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送邓善之提调写金经

二三十载乡闾师,黄纸初除专讲帷。èr sān shí zăi xiāng lǘ shī,huáng zhĭ chū chú zhuān jiăng wéi。

溧阳虽小亦新郡,学廪粗足晨昏炊。lì yáng suī xiăo yì xīn jùn,xué lĭn cū zú chén hūn chuī。

曰事未然缺次远,槐宫尚需蝉再嘶。yuē shì wèi rán quē cì yuăn,huái gōng shàng xū chán zài sī。

士食天禄行或使,暗中自有神扶持。shì shí tiān lù xíng huò shĭ,àn zhōng zì yŏu shén fú chí。

我昔识君初未髭,犀角双盈方颡颐。wŏ xī shí jūn chū wèi zī,xī jiăo shuāng yíng fāng săng yí。

饱学武库富蓄贮,粹行桓璧微瑕疵。băo xué wŭ kù fù xù zhù,cuì xíng huán bì wēi xiá [cī,cí]。

过市目不视左右,何啻董生园不窥。guò shì mù bù shì zuŏ yòu,hé chì dŏng shēng yuán bù kuī。

含章晦美抱素蕴,修之于家朝廷知。hán zhāng huì mĕi bào sù yùn,xiū zhī yú jiā cháo tíng zhī。

一室万里限户阈,脚跟不动名四驰。yī shì wàn lĭ xiàn hù yù,jiăo gēn bù dòng míng sì chí。

譬诸丰城瘗宝剑,紫气贯斗当有时。pì zhū fēng chéng yì băo jiàn,zĭ qì guàn dòu dāng yŏu shí。

平生识字乃余事,仓颉科斗扬雄奇。píng shēng shí zì năi yú shì,cāng [jié,xié] kē dòu yáng xióng qí。

饰翠泥金写梵夹,凡善书者能办之。shì cuì ní jīn xiĕ fàn jiā,fán shàn shū zhĕ néng bàn zhī。

至用儒流董厥役,借此进贤培邦基。zhì yòng rú liú dŏng jué yì,jiè cĭ jìn xián péi bāng jī。

晦翁岂止能诗者,澹庵胡公荐以诗。huì wēng qĭ zhĭ néng shī zhĕ,dàn ān hú gōng jiàn yĭ shī。

唐柳公权以笔谏,忠鲠随事堪箴规。táng liŭ gōng quán yĭ bĭ jiàn,zhōng gĕng suí shì kān zhēn guī。

去去行行勿复迟,未至烹雌炊扊扅。qù qù xíng xíng wù fù chí,wèi zhì pēng cí chuī yăn yí。

白玉之堂凤凰池,不着君辈当着谁。bái yù zhī táng fèng huáng chí,bù zhe jūn bèi dāng zhe shuí。

诗人简介

方回(1227年至1307年),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面见}颜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2636篇诗文

诗文推荐

深秋云物冷,经雨斗添寒。

尽日缘情坐,霜叶易燋右乾。

时节既至,其理自彰。

井井秧浮绿,村村麦弄黄。

半窗山月白,一枕竹风凉,笑倒山前前邓八郎。

{左日右幼}{在日右幼}灵宇,神安且翔。

三哲鼎峙,中荐嘉觞。

凛基闰气,千载弥光。

猗其祐之,锡义无疆。

卒爵乐半,礼备告知。

神保聿归,敢以辞致。

顺成之方,其蜡乃通。

自今以始,八方攸同。

清都未晓,万乘并驾,煌煌拥天行。

祥风散瑞霭,华盖耸,旗常建,耀层城。

四列兵卫,爟火映、金支翠旌。

众乐警、作充宫庭。

皦绎成。

绀幄掀,衮冕明。

妥帖坛陛霄升。

振珩璜、神格至诚。

云车下冥冥。

储祥降嘏莫可名。

御端阙、肸号敷荣。

泽翔施溥,茂祉均被含生。

虎憎鸡嘴,闻者畏之。

后人衡鉴不高,唤作二俱弄险。

夜寒江净山含斗。

起来搔首。

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

乱鸦啼后。

归思浓如酒。

”公时在泉南签幕,依韵作此送之。

又有送汪内翰移镇宣城长篇,见集中。

比有《能改斋漫录》载汪在翰苑,娄致言者,尝作“点绛唇”云云。

最末句,“晚鸦啼后,归梦浓如酒。

”或问曰:“归梦浓如酒,何以在晚鸦啼后?

”汪曰:“无奈这一队畜生何。

”不惟事失其实,而改窜二字,殊乖本义。

嫩绿娇红,砌成别恨千千斗。

短亭回首。

不是缘春瘦。

一曲阳关,杯送纤纤手。

还知否。

凤池归后。

无路陪尊酒。

晚暖好登临,吾衰也不禁。

雪残千嶂玉,日落万梢金

[黄钟为角]载阳衍德,农祥孔昭。

麦兹元嘏,穰穰黍苗。

象兴眇冥,金奏远姚。

无闬厥灵,丹衷匪恍。

漆黑眸子,栀黄面皮。

智静霁月相照,身閒野云不羁。

该抹把手陈尊宿,细腻点头王老师。

针兮线兮明联暗缀,音兮律兮自拍独吹。

你道是谁,芙蓉之孙兮丹出之儿。

玉纤半露。

香檀低应鼍鼓。

逸调响穿空,云不度。

情几许。

看两眉碧聚。

为谁诉。

听敲冰戛玉。

恨云怨雨。

声声总在愁处。

放杯未举。

倾坐惊相顾。

应也肠千缕。

人欲去。

更画檐细雨。

丁督护,听我语。

欲从君,臂不羽。

嫁时所结发,剪之随君去。

◇峰云栈未尝行,图画曾看已可惊。

险若登天悬鸟道,下临无地泻江声。

折腰莫以微官耻,为政须通异俗情。

况子多才兼美行,荐章期即达承明。

二更二点二更深。

宫钟声绝夜沈沈。

明月满天如写金。

同光共影无昏沉。

起来间操无弦琴。

声高调古惊人心。

琴罢独歌还独吟。

松风涧水俱知音。

路傍纷纷送者谁,相顾泪下如绠縻。

妻牵郎衣留不得,儿抱斧颈尤可悲。

寄声征夫且止泪,矫情勿为识者窥。

国贫端坐养士耳,汝曹衣廪民血髓。

边头战士寒堕指,霜风猎猎阵云起,湓城善地亦靠里。

丰年孔多,百礼以洽。

匪极神叹,何以昭答。

载酌之酒,用申其动。

神具醉止,兴物交欣。

兽之穷,逼我墙,韩卢走兔无窟藏。

江麋假息尚扑朔,穴鼠无技犹张皇。

我{左饣右甘}岂不甘,我缨岂不长。

貍步张侯虎为落,{左豸右开}未及献弓先亡。

兽之穷,莫抵当,泽虞不戒专诸忙。

春蒐犹禁塞榆白,秋战不耐泾水黄。

昔闻养鹰志在逐,无使饱食栖平冈。

日晷已殂,我经未了。

掩卷立须臾,冰壶挂森杪。

紫岩高兮,上摩穹窿。

雨露润泽,风云会同。

表宋宗臣,礼泰智崇。

皇以昭之,简在帝衷。

冥冥而觉,全真绝学。

海口自吞,驷舌须缩。

圜混有光兮老蚌之胎,空同无物兮枯龟之壳。

个事而穷通,作家不啐啄。

语出科模,用无棱角。

丛林笑相看面也萎萎羸羸,三棒打不回头也龌龌龊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