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水龙吟 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dù jiāng tiān mă nán lái,jĭ rén zhēn shì jīng lún shŏu。

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cháng ān fù lăo,xīn tíng fēng jĭng,kĕ lián yī jiù。

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yí fŭ zhū rén,shén zhōu chén lù,jĭ céng huí shŏu。

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suàn píng róng wàn lĭ,gōng míng bĕn shì,zhēn rú shì、jūn zhī [fŏu,pĭ]。

(君知否 一作:公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jūn zhī [fŏu,pĭ] yī zuò:gōng zhī [fŏu,pĭ]) kuàng yŏu wén zhāng shān dòu。

对桐阴、满庭清昼。duì tóng yīn、măn tíng qīng zhòu。

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dāng nián duò dì,ér jīn shì kàn,fēng yún bēn zŏu。

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lǜ yĕ fēng yān,píng quán căo mù,dōng shān gē jiŭ。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dài tā nián,zhĕng dùn qián kūn shì le,wèi xiān shēng shòu。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  ①作于淳熙十一年(1184),时稼轩正罢居带湖。甲辰岁:即淳熙十一年。寿:用作动词,祝寿。韩南涧尚书:见前《水调歌头》(“今日复何日”)注①。  虽为寿词,但南涧原唱与稼轩和韵均落落不凡。劈首一问,震聋发聩。继之深深一叹,语极沉痛。“夷甫诸人”,借古讽今,着力一刺。结以“平戎万里”,豪情四溢,壮采照人。下片称颂,许或溢美,但相期“整顿乾坤”,全然脱落寿词故常。通篇主旨在上下两结,慷慨激昂,豪迈奔放。  ②渡江天马南来:西晋沦亡,晋元帝司马睿偕四王南渡,在建康建立东晋王朝。时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晋书·元帝纪》)因晋帝姓司马,故有此称。这里借指宋室南渡。经纶:本意为整理乱丝,此借喻治国。  ③“长安”三句:中原父老日盼王师,但南宋朝廷偏安如故。长安父老:《晋书·桓温传》说桓温率军北伐,路经长安附近,当地父老携酒相劳,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此指金人统治下的中原人民。新亭风景:《世说新语·言语篇》载,东晋初年,南渡的士大夫们常聚会新亭,触景生情,无限感慨。周顗说:“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众皆相对流泪,惟丞相王导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新亭:三国时吴国所建,在今江苏南京市南。  ④“夷甫”三句:指责当权者空谈误国。夷甫:西晋王衍字夷甫,官居宰相,崇尚清谈,不理国政,导致西晋覆灭。王衍兵败临死前说:“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晋书·王衍传》)神州沉陆:中原沦陷。桓温北伐,踏上北方土地后,曾感慨地说:“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见《晋书·桓温传》)几曾:何曾。  ⑤“算平戎”四句:抗金复国的大业,正有待于我辈来完成。算:算将起来,承上文,有议论的意思。平戎万里:指驱逐金人,恢复故土。真儒:此指真正的爱国志士。公:指韩元吉。  ⑥“况有”两句:以光荣家世称颂和激勉友人。文章山斗:言友人才名卓著如韩愈。《新唐书·韩愈传》说:“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而黄昇《花庵词选》则称韩元吉“政事文章为一代冠冕”。桐阴:韩家为北宋时的望族,在汴京的府门前广种桐树,世称“桐木世家”。  ⑦“当年”三句:言韩从政以来,风云际会,大显身手。堕地:婴儿落地,指出生。风云奔走:指韩为国事操劳,身手非凡。  ⑧“绿野”三句:言友人以宰相治国之才隐退家园。绿野风烟:绿野堂前风光美好。绿野:指唐相裴度之绿野堂。参见上篇注②。平泉草木:唐相李德裕曾于洛阳城外筑“平泉庄”别墅,广搜奇花异草(见《剧谈录》)。东山歌酒:东晋名相谢安曾隐居东山(今浙江上虞县西南)。馀参阅前《念奴娇》(“我来吊古”)注⑤。  ⑨“待他年”三句:待完成复国大业后,再为先生祝寿。