾,成露坐,云鬟香雾,玉臂清辉。

任短髭争挽,问我归期。

三弄楼头长笛,愁人处、休苦高吹。

沈吟久,支颐细数,四十九年非。

沉吟对迁客,惆怅西南天。

昔为一官未得意,今向万里令人怜。

念兹斗酒成暌间,停舟叹君日将晏。

远树应怜北地春,行人却羡南归雁。

丈夫穷达未可知,看君不合长数奇。

江山到处堪乘兴,杨柳青青那足悲。

翳古人之寥寥兮,夫何思之弗谖,蹇余生之独后兮,曾不得与之周旋。

旷斯世而勿见兮,故增唏而永叹。

抚遗籍而玄览兮,幸所闻之可尊。

彼丹心之耿著兮,谅虽亡而实存。

苟逆风而遐契兮,尚何有于古今。

览元化兮无穷,感徂景兮如驶。

余发兮种种,余怀兮亩亩。

驷黄虬兮遐征,仰超然之高轨。

猗圣言兮如天,至道兮如海。

超鸿濛兮何极,窥浩茫兮无涘。

孰导余以正适兮,遵坦涂而容才。

惟谅友之昭昭,庶订余之懒愦。

鸣呼噫噫,古人之兮,惠我无疆。

忽不见兮心之伤,余之思兮心之伤,余之思兮曷云其忘。

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望。

非天人君之相和兮,谁逍遥以徜徉。

堪叹琴棋书画,虚中悦目怡情。

内将灵物愈相轻。

怎了从来性命。

独我摇头不管,有缘淘出无名。

长衙和上证圆成。

空外灵光隐映。

读堂中之书兮,以致子之眠。

饮堂中之酒兮,以休子之言。

是非杂然于子之耳兮,付庭中之叹蚓,与夫木上之鸣蝉。

庶几养生而保和兮,穷子之年。

燧瑊勋业,何敢望西平。

观当日,清大憝,震天声。

绩其凝。

追配汾阳郭,临淮李,扫妖孽,植颠仆,复疆宇,洗膻腥。

堪叹中原久矣,长淮隔、胡骑纵横。

问何时,风驱电扫,重见文明。

宾雁宵鸣。

梦初惊。

念吾君复古,修攘两尽,早晚功成。

岁云暮,冰腹壮,雪华零。

怅神京。

谁信汉家陵阙,呵护有神兵。

罄寰海,重回首,镇关情。

想见皇华咨度,望淮北、心曲摇旌。

愿变夷用夏,荆狄是惩膺。

补弊支倾。

秦火燎原,衣冠涂炭。

绕指之柔,出乎百锻。

如公之刚,犹死忧患。

时欤命欤,一览三叹。

堪叹人人,波波劫劫贪名利。

何时已。

眼光落地。

到此才方悔。

虽有儿孙,要替应难替。

辞生泪。

甚家滋味。

想着心先碎。

缄叹凌珠渊。

收慨上金堤。

春芳行歇落。

是人方未齐。

君不见柏梁台。

今日丘墟生草莱。

君不见阿房宫。

寒云泽雉栖其中。

歌妓舞女今谁在。

高坟垒垒满山隅。

长袖纷纷徒竞世。

非我昔时千金躯。

随酒逐乐任意去。

莫令含叹下黄垆。

新著生红小舞衣。

案前磨墨误淋漓。

含嗔逗晚不梳洗,背面牙床吃荔支。

叹浮生,心灰尽。

小吴解元昆促,少年清俊。

又争知、半月中间,便一齐殂殒。

人还悟,人还省。

*下家缘,完全性命。

真清净、脱免轮回,

白发不早来,早来人莫哀。

黄金不早散,早散人莫叹。

黄金不散散者多,白发不来愁奈何。

莫将黄金待白发,白发不生泉下客。

郊禖之应,笔自生商。

诞膺实命,濬发其禅。

天材蕃衍,行称君王。

本支万世,兴天无疆。

暗尘四敛。

楼观迥出,高映孤馆。

清漏将短。

厌闻夜久,签声动书幔。

桂华又满。

闲步露草,偏爱幽远。

花气清婉。

望中迤逦,城阴度河岸。

倦客最萧索,醉倚斜桥穿柳线。

还似汴堤,虹梁横水面。

看浪飐春灯,舟下如箭。

此行重见。

叹故友难逢,羁思空乱。

两眉愁、向谁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