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送罗季能赴江陵幕

幕底从游数月间,孤灯冻饱相叹。mù dĭ cóng yóu shŭ yuè jiān,gū dēng dòng băo xiāng tàn。

平生得此於人寡,举世如斯知己难。píng shēng dé cĭ [wū,yū,yú] rén guă,jŭ shì rú sī zhī jĭ nán。

舍我遽轻千里别,祝君惟有一分宽。shĕ wŏ jù qīng qiān lĭ bié,zhù jūn wéi yŏu yī fēn kuān。

杨花正怯春归去,忍向南关送客看。yáng huā zhèng qiè chūn guī qù,ruòn xiàng nán guān sòng kè kàn。

诗人简介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804篇诗文

诗文推荐

鹦鹉能言争似凤。

枯槁形骸惟见,彫残鬓发只留须。

平生大节堪为底,今日灰心始见渠。

摩诃衍法,离四句绝百非。

香饭普熏。

遍十方穷三际。

我此一众,总是诸方罗笼不住底。

轩台聊可习。

仙的不难登。

转箭初调筈。

横弓先望堋。

惊心一鴈落。

连臂两猿腾。

直知王济巧。

谁觉魏舒能。

空心不死树。

无叶未枯藤。

择贤方至此。

传巵欣得朋。

唇口能缄,眉目如笑。

应外而冲,虚中而照。

全身放下是全身,一点独灵常了了。

九霄眇邈,神不可求。

何以降之,临德之修。

三献备成,神不可留。

何以送之,保天之休。

肃肃文考,源浚派长。

汉称诞季,周实生昌。

奄有四海,超彼百王。

笙镛迭奏,礼物荧煌。

轰轰七国正争筹,利害相磨未便休。

此至一雄心底定,其如四海血横流。

三千宾客方成梦,百二山河又变秋。

谩说罢侯能置守。

赵高元不是封侯。

又送鹏程轩翥,几看驹隙推移。

多端时事只天知。

不饮沉忧如醉。

白首已甘蓬艾,苍生正倚丞疑。

楚台风转一帆吹。

朝列问君来未。

制币徨齐,正辞无愧。

乐以送之,毕其精意。

大道廓然,真空泯迹。

金裹淘砂,玉中辨石。

衲僧用处脱罗笼,熨斗煎茶铫不同。

一声师子吼,遍界绝狐踪。

罗含舍宇存遗址,熊绎封疆控广津。

轻蹑罗鞋掩绛绡。

传音耗、苦相招。

语声犹颤不成娇。

乍得见、两魂消。

匆匆草草难留恋、还归去、又无聊。

若谐雨夕与云朝。

得似个、有嚣嚣。

庶民之耋,职自为愚。

君子之耋,其德有濡。

旅力不愆,曷云其劬。

炎精孕秀储气详,荔枝结实魁群芳。

我有犹子客南服,千里眷念情不忘。

星驰走寄一千颗,伏暑火炽劳取将。

筠篮初开气芬溢,稍觉四座浮清香。

骊珠璨烂光夺目,琱盘饤饾罗满堂。

先庙未献不敢嗅,色味虽鲜那敢赏。

少须祀毕分送似,宾友拉至纷攫攘。

降囊初剥拆霞缕,玉脸旋堂绽流天浆。

手持奈此水晶粒,地积更诧云锦裳。

海乡因记少日好,绕树食{左口右稻去禾}高价偿。

婆娑碧绿拥平野,丹苞縠皱晖朝阳。

初惊星火争燿熠,久讶彩凤争翱翔。

薰风吹开碧云叶,绿水宛类翻頳鲂。

只今老大将底用,食此感激意故长。

君不见方红陈紫列绀缃,三十二品裁中郎。

丁香核小味甘洁,何似钗头十八娘。

天生美实限南北,长安路远价愈强。

只今生食享至味,不数家渍监蒸方。

又不见宣靖文物全盛时,贡输不减开先唐。

輶车从横绣衣使,海内骚动封纸黄。

妙品人家那可得,置以走辙加浮航。

似闻供上祗纤悉,往往尽入公侯王。

骊山往事不古监,艮岳驯致烽烟狂。

祗今故老尚能说,空使悲愤萦肝肠。

书生不负医国手,赋成何日奏明光。

不如且唤呈姬辈,笑擘轻红入醉乡。

磨铜碧海驾天风,吹落闽山荔子红。

弭渴文园剥玉,急须寄上自嬉翁。

离尘纲,出凡笼。

*头垢面类愚蒙。

眼如盲,耳如聋。

金为箭,玉为弓。

木人射透水晶宫。

赴蓬瀛,玉路通。

天仪安豫洽无为。

九域被雍熙。

鸾刀亲割升圭瓒,清庙展孝思。

箫韶九变皇灵格,嘏告显深慈。

精诚动感归能飨,福祚衍金枝。

长记劳君送远。

柳烟重、桃花波暖。

花外溪城望不见。

古槐边,故人稀,秋鬓晚。

我有凌霄伴。

在何处、山寒云乱。

何不随君弄清浅。

见伊时,话阳春,山数点。

蒲团宴坐若还家,罗縠如空了不庶。

可春风摇得我,兰芳轻噀淡黄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