杜甫《洗兵马》:“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辛稼轩《千秋岁》词寿史正志:“从容帷幄去,整顿乾坤了。”  附:韩元吉寿稼轩原唱,见《南涧诗馀》。(按:据稼轩次年《水龙吟》寿南涧词题序,知两人生日相去仅一日。)  水龙吟  寿辛侍郎①  南风五月江波,使君莫袖平戎手。燕然未勒,渡泸声在,宸衷怀旧。卧占湖山,楼横百尺,诗成千首。正菖蒲叶老,芙渠香嫩,高门瑞,人知否?  凉夜光躔牛斗,梦初回,长庚如昼。明年看取,纛旗南下,六骡西走。功画凌烟,万钉宝带,百壶清酒。便留下、剩馥蟠桃分我,作归来寿。  【注释】  ①开禧三年(1207),稼轩六十八岁时,始有兵部侍郎的诏命。稼轩力辞未免,即于是年九月卒,而其时南涧谢世已二十年。知“侍郎”之称,当系后人追改。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134066-----------------------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 年)辛弃疾被弹劾,退隐于上饶之带湖,曾任吏部尚书的韩元吉(字无咎,号南涧 ),致仕后亦侨寓此地。由于他们都有抗金雪耻的雄心壮志,所以过从甚密 。这时距宋金“ 隆兴和议”的签订已整整二十年,南宋朝廷文恬武嬉,并不关心国事。又三年,岁次甲辰(1184 年)正逢韩元吉六十七岁寿辰,辛弃疾填了上录一词申祝。一起两句,劈空而下,笔力万钧。作者蔑视南渡以来的当政者,“几人”云云,真有杜诗“ 一洗万古凡马空”的气概。说朝士无才,宋则隐然以有才者推崇韩元吉 ,并以此自许 ,亦即“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之意。按辛弃疾曾作《美芹十论》、《九议》向皇帝、宰相献策;韩元吉亦有《论淮甸札子》、《十月末乞备御白札子 》向朝廷进言。故论治世,经纶之才,韩、辛两人都当之无愧。另外此处也有感,当政者无才无德不知任用有才之士,承接六句,分为二层:一则借往昔旧京父老颙望王师之情,和东晋士大夫痛洒新亭之泪,慨叹今日偏安之局仍未改观;中原山河仍未收复;二则引用桓温登平乘楼眺望之言,指责中原沦胥,为朝臣误国结果。由于这六句都针对当时世事而发的,故情绪转为低沉,笔调也随之挫落。歇拍四句,谓御敌靖边,建功扬名,才是吾辈儒者应尽的职责。这是抒露自己的豪情壮志,并勖勉韩氏,故笔锋重新振起。下片都是向着韩元吉说的。过片三句,他把韩元吉比作韩愈,是当代文坛上的泰山北斗。诗文词中惯用同的古人比今人。按韩元吉有《南涧甲乙稿》传世,黄昇称他“政事文学为一代冠冕 ”(见《花庵词选》)。因此,将韩愈比拟元吉,不为太过。接三句,谓韩氏呱呱堕地,已自不凡,风云际会 ,更露头角。上述五句都属颂扬之词,故意气仍然风发,笔调仍然轩朗。再下三句,把韩氏比做裴度 、李德裕和谢安。这三位都是前代的贤相。韩氏先世曾任显职,韩元吉的勋业和位望虽不能与他们相提并论,但同是政治舞台上失意而退归林下的境遇,彼此是相仿佛的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杜甫《咏怀古迹》其二 ),为此,笔调再次挫落。最后三句,用瑰辞壮语激励韩氏投袂而起,完成恢复中原的夙愿。上下片之结尾,笔力气势,铢两悉称,立意遣辞,前后照应甚密。 这是一阕别开生面与众不同的寿词。一般寿词多祝贺语,所谓善颂善祷。此词一反故常,除下片略有些颂祷味道外,其他都是借题发挥,因忧伤国事而抒发愤慨。最使作者愤慨不平的,乃是在朝者无才无志,而在野的有胆识 、有志节之士 ,却无权无位。由于在朝者无才无志,对国事漠不关心,酿成神州陆沉之祸,辜负中原父老喁喁之望,更引得渡江士人新亭之泪,国势颓衰至此,秉政者难辞其咎。以上是上片的要领,也是全阕的主旨。下片另立机杼,从抒露对国事的愤慨,转而称颂韩元吉。这与上片形成上片的有机组合。因为对韩氏的称颂,一方面因毕竟是祝寿词不可能一句称颂的话没有,另一方面也是说 ,在朝当政者没有治国之才,而像韩元吉一样真正有才之士却被排挤在外,这更是令人不平的。假如像韩元吉一样的人,在朝秉政,得行其志,国事尚有可为,匡复之机,仍然有望。可是现今呢?韩氏和自己都象历史上三位贤相一般投闲置散,啸傲烟霞,寄情林莽,虽尤有报国之心,但对国家大事竟无置喙的余地,于此,作者愤慨之情可以想见。最难得的是,作者于愤慨之余,对国事仍未失去信念,于是发出“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的预言,换言之,即国耻未雪,无以称寿,这与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堪称异代同调,又与上片“ 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紧密契合。这也正是本祝寿词不同一般的原因。本词除运笔布局,峰峦起伏,颇具匠心外,引用史乘,比拟古今,也挥洒自如。如上片连用“五马渡江”、“长安父老”、“新亭风景”、“神州陆沉”四则东晋典故比拟南宋之事,贴切无伦,由于在中国历史上,受少数民族侵凌而南渡偏安的只有东晋和南宋两个朝代,故国情世局多有相似之处。下片以东晋谢安、唐代裴度、李德裕,韩元吉,不但因为韩氏当时的处境,与谢、裴、李三人的某一时期相似,而且还涵蕴着更深一层意思:谢安淝水大破苻坚军,裴度平淮西吴元济之乱,李德裕平泽潞刘稹之乱,这三位古人,都建立了不世之功勋。而韩元吉呢?虽曾风云奔走,但仍不得重用。则满腹才华未及施展便致仕家居,故作者为之惋惜。以此下接激励韩氏的“待整顿”三句,便很自然而不突兀。

