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祠仙姑回马上作

至和岁甲午,德音绝常轨。zhì hé suì jiă wŭ,dé yīn jué cháng guĭ。

宽徭且宥罪,外复讲群祀。kuān yáo qiĕ yòu zuì,wài fù jiăng qún sì。

君言一朝发,人神共悦喜。jūn yán yī zhāo fà,rén shén gòng yuè xĭ。

今我官浦阳,距邑越十里。jīn wŏ guān pŭ yáng,jù yì yuè shí lĭ。

闻有仙姑祠,独弗识何氏。wén yŏu xiān gū cí,dú fú shí hé shì。

按图得本原,云是黄帝女。àn tú dé bĕn yuán,yún shì huáng dì nǚ。

当年追仙游,兹地倏轻举。dāng nián zhuī xiān yóu,zī dì [shū,shù] qīng jŭ。

于今数千载,庙貌尚留此。yú jīn shŭ qiān zài,miào mào shàng liú cĭ。

几欲私谒款,吏事日劳止。jĭ yù sī yè kuăn,lì shì rì láo zhĭ。

遽会郡符降,奉行德音止。jù huì jùn fú [jiàng,xiáng],fèng xíng dé yīn zhĭ。

以庙隶邑境,俾我即祠所。yĭ miào lì yì jìng,[bĭ,bēi,bì] wŏ jí cí suŏ。

诘朝叩庭下,牲体已夙庀。[jié,jí] zhāo kòu tíng xià,shēng tĭ yĭ sù pĭ。

岿然重林间,楹桷极华美。kuī rán [zhòng,chóng] lín jiān,yíng jué jí huá mĕi。

姑一妇人焉,血食反无已。gū yī fù rén yān,xuè shí făn wú yĭ。

丹朱虽男儿,而又作尧子。dān zhū suī nán ér,ér yòu zuò yáo zĭ。

生失四海位,没同若敖鬼。shēng shī sì hăi wèi,mò tóng ruò áo guĭ。

大夫不自立,始信徒为尔。dà fū bù zì lì,shĭ xìn tú wèi ĕr。

诗人简介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834篇诗文

诗文推荐

言言祠宫,爰考我礼。

维西有疊,维东有洗。

爰洁爰条,载荐其困。

神在何斯,匪远具迩。

铿锵韶濩,肃穆神容。

洪规赫赫,祠典雍雍。

已周三献,将乘六龙。

虔诚有托,恳志无从。

古木郁沉沉,祠亭相衮临。

雷驱山外响,云结日边阴。

◇霂来初合,依微势稍深。

土膏潜动◇,野气欲成霖。

陇上连云色,田间击壤音。

明光应奏瑞,黄屋正焦心。

帝邑三川美,离宫万瓦森。

废沟鸣故苑,红蘤发青林。

南亩犹须劝,余春尚可寻。

应容後车客,时作洛生吟。

十旬欢洽,一日祠终。

澄彝拂俎,报德酬功。

虑虔容肃,礼缛仪丰。

神其降祉,整驭随风。

春以喻母慈,慈深春不如。

儿欲答母恩,恩重答无余。

华堂顿有云岭隔,梦里分明与亲剧。

阿连进奉新批敕,翠裘黄简缘兄得。

朝腾巽章乞祠官,愿身暮归怡母颜。

老农邀君勿轻去,万红千紫扶春住。

雨田自种晴田收,好是天留答春处。

溪上人来暮叩关,殷勤一纸报平安。

甘泉宿老求闲局,苦县仙人有废坛,拜敕定披新紫氅,傍斋应许旧黄冠。

冰衔怪得缄题异,自起呼童剪烛看。

献终豆徹,礼备乐成。

祠容肃肃,风驭冥冥。

三时务本,一墢射耕。

人祗胥悦,祉福是膺。

龙母龙相依,风云随所变。

舟人请予往,出庙旗脚转。

旗指西南归,飞帆疾流电。

长芦江口发平明,白鹭洲前已朝膳。

竹根杯珓不欺人,世间然诺空当面。

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

潭上架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

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

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

神之来兮风飘飘,纸钱动兮锦伞摇。

神之去兮风亦静,香火灭兮杯盘冷。

肉堆潭岸石,酒泼庙前草。

不知龙神享几多,林鼠山狐长醉饱。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杀豚将喂狐。

狐假龙神食豚尽,九重泉底龙知无。

吉祥式就,酬功载毕。

亲地尊天,礼文经术。

贶征令序,福流初日。

神驭爰归,祠官其出。

惟我有宋,昊天子之。

三年卜祀,百世承基。

施及冲眇,奉牲以祠。

敢忘齐粟,偏举上信。

倦客平生行处,坠鞭京洛,解佩潇湘。

此夕何年,来赋宋玉高唐。

绣帘开、香尘乍起,莲步稳、银烛分行。

暗端相。

燕羞莺妒,蝶绕蜂忙。

难忘。

芳樽频劝,峭寒新退,玉漏犹长。

几许幽情,只愁歌罢月侵廊。

欲归时、司空笑问,微近处、丞相嗔狂。

断人肠。

假饶相送,上马何妨。

直柱倚冰弦。

曾见胡儿马上弹。

却笑琵琶风韵古,溅溅。

想像湘妃水一帘。

塞恨曲中传。

两折琴丝费玉纤。

不似江南风月好,厌厌。

拍手齐看舞袖边。

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

卜居青墩。

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

以长短句记之 扁舟三日秋塘路。

平度荷花去。

病夫因病得来游。

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拿舟晚。

空见残荷满。

今年何以报君恩。

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收锦字,下鸳机。

净拂床砧夜捣衣。

马上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归。

摇毫铸藻。

纵有微之应压倒。

万里鹏程。

南省今书淡墨名。

胪传丹陛。

月里桂花先著袂。

雁塔高题。

玉季巍科尚觉低。

戏马台前秋雁飞。

管弦歌舞更旌旗。

要知黄菊清高处,不入当年二谢诗。

倾白酒,绕东篱。

只於陶令有心期。

明朝重九浑潇洒,莫使尊前欠一枝。

[姑洗为徽]彀资土养,民赖彀生。

功利之博,莫之兴京。

式严祠坛,因物荐诚。

礼具乐奏,惟神顾歆。

后行祠屯,不博中行都门;

中行礼部,不博前行驾库。

金垂烟重,雪扬风轻,东风惯得多娇。

秀色依依,偏应绿水朱楼。

腰肢先来太瘦,更眉尖、惹得闲愁。

牵情处,是张郎年少,一种风流。

别后长堤目断,空记得当时,马上墙头。

细雨轻烟,何处夕系扁舟。

叮咛再须折赠,劝狂风、休挽长条。

春未老,到成阴、终待共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