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送区弘南归

穆昔南征军不归,虫沙猿鹤伏以飞。mù xī nán zhēng jūn bù guī,chóng shā yuán hè fú yĭ fēi。

汹汹洞庭莽翠微,九疑镵天荒是非。xiōng xiōng dòng tíng măng cuì wēi,jiŭ yí chán tiān huāng shì fēi。

野有象犀水贝玑,分散百宝人士稀。yĕ yŏu xiàng xī shuĭ bèi jī,fēn sàn băi băo rén shì xī。

我迁于南日周围,来见者众莫依俙。wŏ qiān yú nán rì zhōu wéi,lái jiàn zhĕ zhòng mò yī xī。

爰有区子荧荧晖,观以彝训或从违。yuán yŏu qū zĭ yíng yíng huī,guān yĭ yí xùn huò cóng wéi。

我念前人譬葑菲,落以斧引以纆徽。wŏ niàn qián rén pì [fēng,fèng] [fēi,fĕi],luò yĭ fŭ yĭn yĭ mò huī。

虽有不逮驱騑騑,或采于薄渔于矶。suī yŏu bù [dài,dăi] qū fēi fēi,huò căi yú bó yú yú jī。

服役不辱言不讥,从我荆州来京畿。fú yì bù rŭ yán bù jī,cóng wŏ jīng zhōu lái jīng jī。

离其母妻绝因依,嗟我道不能自肥。lí qí mŭ qī jué yīn yī,jiē wŏ dào bù néng zì féi。

子虽勤苦终何希,王都观阙双巍巍。zĭ suī qín kŭ zhōng hé xī,wáng dū guān què shuāng wēi wēi。

腾蹋众骏事鞍鞿,佩服上色紫与绯。téng tà zhòng jùn shì ān jī,pèi fú shàng sè zĭ yŭ fēi。

独子之节可嗟唏,母附书至妻寄衣。dú zĭ zhī jié kĕ jiē xī,mŭ fù shū zhì qī jì yī。

开书拆衣泪痕晞,虽不敕还情庶几。kāi shū [chāi,cā] yī lèi hén xī,suī bù chì huán qíng shù jĭ。

朝暮盘羞恻庭闱,幽房无人感伊威。zhāo mù pán xiū cè tíng wéi,yōu fáng wú rén găn yī wēi。

人生此难馀可祈,子去矣时若发机。rén shēng cĭ nán yú kĕ qí,zĭ qù yĭ shí ruò fà jī。

蜃沉海底气升霏,彩雉野伏朝扇翚。shèn chén hăi dĭ qì shēng fēi,căi zhì yĕ fú zhāo [shàn,shān] huī。