诗人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68篇诗文

诗文推荐

归来三见梅花,年年借此花为寿。

八窗轩槛,月边竹畔,数枝开又。

姑射肌肤,广平风度,对人依旧。

把离骚读遍,椒兰荃蕙,奚敢及、众芳首。

幸与岁寒为友。

任天公、雪霜愁。

香名一点,西湖东_,逊逋会有。

金鼎家毡,玉堂椽笔,傥来斯受。

且巡檐、管领先春,林外事、付卮酒。

至道无难,言端语端。

一有多种,二无两般。

天际日上月下,槛前山深水寒。

髑髅识尽喜何立,枯木龙吟消未干。

难难,揀择明白君自看。

平生学弄蛇,是蛇皆可弄。

唯有遮一条,咬人不可动。

轻轻动便觉,和身入草蓬。

草蓬深,无处寻,不用寻。

好水好山留不住,千岩万壑听龙吟。

山侗猛省,因师法旨。

觉从前、不是不是。

剔正根源,要日月、壶中并至。

透玄关、应希夷理。

龙吟虎啸,能行能止。

剖昏迷、慧刀锋利。

炼就神丹,金盘托、聊充微礼。

献风仙、博本师喜。

龙者阳类,与时相须。

首出庶物,同游六虚。

能潜能见,能吸能呼。

能大能小,能有能无。

至人主掌修真柄。

格外玄言究竟。

澄澄沉虑,绵绵至息,氤氲真性。

一混炎风劲。

五门开、三奇光并。

动盈虚时候,阴阳变泰,显真造,契天命。

整顿神情中正。

现长春、风光卓*。

烂霞万缕,烟岚一派,盈空澄净。

远近楼台,映奋云步,逍遥歌咏傲清凉法界,安闲活计,证无为圣。

杜鹃啼老春愁,泪痕吹作胭脂雨。

飞花乱点,东风枝上,红翔翠翥。

丹穴鸣初,碧梧栖未,凄凉山坞。

怅琼姬梦远,玉箫声断,孤鸾影、对谁舞。

林下风光自许。

算何必、玉京瑶圃。

阑干醉倚,游尘香散,芳菲无主。

经院僧眠,月楼钟静,欲飞还驻。

待青松、化尽苍龙头角,共乘云去。

吾皇神武中兴,直须整顿舆图旧。

岂惟天顾,岷峨一角,但西其首。

遮护咽喉,扶持气脉,宁无医手。

有庙谟先定,傍观何待,留侯蹑、魏侯肘。

天眷我家仁厚。

盛英才、载量车斗。

中流孤艇,千钧一发,老夫何有。

休对秋风,移宫换羽,吟无绝口。

看福星,太乙临梁,此虏自不能久。

锁猿心。

虑沉沉。

冥冥杳杳玄机运。

南天火,北渊金。

开汞鼎,虎龙吟。

滋九气,剥群阴。

酒勤斟。

韵风琴。

断送木童洪醉饮。

六腑畅,五神歆。

济圣域,脱凡襟。

清净体,鬼神钦。

西州玉局飞仙,霓裳曾侍槐龙翠。

飞花丽句,雅音犹在,有人庚未。

千载峨峰,一江川练,又练清气。

叹瀛洲路近,刚风吹断,漫自有,凌霄意。

草碧寒窗静里。

折琼枝、小栏同倚。

新吟婉美,西施态度,慵梳洗。

按羽调丝,雪儿薄相,为君心醉。

恨高楼暮隔,江城花暗,碧云遥睇。

软红尘里西山,乱云晓马清相向。

新年有喜,洗兵和气,春风千丈。

青鬓何人,凤池墨客,虎头飞将。

听前驱一夜,鸣珂碎月,催笳鼓、作清壮。

红袖横斜醉眼,酒肠倾、九江银浪。

