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沧海行

沧海有船不可流,痴人求仙死不悟。cāng hăi yŏu chuán bù kĕ liú,chī rén qiú xiān sĭ bù wù。

儿郎断乳能几时,忍令万里投蛟螭。ér láng duàn rŭ néng jĭ shí,ruòn lìng wàn lĭ tóu jiāo chī。

儿牵母衣抱父泣,文书催行星火急。ér qiān mŭ yī bào fù qì,wén shū cuī xíng xīng huŏ jí。

楼船一去更不归,至今思家朝夜啼。lóu chuán yī qù gèng bù guī,zhì jīn sī jiā cháo yè tí。

人生不禁别离苦,但得生存犹一处。rén shēng bù jìn bié lí kŭ,dàn dé shēng cún yóu yī chù。

君不见咸阳百万家,长城白骨埋泥沙。jūn bù jiàn xián yáng băi wàn jiā,cháng chéng bái gŭ [mái,mán] ní shā。

诗人简介

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247篇诗文

诗文推荐

衲僧行处,孤风凛然。

动无妄动,言无妄言。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不须明祖意,只此是单传。

日月循环成底事,衲僧切忌眼麻迷。

真饶透彻威音外,也落侬家第二要。

急荐取,莫迟疑。

坐看东君行正令,大鹏一举到天池。

昱昱丹旐振。

亭亭素盖立。

金铎讙已鸣。

龙輀将复入。

华台日未徙。

荒坟路行湿。

已矣将何如。

宾驭皆洒泣。

云淡碧天如水。

艾师艾师古中黄,肘有补注明堂方。

笼有岐伯神针之海草,箧有轩辕洪炉之燧光。

针窠数穴能起死,一百七十铜人孔窍徒纷厖。

三椎之下穴一双,二竖据穴名膏肓。

百医精兵攻不得,火攻一策立受降。

金汤之固正捣穴,快矢急落如飞鸧。

梅花道人铁石肠,昨日二竖犹强梁。

明朝道人步食强,风雨晦明知阴阳。

老师药卷不受偿,何以报之心空藏。

施药胜施羊公浆,会有仙人报汝玉子成斗量。

水篆行科斗,林妆啭画眉。

示无作相,击涂毒鼓。

行无缘慈,诛佛诛祖。

如是见得普融,妙喜未敢相许。

直下来也,如龙似虎。

一槌打破太虚空,至今一缺无人补。

猗欤太祖,受命于天。

化行区宇,功溢简编。

武威震耀,文德昭宣。

开基垂统,亿万斯年。

修行之士,功勤不小。

识五行、逆顺颠倒。

妙理玄玄。

玉炉中、龙蟠虎踞,金鼎内、炼成至宝。

阳神离体,杳杳冥冥,刹那间、游偏三岛。

出入纯熟,按捺住、别寻玄妙。

合真空,太虚是了。

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

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

长鲸喷涌不可涉,抚心茫茫泪如珠。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蒨雾红云捧建章。

鸣珂星使渡银潢。

亲将圣主如丝语,传与陪都振鹭行。

香袅袅,〓锵锵。

升平歌管趁飞觞。

明时玉帐恩相续,清夜钧天梦更长。

这样师僧,面目可憎。

名摸还不似,藏覆又何曾。

虚空阔无工夫挂剑,沧海深有伎俩挑灯。

抖擞头陀备,玲珑道者棱。

入闽借问,何如个能。

萎萎羸羸,跛跛挈挈。

用绵绵而云行,机历历而电掣。

有时缄口衔枚,也学住山束篾。

生兮不生,灭兮不灭。

秋水之月兮,春山之雪。

涅槃心,差别智。

一非一,二非二。

自古诸上贤,曾未达斯理。

直饶凭麽会得,也是乌龟行陆地。

兵随印转,将逐符行。

把断要关,不通音信。

曾携铁网入海,裹得珊瑚树一株。

莺脰湖边轻借看,十分光彩照吾庐。

秩秩福筵,笾豆也嘉。

帝子至止,衿缨振华。

周旋陟降,礼行三加。

成人有德,匪骄匪奢。

行婆能击涂毒鼓,远近闻之皆胆怖。

唯有南泉与赵州,同死同生殊不顾。

阿呵呵,伎死禅和不奈何。

信则你自信,不信你休行。

莫待临渴时,掘井。

每日见尔费辛苦,不济不济事,休论。

石火光阴一首,与卷三重。

新得前高自发扬。

峰峦峭拨,松桧成行。

道人归计出红尘,碧洞高眠,无事牵肠。

白发垂垂两鬓霜。

青松影里,描邈难妆。

往来游戏日当斜,行也清凉。

坐也清凉。