处子窈窕王所妃,苟有令德隐不腓。chù zĭ yăo tiăo wáng suŏ fēi,gŏu yŏu lìng dé yĭn bù féi。

况今天子铺德威,蔽能者诛荐受禨。kuàng jīn tiān zĭ [pū,pù] dé wēi,bì néng zhĕ zhū jiàn shòu jī。

出送抚背我涕挥,行行正直慎脂韦。chū sòng fŭ bèi wŏ tì huī,xíng xíng zhèng zhí shèn zhī wéi。

业成志树来颀颀,我当为子言天扉。yè chéng zhì shù lái qí qí,wŏ dāng wèi zĭ yán tiān fēi。

诗人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427篇诗文

诗文推荐

冠盖盛西京,当年相府荣。

曾陪鹿鸣宴,◇识洛阳生。

共叹长沙◇,空存许劭评。

堪嗟桃李树,何日见阴成。

肆礼虞庠。

弘风阙里。

降心下问。

劳谦让齿。

五方耸听。

百辟倾耳。

济济耆生。

莘莘胄子。

半世行天下,同心寡友生。

故人今又去,此意向谁倾。

白发三更语,青灯一点明,看渠还玉署。

老我正归耕。

汉皇昔事西南夷,萧然兵甲开罗施。

至今杀气满崖谷,苦雾四塞阴风吹。

十日九日不见日,见日犹应朝饭毕。

鬼心鬼面相构争,跳险缘危如鸟疾。

将军有手能接猱,腰间?鹈声嗷嗷。

三年伐尽邛山竹,蜀贾四出声名高,悬知眼中无若曹。

辍自鹓行第一流,笑谭幕府卧青油,兰亭陈迹犹堪赋,禹穴奇书尚可求。

丞相开藩多暇日,省郎为介借前筹。

独怜无用沟中断,深羡千岩万壑游。

仪清态淡雕琼瑰,卷帘潇洒无尘埃。

岳茶如乳庭花开,信心弟子时时来。

灌顶坛严伸pg塞,三十年功苦拘束。

梵僧梦里授微言,雪岭白牛力深得。

水精一索香一炉,红莲花舌生醍醐。

初听喉音宝楼阁,如闻魔王宫殿拉金瓦落。

次听妙音大随求,更觉人间万事深悠悠。

四音俱作清且柔,爱河浊浪却倒流。

却倒流兮无处去,碧海含空日初曙。

甲帐春风肯见分。

夜陪清梦当炉熏。

寻香若傍阑干晓,定见堆红越鄂君。

雕玉佩,郁金裙。

凭谁书叶寄朝云。

兰芽九畹虽清绝,也要芳心伴小醺。

那年私语小窗边,明月未曾圆。

含羞几度,已抛人远,忽近人前。

无情最是寒江水,催送渡头船。

一声归去,临得又坐,乍起翻眠。

留得菖蒲酒一杯。

与公今日寿筵开。

灵山排闼送青来。

须信南州高士后,持荷持节照苏台。

瑞云深处是三台。

薰风送炎暑。

正万品亨嘉,恢台当序。

祥烟淡天宇。

渐银蟾满魄,金茎凝露。

奎躔壁度。

见寒光、凌乱辉吐。

记当年此际,真仙命世,恍惊飙驭。

荣遇。

妙龄英发,腾实蜚声,早班郎署。

歌喧五裤。

更万里,期轩翥。

暂乘轺揽辔,肃将王命,已洽百城休誉。

愿从今、夕揭金瓯,永隆依注。

忽解羊头削,聊驰熊首轓.扬舲发夏口,按节向吴门。

帆映丹阳郭,枫攒赤岸村。

百城多候吏,露冕一何尊。

觉戟卧江皋,诗人拥节旄。

便期犀结带。

安事马腾槽。

地入淮源重,霜随雁信高。

命书催入觐,应及荐香醪。

郁郁苍髯千岁姿,肯来杯酒作儿嬉。

流芳不待龟巢叶,(唐人以荷叶为酒杯,谓之碧筒酒。

)扫白聊烦鹤踏枝。

醉里便成欹雪舞,醒时与作啸风辞。

马军走送非无意,玉帐人闲合有诗。

雨送凉来,风将云去,晚天千顷玻璃。

婵娟依旧,出海较些迟。

玉兔秋毫可数,疏星外、乌鹊南飞。

今何夕,空浮大白,一笑共谁持。

团栾,成露坐,云鬟香雾,玉臂清辉。

任短髭争挽,问我归期。

三弄楼头长笛,愁人处、休苦高吹。

沈吟久,支颐细数,四十九年非。

未到毗耶城,不识维摩病。

有客兮良医,妙术通神圣。

金鍼鍼起髑髅吟,此曲千年谁与并。

隋堤杨柳烟,孤棹正悠然。

萧寺通淮戍,芜城枕楚壖。

鱼盐桥上市,灯火雨中船。

故老青葭岸,先知i7子贤。

宿戌供王事,膏车趱客程。

折荣湓浦柳,行色武昌城。

借卬科边饷,巡江点骑兵。

忧时心更切,满望邑尘清

休惜骑鲸人已远。

风流都被仍云占。

腰下锦条缠宝剑。

光闪焰。

人间莫作牛刀看。

见说河阳花满县。

相邀更约疏狂伴。

幸有小蛮开小燕。

须少款。

玉堂此去知非晚。

沉吟对迁客,惆怅西南天。

昔为一官未得意,今向万里令人怜。

念兹斗酒成暌间,停舟叹君日将晏。

远树应怜北地春,行人却羡南归雁。

丈夫穷达未可知,看君不合长数奇。

江山到处堪乘兴,杨柳青青那足悲。

龙母龙相依,风云随所变。

舟人请予往,出庙旗脚转。

旗指西南归,飞帆疾流电。

长芦江口发平明,白鹭洲前已朝膳。

竹根杯珓不欺人,世间然诺空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