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山茶花

石楠岩桂万年枝,方驾分花占四时。shí nán yán guì wàn nián zhī,fāng jià fēn huā zhān sì shí。

犀甲鹤头傲霜雪,入春犹见岁寒姿。xī jiă hè tóu ào shuāng xuĕ,rù chūn yóu jiàn suì hán zī。

诗人简介

方回(1227年至1307年),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面见}颜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2636篇诗文

诗文推荐

萧寺两株红,欲共晓霞争色。

独占岁寒天气,正群芳休息。

坐中清唱并阳春,写物妙诗格。

霜鬓自羞簪帽,叹如何抛得。

御史题诗处,山深草木雄。

一番青烧雨,十里锦帆风。

婆饼林间语,山茶叶上红。

明朝入于越。

吟咏与谁同。

连持梁洋印,久作溪山主。

深知为郡乐,但畏买茶苦。

来归天禄阁,坐守登闻鼓。

九重未明入,百辟盈庭舞。

城南独归卧,心事谁当语。

旧闻吴兴胜,试问天公取。

家贫橐装尽,岁莫轻帆举。

苕溪净多石,弁岭瘦无土。

湖藕雪冰丝,山茶泼牛乳。

香粳饭玉粒。

鲜鲫?会红缕。

宫开水精洁,人寄画屏住。

俗吏自难堪,诗翁正当与。

従来思清绝,况乃病新愈。

团团肘后丹,皓皓胸中素。

高卧镇夸俗,清谈静烦诉。

应笑杜紫微,湖亭但狂顾。

菊花黄后。

山茶红透。

南国小春时候。

蓬山高处绿云间,有一个、仙官诞秀。

精神龟媚,骨毛鹤瘦。

落落人中星斗。

殷勤自折早梅芳,调一鼎、和羹为寿。

昔观唐人诗,茶咏鸦山嘉。

鸦衔茶子生,遂同山名鸦。

重以初枪旗,采之穿烟霞。

江南虽盛产,处处无此茶。

纤嫩如雀舌,煎烹比露芽。

竞收青篛焙,不重漉酒纱。

顾渚亦颇近,蒙顶来以遐。

双井鹰掇爪,建溪春剥葩。

日铸弄香美,天目犹稻麻。

吴人与越人,各各相◇◇夸。

传买费金帛,爱贪无夷华。

甘苦不一致,精麤还有差。

至珍非贵多,为赠勿言些。

如何烦县僚,忽遗及我家。

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瑕。

文字搜怪奇,难於抱长蛇。

明珠满纸上,剩畜不为奢。

玩久手生胝,窥久眼生花。

尝闻茗消肉,应亦可破瘕。

饮啜气觉清,赏重叹复嗟。

叹嗟既不足,吟诵又岂加。

我今实强为,君莫笑我耶。

处士王复,家于钱塘,为人多技能而医尤精,期于活人而已,不志于利。

筑室候潮门外,治园圃,作亭榭,以与贤士大夫游,惟恐不及,然终无所求。

人徒知其接花艺果之勤,而不知其所种者德也,乃以名其亭,而作诗以遗之。

小圃傍城郭,闭门芝?香。

名随市人隐,德与佳木长。

元化善养性,仓公多禁方。

所活不可数,相逢旋相忘。

但喜宾客来,置酒花满堂。

我欲东南去,再观双桧苍。

山茶想出屋,湖橘应过墙。

木老德亦熟,吾言岂荒唐。

今朝正当端午节,衲僧倒用真妙诀。

转圣作凡,点金成铁。

却把山茶,以替竹叶。

角黍满盘,菖蒲细切。

虽然俗气未除,也要大家暖热。

百草头边,艾人懽悦。

千峰影里笑不休,野猿时把藤萝拽。

筀笋剪龙须,山茶烹雀舌,款客话家私,各打乡谈说。

闽蜀同风,浙音迥别。

老倒芝峰耳重听,子规声诉三更月。

牡丹酴醾送春归,南风亦复吹戎葵。

青女不瘦芙蓉肌,雪中山茶火争辉。

此开彼落相背驰,安得坐隅皆见之。

剑南老人来解衣,好手不免如徐熙。

萧然四幅十二枝,规模一出众史卑。

妙处天授非人为,右军字画少陵诗。

后来纵好难并驰,传观左右识者谁。

爱画入骨一痴,惜哉不犹坡谷题。

何妨扰扰俗眼疑,秀野前后花成帷,按图求之君自知。

紫芝峰下,小小山居。

家风淡薄,堂供萧疏。

茭粽叶包蒸米饭,野山茶点石菖蒲。

天中令节,不用书符。

身闲身健是生涯。

何况好年华。

看了十分秋月,重阳更插黄花。

消磨景物,瓦盆社酿,石鼎山茶。

饱吃红莲香饭,侬家便是仙家。

惟有山茶殊奈久,独能探月占春风。

梅花蘸碧江当,似怪高人金玉音。

咏絮可怜清寡伴,冠霞来与共论心。

定知名迫琼瑶响,莫情杯浮琥珀深。

姑射清寒西子醉,一时妩媚索高吟。

有智大丈夫,发心贵真实。

心真万法空,处处无踪迹。

所谓大空王,显不思议力。

况复念世间,来者正疲极。

一茶一汤功德香,普令信者从兹入。

君居武康山,昔年我曾游。

崎岖松径寒,冷落竹房秋。

握手既欢笑,拂榻且相留。

一驻十旬馀,旦夕乐清幽。

因话净名事,涤砚勉操修。

蛮香爇古篆,山茶分越瓯。

看雪同拥炉。

乘月共浮舟。

喻心指太虚,视世类浮沤。

明春我归去,湖上隐林丘。

杜门过五载,脾疾日少瘳。

闲宵坐月下,往事来心头。

书之将寄君,路远水悠悠。

飞雪映山茶。

巧剪明霞成片片。

欲笑还嚬,金蕊依稀见。

拾翠人寒妆易浅。

浓香别注唇膏点。

竹雀喧喧烟岫远。

晚色溟蒙,六出花飞遍。

此际一枝红绿眩。

画工谁写银屏面。

苍松隐映竹交加。

千树玉梨花。

好个岁寒三友,更堪红白山茶。

一时折得,铜瓶插看,相映乌纱。

明日扁舟东去,梦魂江上人家。

山茶一株红胜烛,旋落旋开相陆续。

朱霞散射晓城里晴,熠熠林光映幽谷。

雪中鸳鸯此朱砂杯,道人无情还悦目。

端正浓妆不逞妖,处女頩然在幽独。

有时脱蒂响苍苔,不作他花飞片逐。

剑南樵叟设色时,就掌调丹贵匀熟。

花容肉色两相宜,肌理细腻端不俗。

画犹如此况天生,谓花无韵评示足,白茶虽白太清癯,何惜深红著深绿。

双凤箫声隔彩霞。

朱门深闭七香车。

何处探春寻旧约,谢娘家。

旖旎细风飘水麝,玲珑残雪浸山茶。

饮罢西厢帘影外,玉蟾斜。

酒面低迷翠被重。

黄昏院落月朦胧。

堕髻啼妆孙寿醉,泥秦宫。

试问花留春几日,略无人管雨和风。

瞥向绿珠楼下见,坠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