小桃仙馆,霜筠萧寺,风光荡漾。

我欲寻春,郡中谁有,国香宫样。

待酒酣、妙续珠帘句法,作穿云唱。

竹里清香帘影明。

一枝照水弄精神。

楼头横管罢龙吟。

休三弄,留为与调羹。

紫陌与青门。

溪边浮动处,绝纤尘。

等闲休付寿阳人。

潇洒处,月淡又黄昏。

待人间觅个,无情心绪,着多情换。

此翁幸自偏盲,那堪右目生微翳。

羽流禳谢,缁郎忏悔,天乎无罪。

客曰不然,也因口腹,也因瞻视。

汝夜披黄卷,日餐丹荔,胎伊戚、将谁怼。

长智都缘更事。

尽今生、十分珍卫。

暮年怕杀,汗青蠹简,擘红高会。

也莫贪他,君谟旧谱,子云奇字。

特邀张司业,看花题竹,韩家园内韩喜张籍眸子清朗云:“忽见孟生题竹处。

”籍诗:“昨日韩家后园内,看花犹自未分明”。

一生白浪红尘,得归才见乾坤阔。

三升无分,如何料理,文园消渴。

衰病禁持,不教杖履,经丘寻壑。

记平生怀抱,曾逢恶处,都不似、今年恶。

见说圭塘如旧,赖山英、好看猿鹤。

梦中斗室,蠹残图史,尘凝*杓。

蟾桂香多,莫将长笛,等闲吹落。

问嫦娥,我辈何时还又,享清平乐。

明堂一柱擎天,眼看黄阁空诸老。

平生方寸、班班四字,诚心公道。

玉帐云旗,金城露布,尚勤征讨。

向淮头蜀口,一时做就,安石传、孔明表。

谈笑妖氛如扫。

看整齐、乾坤都了。

衮衣赤舃,归来廊庙,雍容师保。

三相一门,双亲千岁,人间蓬岛。

举黄封,细唱调羹,官梅上、正春早。

真一长存,太虚同体,妙门自开。

既混元初判,两仪布景,复还根本,全藉灵台。

浩气冲开,谷神滋化,渐觉神光空际来。

幽绝处,听龙吟虎啸,蓦地风雷。

奇哉。

妙道难猜。

鲜点化、愚迷成大材。

试与君说破,分明状似,蚌含渊月,秋兔怀胎。

壮志男儿,当年高士,莫把身心惹世埃。

功成后,任身居紫府,名列仙阶。

近家添得园亭,晓山时看飞云过。

拥石栽梅,疏池傍竹,剪除芜污。

更喜南墙,杏腮桃脸,含羞微露。

算莺花世界,都来十亩,规模好、何须大。

开放两眉上锁。

把春前、新醅拨破。

病酒无聊,且容觞客,无多酌我。

底用歌喉,柳边自有,鸣禽相和。

逗归来,折得花枝教看,似人人么。

倚窗闲嗅梅花,霜风入袖寒初透。

吾年如此,年年十月,见梅如旧。

白发青衫,苍头玄鹤,花前尊酒。

问梅花与我,是谁瘦绝,正风雨、年时候。

不怕参横月落,怕人生、芳盟难又。

高楼何处,寒英吹落,玉龙休奏。

前日花魁,后来羹鼎,总归岩岫。

但逋仙流落,诗香留与,孤山同寿。

仙翁家在丛霄,五云八景来尘表。

黄扉紫闼,化钧高妙,风霆挥扫。

漠北寒烟,峤南和气,笑谈都了。

自玉麟归去,金牛再款,却回首、人间少。

天与丹台旧籍,笑苍生、祝公难老。

春葩秋叶,暄寒易变,壶天长好。

物外新闻,凤歌鸾翥,龙蟠虎绕。

想如心高会,寒霜夜永,尽横参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